1. 首页 > 电商出海

欧盟对美国反制,真的要为280亿商品加征关税了吗

欧罗巴联盟的关税反击清单:从牙线到葡萄酒,280亿怎么选?

当地时间4月7日晚上,欧罗巴联盟委员会要给成员国们发一份“特殊礼物”——美国进口商品加税清单。这份清单可不简单,里面装着从牙线、卫生纸到真空吸尘器,从美国牛肉、谷物到加州葡萄酒的287种商品。欧罗巴联盟琢磨着, 这些商品是美国老百姓天天用的、农场主天天种的,加税后得让特朗普政府知道,贸易摩擦不是单方面挨打的游戏。贸易专家说 欧罗巴联盟这次选的“靶子”很讲究,避开双方都敏感的科技产品,专挑美国产业链里最脆弱的环节打,比如葡萄酒,加州纳帕谷的酒农们本就担心中国关税,现在欧罗巴联盟再来一刀,估计得连夜找讼师算账。

为什么是这些商品?欧罗巴联盟的“精准打击”逻辑

清单里的每件商品都带着欧罗巴联盟的“小心思”。牙线和卫生纸?美国宝洁、 高露洁这些巨头占全球市场大半,欧罗巴联盟消费者离不开,但加税后美国企业得自己扛成本,要么涨价失去市场,要么降价吞利润。木材和服装?东欧国家从美国进口木材盖房子, 从美国进口服装做贴牌,加税等于逼他们找替代供应商,欧罗巴联盟内部就能补上缺口。最狠的是葡萄酒, 法国勃艮第和德国摩泽尔地区的酒农早就不满美国“双反调查”,现在轮到他们反击——美国对欧罗巴联盟葡萄酒本来就征15%关税,欧罗巴联盟再加25%,一瓶100美元的纳帕酒到欧洲可能要贵30欧元,酒吧老板肯定不乐意进货。欧罗巴联盟贸易官员私下说这不是“报复”,是“让美国尝尝自己酿的苦酒”。

虽迟但到!欧盟反制美国,拟对280亿商品加收关税!
虽迟但到!欧盟反制美国,拟对280亿商品加收关税!

欧罗巴联盟内部吵翻了:爱尔兰求“慎重”,意大利怕“伤己”

但欧罗巴联盟27国不是铁板一块。爱尔兰外事部长西蒙·科文尼开会时拍桌子:“我们1/3的出口都靠美国,加税就是往自己腿上开枪!”爱尔兰的牛肉、制药企业已经接到美国客户警告函,说“如果欧罗巴联盟加税,订单转去巴西”。意大利更慌, 菲亚特克莱斯勒在美国的工厂每年生产20万辆Jeep,欧罗巴联盟如果加税,特朗普可能直接对意大利汽车反制,那米兰车展上的新车怕是要积灰。法国总统马克龙可不管这些, 他在欧罗巴联盟峰会上嚷嚷:“光加税不够,得让美国企业知道,欧洲市场不是他们提款机!”他甚至提议,欧洲公司赶紧撤回在美国的投资,别给特朗普创造就业机会。这种“内讧”让欧罗巴联盟委员会头疼,清单提交前夜,工作人员还在改改删删,生怕漏掉哪个小国的不满。

投票机制:15个反对票才能阻止?欧罗巴联盟的“生死局”

更麻烦的是投票规则。根据欧罗巴联盟《贸易防御工具条例》,只要15个成员国不投反对票,反制关税就能通过。这意味着,哪怕德国、法国想加税,只要爱尔兰、比利时、瑞典等15个小国联合反对,整个计划就得泡汤。4月7日上午,卢森堡贸易部长召集紧急会议,27国代表挤在会议室里吵了5个小时。波兰代表说:“美国玉米便宜,我们老百姓靠它填肚子,加税谁买单?”丹麦代表反驳:“美国对我们的乳制品搞过补贴,现在不反击更待何时?”现场没人记笔记,全靠拍桌子喊话。欧罗巴联盟委员会官员后来透露,他们准备了三套方案:强硬版、妥协版、折中版,就看周三投票时谁妥协。

其他国家不报复:以色列、印度为啥选择“低头”?

有意思的是全球50多个国家里欧罗巴联盟是少数敢硬刚美国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4月6日飞到华盛顿, 特朗普刚说完“要对以色列钢铝加税”,内塔尼亚胡就递上“免检清单”:“我们钢产量只占美国0.1%,别加税啊!”印度更直接,答应美国“限制对欧钢铁出口”,换得美国取消对印光伏产品关税。越南甚至把华为5G设备从港口运回中国,避免被美国抓住“补贴”把柄。欧罗巴联盟为什么非要硬刚?布鲁塞尔智库的专家说 欧罗巴联盟怕“退一步就得步步退”——如果这次不反制,下次特朗普可能对欧罗巴联盟汽车加税,再下次就对农产品下手,欧罗巴联盟得守住“贸易规则守护者”的招牌。但私下也有官员抱怨:“以色列能低头,我们为啥不能?欧罗巴联盟27国,谁的利益不想保?”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欧罗巴联盟的25%钢铁税和20%对等税

欧罗巴联盟这次被逼急了是主要原因是特朗普的关税太狠。3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欧罗巴联盟钢铁加征25%关税、铝10%关税,连带着把欧罗巴联盟汽车也列为“调查对象”。4月3日 特朗普突然加码:对几乎所有欧罗巴联盟商品加20%“对等关税”,覆盖欧罗巴联盟70%的对美出口——德国的宝马、法国的空客、意大利的奢侈品,全在名单里。欧罗巴联盟委员会估算, 这些关税会让欧罗巴联盟企业每年少赚150亿欧元,德国汽车业损失最大,每辆车成本增加2000欧元。更气人的是 特朗普的理由是“欧罗巴联盟不公平贸易”,但欧罗巴联盟对美贸易顺差只有170亿欧元,美国对欧罗巴联盟服务贸易顺差却有380亿,欧罗巴联盟官员骂这是“强盗逻辑”。

280亿关税真能打到美国痛处?跨境电商的“生死劫”

对跨境电商这份清单就是“死亡通知书”。亚马逊欧洲站上,美国品牌的销量已经出现异动。4月5日美国户外品牌Patagonia的冲锋衣价格突然上涨15%,德国买家Lisa留言:“加税?那我买始祖鸟了。”美国小企业更惨, 得克萨斯州一家卖手工牙线的公司老板在Facebook上哭诉:“欧罗巴联盟客户说加税后每箱牙线要多付200欧元,订单全取消了。

”数据不会说谎:2024年欧罗巴联盟从美国进口跨境电商商品120亿欧元, 如果280亿商品加税25%,至少40亿欧元要“蒸发”。有卖家算过账, 美国葡萄酒在欧罗巴联盟的均价是25欧元/瓶,加25%税后欧洲买家可能转智利、澳大利亚葡萄酒,美国酒商的欧洲市场份额预计从18%跌到10%以下。

企业怎么活?转道东南亚还是“扛”到谈判结束?

跨境电商企业已经乱作一团。德国家居用品商Hemmelrath去年还在美国仓库囤了2000万美元货, 现在赶紧联系越南供应商:“同样的木椅,价格能贵5%,但比交税强!”荷兰母婴品牌Bugaboo直接把美国订单转移到波兰工厂, “欧罗巴联盟内部流通不加税,省下的钱够做10场促销”。但也有企业选择“硬扛”,美国珠宝品牌Tiffany在巴黎旗舰店贴海报:“关税由我承担,价格不变。”后来啊4月第一周,巴黎游客下单量反而涨了20%,看来奢侈品买家不差钱。物流公司DHL的数据显示, 3月下旬以来欧罗巴联盟到美国的空运量下降15%,但到越南、泰国的空运量暴增30%,卖家们正在用脚投票。

法国的“狠招”:暂停投资美国,欧罗巴联盟敢不敢跟?

法国马克龙可不想只靠加税。他在欧罗巴联盟峰会上抛出“三步走”计划:步欧罗巴联盟组建“贸易联盟”对抗美国。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已经宣布, 暂停对美国页岩油项目的10亿欧元投资,“特朗普要贸易战,那就别怪我们不投资”。德国车企反应却很慢,奔驰、宝马在美国工厂投资了200亿欧元,撤资?等于把市场让给特斯拉。欧罗巴联盟内部对“暂停投资”吵翻了比利时首相说:“法国自己想当领袖,别拉着欧罗巴联盟一起冒险。”马克龙急了:“美国企业每年从欧罗巴联盟赚500亿利润,撤资就是釜底抽薪!”

关税分两阶段生效:4月15日和5月,企业还有多少准备时间?

时间比想象中更紧。特朗普的关税分两步走:4月15日先对钢铁、铝、汽车加税,5月1日再对其他商品加税。欧罗巴联盟的反击也卡着时间——4月10日清单提交,4月12日投票,4月15日同步加税。跨境电商企业只剩5天窗口期。4月6日 亚马逊欧洲站突然出现“美国商品抢购潮”,德国买家Thomas一口气买了10箱美国牛肉,“冻起来能吃半年”。深圳某3C卖家更狠,把美国仓库的10万台耳机空运到欧罗巴联盟,“宁可付运费,也不交关税”。但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这么干, 做生鲜的卖家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牛油果烂在仓库,“关税一加,每箱成本涨30欧元,只能亏本处理”。

280亿是起点还是终点?贸易战的“无限螺旋”

欧罗巴联盟官员私下说280亿只是“开胃菜”。如果美国反制,欧罗巴联盟可能再对波音飞机、药品加税。波音占欧罗巴联盟商用飞机市场30%,加税后每架737成本增加5000万美元,波音CEO得天天做噩梦。美国也不示弱,特朗普放话:“欧罗巴联盟敢加税,我就对法国红酒加100%!”贸易专家警告, 这种“以牙还牙”会让全球贸易损失2万亿美元,欧罗巴联盟消费者得多付钱买美国商品,美国农民少赚欧元,再说说两败俱伤。但政治高于经济,特朗普要“美国优先”,欧罗巴联盟要“战略自主”,谁都不肯低头,贸易战可能真的没完没了。

跨境电商的“危”与“机”:新兴市场能否成避风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