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Shopee印尼0.5%扣税新规

印尼电商捐税这把刀, 终于砍到了Shopee卖家头上

2025年7月14号那天不少许Shopee印尼站的卖家半夜爬起来刷新鲜后台——不是等订单,是等平台关于新鲜税政策的说明。印尼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长远条例》第37/2025号, 像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湖面:年营业额超5亿印尼盾的卖家,得按0.5%的税率交所得税,平台直接代扣。消息传开,卖群里炸开了锅,有人说“终于公平了”,有人咬牙“这赚头还怎么赚”。

0.5%背后藏着几许多“隐形税”?

很许多人看到0.5%觉得“就这点钱?”,可要是加上增值税和那些个认证费用,数字就不是“细小钱”了。印尼的增值税标准税率是11%, 不同品类兴许还有浮动,0.5%的所得税一叠加,光税就得占营业额的11.5%往上。更别说还有7.5%的进口税、 奢侈品税,要是卖服装,还得去搞清真实认证、SNI认证……算下来有卖家算过一笔账:一件本钱10万印尼盾的衣服,光各种税费就敢卖到3万盾以上,这还没算物流、推广、平台佣金。

Shopee印尼为0.5%扣税铺路?22位合规号码绊倒大批卖家
Shopee印尼为0.5%扣税铺路?22位合规号码绊倒大批卖家

8月12号, TikTok Shop印尼站一下子发通知,催着卖家赶紧把Bpom、SNI、K3L这些个认证搞定。群里认证服务的报价应声上涨,之前做个SNI认证800万印尼盾,直接飙到1200万。有卖家吐槽:“平台催着合规,服务商涨着价,这哪是做生意,简直是交‘护着费’。”

5亿盾门槛:巨大卖“过关”, 细小卖“卡壳”

新鲜规里“年营业额超5亿印尼盾”这条,看着像给细小卖家留了活路——没到这玩意儿数,提交营业额说明就能免税。可实际操作中,细小卖家反而更困难。Shopee要求8月31号前完成NITKU填报, 这玩意儿NITKU得用NPWP去税务局网站申请,填错了、填磨蹭了平台直接暂停店铺。

雅加达做3C配件的卖家李伟说:“我店一年营业额也就4亿许多, 按理说不用交税,可NITKU申请跑了三趟税务局,材料总被退回,再不填完,店直接关了。免税?命都迅速没了还谈啥税。” 而年营业额冲到8亿盾的巨大卖家张婷反而淡定:“早合规早安心, 0.5%对我们比被查补税+罚款划算许多了。”

“线上本钱比线下还高大”, 卖家在夹缝中找平衡

电商本该是“轻巧资产”生意,眼下却越来越“沉”。达人推广佣金从8%涨到12%, 物流费基本上原因是燃油附加起伏每月涨3次广告竞价一个关键词敢拍到5000印尼盾/天。有卖家算过 去年卖一件手机壳净赚头20%,今年税一扣、认证一办,直接降到5%,“跟线下摆摊差不许多,还不用风吹日晒”。

泗水的服装卖家陈芳找到,涨价不是办法——她试着把价钱调高大15%,销量直接腰斩。“印尼消费者对价钱敏感得很,你涨1块钱,他们能找到比你廉价2块的竞品。” 再说说她只能砍掉达人推广, 自己拍视频、做直播,结实是把推广本钱从15%压到8%,虽然累,但保住了赚头。“眼下就是‘抠’出来的钱,每一分都得花在刀刃上。”

264亿盾罚单背后:政府要的“公平”与“护着”

2025年前7个月, 印尼贸容易部在泗水、锡江这些个地方查了1424家企业的5766份进口报关单,再说说没收了264亿盾的不合法商品,18家企业被逼召回销毁货,2家直接停了清关权限。这组数据背后是印尼政府“进口替代制造化”的决心——护着本土做业,就得把“廉价货”挡在门外。

政府觉得这捐税得很公平:“以前巨大卖家偷税漏税, 细小卖家吃亏,眼下平台代扣,巨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 可卖家不这么看:“我们合规交税,本土卖家有政策护着,这哪是公平,是‘双标’。” 不过话说回来 真实查起来本土卖家也跑不掉——7月就有雅加达本土服装店因未贴印尼语标签被罚5000万盾。

生存还是转型?卖家们的两条路

面对本钱压力,卖家们分成了两派。一派想“躺平”——直接关掉印尼站,转战越南、菲律宾买卖场,毕竟那边税率矮小、比细小。另一派咬牙结实撑,琢磨怎么优化供应链。做家居用品的王有力找到, 从中国直邮物流费太高大,改成在印尼本地租仓,虽然仓储费每月许多花2000万盾,但物流本钱从15%降到8%,算下来反而省了3000万。

还有卖家开头“玩套路”——把高大价商品拆成“商品+服务”, 比如卖手机壳送“贴膜服务”,把一有些价钱转移到服务费上,能少许交点税。不过平台盯着呢,Shopee早说了“恶意拆分价钱”直接降权。说到底, 这些个“细小机灵”只是缓兵之计,真实正能活下去的,还是那些个能把本钱控制到极致、又能让消费者觉得“值”的卖家。

以后已来:不合规, 就出局

印尼电商买卖场确实香——2024年交容易额487万亿盾,东南亚第一,2025年预计破503万亿。可这块蛋糕,不是谁都能吃的。央行数据看得出来 2025年Q2,印尼电商卖家数量同比涨了30%,但活跃卖家却只涨了12%,意味着18%的卖家进来就“阵亡”了巨大许多倒在合规和本钱上。

有行业老炮说:“以后三年, 印尼电商会洗牌,留下来的要么是巨大品牌,要么是‘细小而美’的垂直卖家。中间那些个‘半吊子’,要么被税压死,要么被合规门槛卡死。” 听起来很残酷,但买卖场本就如此——适者生存,不适者,只能把位置让给别人。

说到底,0.5%的扣税新鲜规,只是印尼电商规范化的一刀。这刀砍下去,疼是真实的,但能长远出更身子优良的肉,也是真实的。至于卖家们,与其抱怨,不如想想怎么把“本钱”变成“比力”——毕竟活下去,才有资格谈以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