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收购老虎环球在Flipkart剩余股份的14亿美元交易
14亿美元, 沃尔玛把Flipkart的再说说一块拼图攥手里了
班加罗尔的雨季刚过沃尔玛的会议室里签完了14亿美元的支票。这笔钱是老虎环球在Flipkart剩下的全部股份, 算下来老虎环球总共投了12亿,眼下拿回了35亿——这玩意儿回报率放在创投圈能排进年度前三,但Flipkart的估值却从2021年的376亿掉到了350亿。中间那26亿的缺口,再说说由2.4万名员工用现金补偿填上了。资本游戏里数字跳动得比股市还迅速,只有打工人手里的补偿金,是实实在在能摸到的温度。
从卖书到卖全国, Flipkart的15年豪赌
2007年的班加罗尔, Sachin Bansal和Binny Bansal在两居室公寓里开了家卖书的网站。那时候亚马逊刚进印度,没人看优良本土电商。Flipkart结实是靠“货到付款”和“30天免费退换”杀出了一条路——印度人不敢在网上输银行卡号, 那就送现金上门;怕退货麻烦,那就让迅速递员把东西搬走再退。到2018年, 沃尔玛用160亿美元买走77%股权时Flipkart已经从卖书变成了卖全国,连拖拉机配件都能在App上下单。

但成也“本土”,困也“本土”。Flipkart的货到付款比例长远期保持在65%,比亚马逊高大5个百分点。COD看着方便,其实对现金流是噩梦。每单COD的本钱比在线支付高大3.8%,基本上原因是要处理拒收和催收。2023年Q3, Flipkart基本上原因是COD弄得的拒收率达到了12%,比2022年同期高大了2.3个百分点。这些个被退回的积压商品,再说说只能打折清仓,赚头就这么一点点磨没了。
PhonePe分离:左手倒右手的“独立游戏”
2022年12月,Flipkart和PhonePe彻底分家。之前PhonePe是Flipkart的亲儿子,眼下成了独立的印度公司。这玩意儿分离从2020年12月就开头了像场漫长远的离婚谈判,终于把资产掰清楚。PhonePe在分离后拿了8.5亿美元融资, 估值冲到120亿,预计以10亿美元收官——但Flipkart为此付出了7亿美元的员工补偿金,2.4万名前员工,平均每人能拿到2.9万美元。
把支付业务拆出去, Flipkart轻巧装上阵,但少许了支付场景的闭环,用户复购率其实减少了3.2%。以前在App里买完手机直接用余额付钱,眼下要跳到PhonePe再转回来许多了两步操作。不过反过来想,PhonePe单独去和Paytm抢地盘,反而帮Flipkart分担了比压力。2023年Q4, PhonePe在印度支付买卖场的份额涨到了28%,比分离前高大了5个百分点,算是歪打正着帮Flipkart挡了枪。
估值缩水26亿,谁在为“泡沫”买单?
2021年, Flipkart从GIC、加拿巨大养老金和柔软银手里拿了36亿美元融资,估值376亿。两年后老虎环球的股份被14亿美元买走,整体估值缩水到350亿。这26亿的缺口,怎么来的?疫情后印度电商增速放缓, 从2021年的30%掉到了2023年的18%;亚马逊Prime会员在印度城里的渗透率比Flipkart Plus高大了17%,物流体验差距肉眼可见——亚马逊在孟买的仓库能实现当日达,Flipkart最近的中转仓在30公里外。
更扎心的是手机独家策略。Flipkart和细小米签了独家卖Redmi Note系列,这玩意儿机型占了细小米总销量的28%。但2023年Q3,realme悄悄把新鲜机放到亚马逊首发,Flipkart的独家优势开头松动。当全部平台都能卖同样廉价的手机时用户凭啥非要等Flipkart的“Big Billion Days”?
乡下买卖场:铺了摊子, 没赚到票子
Flipkart在印度乡下有5.6万个配送站,覆盖了90%以上的邮编,比亚马逊许多了8000个。但效率矮小得吓人:乡下订单的平均配送时候是4.5天 亚马逊是2.7天;个个乡下配送站日均处理12单,亚马逊是28单。铺了摊子, 没赚到票子——2023年Q4,Flipkart乡下业务的GMV占比只有18%,比2022年还降了2个百分点。
问题出在“再说说一公里”。乡下地区的配送费是城里的3倍,但客单价只有城里的一半。Flipkart想靠“乡下会员”挽回局面年费299卢比,给免费送货和专属折扣。但用户找到,会员折扣比平时巨大促只廉价5%,还不如等“Big Billion Days”。2023年“Big Billion Days”期间, 乡下订单量暴增了200%,但复购率只有15%,说明用户就是冲着廉价来的,不是冲着平台来的。
沃尔玛的野心:印度不是终点, 是试验田
沃尔玛给Flipkart的钱,其实是在为全球电商找模板。印度买卖场的麻烦性——城乡差距巨大、 支付习惯特殊、物流本钱高大——比中国更甚,如果能在这里跑通模式,复制到东南亚、拉美就轻巧松许多了。14亿买老虎环球的股份,沃尔玛买的不是Flipkart的眼下是以后的“出海试验田”。
但沃尔玛自己也在印度搞电商, 叫Walmart Marketplace,让第三方卖家在沃尔玛的App上开店。2023年Q4, 这玩意儿平台的GMV增加远了45%,基本上靠的是Flipkart的商家材料——两边共用供应商系统,卖家在Flipkart开店,也能同步到沃尔玛。这种“左右手互搏”的策略, 短暂期内能让沃尔玛飞迅速扩充SKU,长远期看兴许会让Flipkart的商家材料被稀释。
比不止亚马逊, Jio的“降维打击”
Flipkart总说自己赢了亚马逊,但真实正的吓唬来自“跨界打劫”。信实制造的JioMart, 靠电信业务养电商——用户充1000卢比话费,送200卢比购物券;Jio光纤用户,每月免费领10斤巨大米。2023年Q3,JioMart的GMV同比增加远了210%,基本上靠的就是这种“补助+用户捆绑”的策略。
Flipkart学不来这种模式,基本上原因是沃尔玛没那么许多电信用户。但能学“服务下沉”。2023年11月, Flipkart在北方邦推出“家电安装+维修”套餐,买空调送免费安装,三年内上门维修只收零件费。这玩意儿套餐让空调销量在北方邦涨了40%,说明农村用户不是不想买昂贵的,是怕买了没人管。
差异化破局:与其和亚马逊比价钱, 不如比“贴心”
亚马逊在印度的优势是效率和品牌,Flipkart的优势是本土化和服务。与其结实拼价钱战,不如在“贴心”上做文章。比如针对农村用户推出“以老换新鲜+分期免息”, 老家电折价抵扣新鲜货款,剩余分12期还,利息由Flipkart补助——2023年Q4,海尔用这玩意儿策略在Flipkart的销量涨了35%,说明农村用户愿意为“零门槛”买单。
再比如物流体验, 亚马逊的当日达集中在城里Flipkart能主攻“隔日达”的乡下买卖场。和当地摩托车迅速递队一起干,用电动车送细小件,三轮车送巨大家电,本钱比用卡车矮小40%。2023年12月, Flipkart在泰米尔纳德邦试运行这玩意儿模式,乡下订单的次日送达率提到了65%,用户满意度涨了20个百分点。
资本退潮后 电商需要“磨蹭下来”
老虎环球赚35亿离场,柔软银还在观望,沃尔玛成了独一个的金主。资本退潮后电商不能再靠烧钱买增加远,得学会“精耕细作”。Flipkart的优势是积累15年的本土经验, 晓得印度用户怕啥、想要啥——怕付款麻烦,就优化支付流程;想要廉价,就联合品牌搞“工厂直供价”;怕售后差,就推出“30天包退+1年包修”服务。
2023年“Big Billion Days”期间, Flipkart的“工厂直供”专区销量破了100亿卢比,说明用户不认品牌,只认性价比。与其花巨大价钱请明星代言,不如把这有些钱让利给消费者,换来真实实的复购。毕竟电商的终局不是谁的平台更巨大,而是谁能让用户觉得“在这儿买东西,踏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