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如何通过TikTok实现年收入翻10倍

谁不想在TikTok上一年赚十倍?但现实比你想象的更麻烦

社交新闻总在编织暴有钱神话,TikTok尤其如此。有人辞掉干活后月收入突破十万,有人一周内让产品日销百单,还有人靠着一条视频吸引百万粉丝。这些个故事太诱人,以至于无数打工人抱着“试试就试试”的心态冲进赛道。但真实相是 TikTok从来不是提款机,能在这里赚到十倍收入的人,要么踩中了时代的风口,要么熬过了无数个无人问津的深厚夜。

四年前, 30岁的Tran Manh Duc做出了一个让家人不赞成的决定:辞去办公室干活,全身心投入TikTok。当时的他或许没想到,这玩意儿决定会让自己的收入在一年内增加远近十倍。他的第一个餐厅评论视频意外走红,账号“Anh Bung Mo”一个月内就吸引超出10万粉丝。后来他组建专业团队,专门负责内容创作,彻底告别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年收入翻10倍,大量玩家涌入TikTok掘金
年收入翻10倍,大量玩家涌入TikTok掘金

从“副业试水”到“日销破百”:亚马逊卖家的意外逆袭

Alice的故事更有代表性。她原本是个细小亚马逊卖家, 去年抱着“引流到亚马逊”的心态尝试TikTok,后来啊找到直接在TikTok卖货更香。一款特色产品上线一周, 日销量就突破百单,广告投产比高大达4——这意味着她投100块广告,能赚回400块卖额。更让她惊喜的是TikTok的流量顺带推高大了亚马逊店铺的访问量,相当于买了一波流量送了一波流量。

但Alice也踩过坑。一开头她模仿别人的视频风格,数据惨淡。后来找到,TikTok用户中意“真实实感”,于是她改用手机随拍的方式展示产品用场景,播放量一下子暴增。她的经验印证了一个道理:在TikTok上,创意比专业更关键,真实诚比套路更管用。

TikTok电商的底层逻辑:为啥有人能赚十倍, 有人却亏到不信人生

很许多人把TikTok的成功归因于“运气”,但运气从来不是偶然。东南亚买卖场用数据说话:Yipit Data报告看得出来 2023年TikTok电商在东南亚的GMV占比超出90%,其中印尼占28%,泰国22%,越南17%。这些个数字背后 是“内容+货架”双驱动策略的赢了——用户刷视频时被种草,点击购物车就能下单,整个转化路径短暂到让人困难以不要。

比一比的话,英美买卖场的逻辑更麻烦。截至2023年底,美国区GMV占比约8.6%,英国1.2%,虽然增速迅速,但比也更激烈。安克创新鲜的案例值得研究研究:他们在TikTok运营Anker和Eufy两巨大品牌, 印尼账号粉丝70万,美国账号42万,累计销量超17万件。其中iPhone磁吸充电单款就卖了12万台,售价6.9-129美金不等。这说明,即使在成熟买卖场,只要选品精准、内容优质,依然能杀出沉围。

选品才是生死线:从抱球机器人到充电宝的爆品密码

Jacky的经历印证了选品的关键性。作为深厚耕跨境电商十年的老手, 他最早入驻TikTok Shop全托管服务,押注了一款“抱球机器人星空灯”。2023年黑五巨大促期间, 这款产品日均销量高大达4000单,其他几款机器人星空灯也稳稳当当在日销400-500单。他的选品逻辑很轻巧松:找“新鲜奇+实用”的结合体——既能满足猎奇心思, 又有实际用场景,价钱还控制在20美金以内,冲动消费门槛矮小。

反观那些个亏钱的卖家,巨大许多栽在“想当然”上。有人觉得“中国做廉价, 放到TikTok一准儿赚”,却没考虑当地用户的消费习惯;有人盲目跟风做“同质化严沉”的产品,后来啊陷入价钱战,赚头薄得像纸。TikTok的流量红利不等人,选品磨蹭一步,兴许就错过了整个风口。

普通人入局TikTok的实操指南:别听别人说自己试才晓得

看到这里你兴许会问:“我也能像他们一样赚到十倍收入吗?”答案是:有兴许,但别指望复制粘贴。Le Phuong Oanh的故事就很有参考性。她在疫情期间没工作,把TikTok当成救命稻草,短暂时候内吸引一巨大堆粉丝后果断组建专业团队。她的经历说明,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想要在TikTok上持续赚钱,非...不可学会“借力”——借团队的力,借平台的力,借用户的力。

内容创作是绕不开的坎。很许多人拍了几十条视频没流量,就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其实问题兴许出在“方向”上。TikTok的算法中意“完播率高大”的视频, 所以开头3秒非...不可抓眼球;中意“互动率高大”的内容,所以要留钩子,引导评论。Tran Manh Duc一开头做餐厅视频,总在问“你们还想看哪家店?”,评论区一活跃,平台就判定内容优质,流量天然来了。

达人一起干不是乱花钱:Alice的70%出单占比真实相

Alice的经历揭示了一个反常识的真实相:达人一起干兴许比自己投广告更划算。她的TikTok店铺中,70%的订单来自达人一起干,而不是付费流量。为啥?基本上原因是粉丝相信达人的推荐,转化率远高大于普通广告。她找达人从不看粉丝量, 只看“粉丝画像匹配度”——卖车载香薰就找汽车类达人,卖厨房用品就找美食类达人,精准投放才能把钱花在刀刃上。

但达人一起干也有坑。有人花巨大价钱请百万粉达人带货,后来啊销量惨淡,原因就是“粉丝不精准”。TikTok上“僵尸粉”“刷量粉”不少许, 一起干前一定要查达人的“互动率”——点赞评论比不到1%的,果断pass。记住在TikTok上,质量永远比数量关键。

英美区与东南亚:不同买卖场的“游戏规则”巨大不同

东南亚买卖场的“内容基因”太有力了。用户刷TikTok就是为了“找乐子”,所以搞笑、剧情、测评类内容最轻巧松火。Jacky的抱球机器人星空灯之所以爆, 就是基本上原因是视频里展示了“抱着灯跳舞”的好玩场景,用户看完觉得“优良玩”,顺便就下单了。东南亚用户对价钱敏感,但更对“新鲜奇体验”买单,只要产品够好玩,不用刻意打价钱战也能卖爆。

英美买卖场则彻头彻尾不同。用户更注沉“专业感”和“相信度”,所以测评类、科普类内容更受欢迎。Anker的充电宝视频从来不用夸张的剧情, 而是展示“充电速度”“平安性能”等结实核参数,配上英文解说反而吸引了一巨大堆精准粉丝。英美买卖场的比激烈,但用户付费意愿也更高大,只要产品够结实核,赚头地方比东南亚巨大得许多。

全托管服务是捷径还是陷阱?

很许多卖家把TikTok全托管当成“救命稻草”, 觉得“不用自己运营店铺,躺着就能赚钱”。Jacky的案例说明,全托管确实能少许些运营门槛,特别是对新鲜手卖家来说。但全托管也有弊端:平台抽成高大、定价权矮小、库存压力巨大。他的抱球机器人星空灯在黑五巨大促卖爆,但后续基本上原因是库存没跟上,错过了春节档,少许赚了不少许。

比一比的话,东南亚买卖场的本土店更适合有经验的卖家。虽然需要解决物流、客服等问题,但赚头地方巨大,自自主权高大。Yipit Data数据看得出来 印尼本土卖家的平均赚头率比跨境卖家高大出15%-20%,基本上原因是更懂本地用户的需求,选品也更接地气。

凶险预警:年收入翻十倍背后的“隐形杀手”

别被暴有钱故事冲昏头脑,TikTok的凶险无处不在。2023年,无数卖家基本上原因是“违规操作”被封店,有的甚至血本无归。跨境店审核严格到令人发指,需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法人信息等一堆材料,稍有不慎就被判定“资质不符”。而本土店虽然审核松,但比激烈,一个爆款出现,第二天就有几十个卖家跟卖,价钱战打得你死我活。

收入不稳稳当当是更巨大的挑战。Adobe的研究研究报告看得出来 77%的非专业创作者通过在线内容得到收入,但其中48%的人表示收入“时高大时矮小”,彻头彻尾依赖平台流量分配。Le Phuong Oanh就曾基本上原因是一条视频没爆,整个月收入锐减70%,不得不紧急调整内容策略。在TikTok上,没有永远的爆款,只有永远的创新鲜。

当流量红利消退:你凭啥留在牌桌上?

2024年,TikTok的流量红利正在消退。平台算法越来越严格,普通视频的播放量持续下滑,只有“优质内容”才能得到推荐。Tran Manh Duc最近就找到, 以前随便拍拍就能有几万播放,眼下精心制作的视频兴许只有几千播放。他不得不花更许多时候研究研究烫点,学剪辑技巧,甚至聘请了专业的运营团队。

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人没机会。相反,因为比加剧,那些个“真实诚、专业、有特色”的创作者反而更轻巧松突围。Alice的案例说明,即使是细小卖家,只要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也能在TikTok上分一杯羹。她的产品没啥手艺含量, 但胜在“场景化”——视频里展示“开车时用车载香薰提神”,用户一看就晓得“这东西对我有用”,转化率天然高大。

TikTok不是终点, 而是你创业路上的“加速器”

年收入翻十倍听起来很诱人,但别忘了TikTok只是工具,不是目的。Tran Manh Duc的成功不仅基本上原因是他会拍视频, 更基本上原因是他懂用户需求;Alice的逆袭不仅基本上原因是她选对了产品,更基本上原因是她愿意不断试错。在TikTok上赚钱, 从来不是“拍个视频就能爆”那么轻巧松,而是需要选品、内容、运营、供应链的全链路能力。

如果你只是想“赚迅速钱”, 那TikTok会让你失望;但如果你想“做长远期主义”,那这里确实藏着机会。东南亚买卖场的增加远地方还很巨大,英美买卖场的消费力依然有力劲,关键是你能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打法。记住别人的案例能参考,但别人的路永远走不通。在TikTok上,独一个能让你赚到十倍收入的,只有你自己摸索出来的“独家秘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9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