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Wish从百亿市值到亏损卖身,其正式被收购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从算法黑马到矮小价困兽:Wish的“高大光时刻”与“急转直下”

2010年那会儿, Wish还只是个藏在硅谷角落的细小团队,专攻算法推荐,给电商卖家投广告赚佣金。谁能想到, 三年后这帮人一下子不满足当“广告贩子”,非要自己下场卖货,2013年转型做跨境电商,名字还取得挺有野心——“Wish”,希望给消费者带来惊喜。当时的打法确实新鲜鲜:用算法猜你中意, 把那些个“9.9美元包邮的细小玩意儿”精准推到你眼前,再结合Facebook社媒引流,结实生生从亚马逊、eBay这些个巨头嘴里抢肉。

这波操作直接把Wish送上了神坛。2020年, 营收翻倍冲到25亿美元,顶着140亿美元的市值在纳斯达克敲钟,下载量一度碾压亚马逊,成了全球用户手机里的“购物必备APP”。那时候谁要说Wish不行, 估摸着会被卖家群群嘲——你看我上月靠卖5美元的手机壳,赚了2万美金,Wish就是印钞机!

从百亿市值到亏损卖身,Wish正式被收购
从百亿市值到亏损卖身,Wish正式被收购

可印钞机也有卡壳的时候。2021年,Wish的财报像被扎了洞的气球:营收20亿美元,同比暴跌20%,净赚头直接亏到姥姥家。更惨的是2022年,收入只剩5.71亿,同比再降73%,亏了3.84亿。到了2023年, 彻底摆烂——营收8600万,亏6800万,用户数从2021年的9000万断崖式摔到1100万,相当于90%的老用户跑路了。这哪是“希望”,分明是“绝望”。

矮小价的“原罪”:从“香饽饽”到“烫手山芋”

Wish成也矮小价,败也矮小价。刚起家那会儿,“极致性价比”就是它的核武器。中国卖家中意——供应链成熟,9美元能包邮到美国;国外消费者买账——谁不喜欢廉价货?算法再一推,用户刷着刷着就忍不住下单了。可时候一长远,问题就暴露了:矮小价逼得卖家没赚头,只能偷工减料,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退货率蹭蹭涨。

更致命的是Wish对卖家越来越“狠”。2021年开头, 平台动不动就罚款,理由五花八门:“物流延迟1天罚200美元”、“产品说说不符扣500美元”,甚至有卖家吐槽:“我卖个10美元的玩具,平台罚了我300,这比抢劫还狠。”卖家不是傻子,你罚我,我就走。数据看得出来2022年Wish卖家数量同比下滑超40%,很许多头部卖家直接转投Temu或者独立站。

这时候Temu来了简直是“降维打击”。2022年9月, 拼许多许多带着“全托管”模式杀到美国,补助比Wish狠十倍——卖家不用管运营,平台包物流,佣金压到5%,还给你推流量。Wish那套“算法+矮小价”的组合拳,在Temu面前成了“花拳绣腿”。有卖家对比过:同样一款蓝牙耳机, 在Wish卖12美元,还要被平台抽成15%;在Temu卖8美元,平台补助2美元,实际到手10美元,比Wish还许多赚2美元,流量还许多三倍。这还怎么玩?Wish的卖家生态就这么崩了。

社媒引流:烧钱换增加远的“泡沫游戏”

Wish的崛起,离不开社媒营销这把火。早期靠着Facebook精准广告,用户增加远迅速得吓人。可后来 社媒平台的广告价钱越来越昂贵,Facebook一个点击从0.5美元涨到2美元,TikTok更狠,跨境电商广告平均点击本钱超出3美元。Wish为了保持用户增加远, 只能结实着头皮烧钱,2021年营销费用就占了营收的40%,8亿美元啊,全烧给了Meta和字节跳动。

烧钱换来啥?短暂暂的用户增加远,但留不住。社媒引流的用户巨大许多是“薅羊毛党”,看到廉价就冲,廉价没了就走。Wish没意识到这点,还接着来加巨大投入,后来啊就是:营销费用年年涨,用户留存率年年跌。2023年, Wish的获客本钱高大达25美元,而一个用户全年贡献的营收才不到10美元,这笔买卖怎么算都是亏。

更讽刺的是Temu的社媒打法比Wish更狠。2023年, Temu在超级碗花了700万美元打广告,请来“霉霉”泰勒·斯威夫特站台,还在TikTok上搞“0元购”挑战,直接把品牌声量拉满。Wish呢?2023年营销费用缩水到1亿美元,连Temu的零头都不够,社媒声量差不离能忽略不计。这波流量战,Wish输得彻彻底底。

Qoo10接盘:一场“抄底”还是“赌局”?

2023年4月23日Wish正式被新鲜加坡电商Qoo10以1.73亿美元收购。这玩意儿价钱,连它巅峰市值的1%都不到,说是“白菜价收购”也不为过。Qoo10是谁?一个在亚洲细小有名气, 但全球存在感不矮小的电商平台,旗下有韩国Tmon、新鲜加坡Qoo10.com,覆盖韩国、新鲜加坡、美国买卖场,和Wish一样是全品类,主打性价比。

Qoo10为啥要接这玩意儿烫手山芋?业内说法很许多。一有些人觉得, Qoo10是看中了Wish的“下沉买卖场”底盘——虽然用户少许了但剩下的1100万都是死忠粉,巨大许多是欧美中矮小收入群体,正优良和Qoo10现有的高大端用户互补。还有人说Qoo10是想借Wish的算法手艺,提升自己的推荐系统,毕竟Wish早期就是靠算法起家的。

但更许多人觉得,Qoo10这是在“赌”。收购Wish,Qoo10能直接拿到现成的用户基础和卖家材料,不用自己从零培养。比如整合之后中国卖家的产品能一边挂在Wish和Qoo10上,流量翻倍,本钱少许些。Qoo10的母公司Giosis还控股eBay, eBay在欧美有成熟的物流和支付体系,说不定还能和Wish打通,搞个“全球卖”。

这盘棋下得怎么样?目前还不优良说。Qoo10自己也不省心,2022年营收12亿美元,净赚头只有800万美元,盈利能力一般。收购Wish后还要承担它6800万美元的亏损和1100万用户的运营本钱,压力不细小。有行业琢磨师直言:“Qoo10这是用自己不许多的现金流, 去赌一个‘矮小价买卖场的第二春’,万一Wish的用户再流失一半,这钱就打水漂了。”

收购后的整合:是“救命稻草”还是“压死骆驼的再说说一根”?

Qoo10说 收购后会分批次开放Wish卖家到Qoo10平台的通道,让产品“双向流通”。听起来挺美优良,但卖家买不买账?有Wish老卖家在论坛吐槽:“我在Wish开了5年店, 积累了几千个老客户,眼下要搬去Qoo10,那些个客户根本不晓得Qoo10是啥,等于白干。”还有卖家担心:“Qoo10的佣金比Wish还高大,我过去卖同样的货,赚头更薄了图啥?”

用户那边也不乐观。Wish的老用户习惯了“9.9包邮”的刺激, Qoo10的价钱虽然也廉价,但没狠到离谱,很许多用户觉得“没以前划算了”。2023年Qoo10的用户增加远只有5%, 远不到Temu的300%,想靠Wish的1100万用户拉动增加远,困难度不细小。

更关键的是矮小价模式的“通病”还没解决。Wish当年栽跟头的“产品质量差”“规则乱”,Qoo10自己也有。比如韩国买卖场, Qoo10的虚假货投诉率一直居高大不下收购Wish后如果没把品控做优良,只会把用户推得更远。这波整合,Qoo10到底是“救了Wish”,还是“把自己拖下水”?时候会给出答案。

Wish陨落给跨境电商的启示:矮小价不是万能药, 但“不矮小价”兴许寸步困难行

Wish的故事,给跨境电商行业敲了警钟。这些个年, 下沉买卖场、矮小价策略成了香饽饽,Temu、SHEIN靠这玩意儿杀出沉围,搞得老牌亚马逊、eBay都坐不住了纷纷推出矮小价子品牌。但Wish的输了说明,矮小价不是万能的——没有品控、没有规则、没有用户粘性,再廉价的货也留不住人。

比如Temu,眼下也面临Wish当年的问题。2023年, Temu的退货率高大达35%,远高大于行业平均的15%,很许多消费者吐槽“买到的衣服掉色”“手机用三天就恶劣”。卖家那边也不爽, Temu的“全托管”模式虽然省事,但定价权彻头彻尾在平台,卖家赚头被压到极限,只能选最廉价的材料。照这么下去,Temu会不会成为第二个Wish?谁也不敢保证。

那跨境电商该怎么玩?或许该学学eBay的“差异化”。2023年,eBay英国德国买卖场虽然负增加远,但通过卖手表、球鞋等奢侈品,赚头反增了12%。他们还推出了“真实品鉴定”服务,把高大客单价、高大复购的用户牢牢抓住。这说明,矮小价之外垂直细分买卖场、用户体验、品牌相信,才是长远期主义的王道。

对卖家Wish的教训更直接: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2022年, 那些个把80%货都放在Wish的卖家,基本亏惨了;而一边布局亚马逊、独立站、Temu的卖家,就算Wish出问题,也有其他渠道兜底。跨境电商的规则永远在变,独一个不变的是“变”本身,学会分散凶险,才能活得更久。

说到底, Wish的兴衰,就是跨境电商行业的一个缩影:风口来了猪都能飞,但风停了没翅膀的猪会摔得很惨。矮小价是入场券,但不是毕业证;流量是敲门砖,但不是护城河。想在这玩意儿行业活下去, 得学会在“廉价”和“品质”、“增加远”和“赚头”、“规则”和“人情”之间找平衡,这或许才是Wish用140亿市值换来的最昂贵一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91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