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市值160亿,这家跨境大卖成功上市了吗

从“哈基米”到160亿市值:宠物大卖的上市狂欢与隐忧

短视频平台上“哈基米”的魔性旋律还在循环,吸猫吸狗的短视频播放量早已破亿。当代年轻人把宠物当家人,猫粮狗粮成了“刚需中的刚需”。《2022年中国宠物消费报告》显示, 城镇犬猫数量已经干到1.17亿只,比三年前多了1700万只,90后占比超过一半,这群人舍得为毛孩子花钱,宠物经济成了消费赛道里的“现金牛”。

就在这波热潮里 一家做宠物食品的企业突然闯进公众视野——8月7日乖宝宠物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敲钟上市,发行价39.99元/股,上市时市值直奔160亿。消息一出,行业炸了:这家靠代工起家的跨境卖家,怎么突然成了宠物行业市值第一?这160亿市值,到底是实打实的业绩支撑,还是资本吹出来的泡沫?

市值约160亿!又一跨境大卖成功上市!
市值约160亿!又一跨境大卖成功上市!

从“贴牌代工”到“行业老大”:160亿背后的逆袭剧本

时间拉回2006年, 山东人秦华跑到美国考察,发现美国人对宠物“宠上天”,鸡肉鸭肉这些宠物食品原料,在国内居然比美国便宜不少。回国后他直接杀入宠物食品代工赛道,那时候中宠、佩蒂这些老牌玩家已经抢占了市场,乖宝算是个“后来者”。

但后来者偏偏逆袭成了行业第一。关键一步,是2012年决定啃国内市场这块“硬骨头”。那时候外资品牌玛氏、 雀巢靠着先发优势,线下商超、宠物医院全是它们的货,国产宠物粮还在“低端货”的圈里打转。乖宝偏不信邪, 2013年推出自有品牌“麦富迪”,从宠物主粮到零食保健品全品类铺开,开始在国内市场“狂轰滥炸”。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0年到2022年, 乖宝自有品牌销售收入从8.2亿干到20.46亿,年均复合增长率43.53%。2022年国内业务营收20.4亿, 占总营收的60%,这个比例在同行里直接断层领先——第二名国内业务规模还不到它的一半。

营销“烧钱”换市场:从谢霆锋到综艺赞助的豪赌

做品牌离不开营销,乖宝的营销打法堪称“凶猛”。签下谢霆锋当代言人, 赞助《向往的生活》《上新了故宫》这些头部综艺,连宠物纪录片《家有恶猫》都插了一脚。2020年到2022年, 业务宣传费从1.24亿飙升到2.58亿,三年翻了一倍多;销售费用更狠,从3.4亿干到7亿,销售费用率远超同行平均水平。

钱花出去了效果也立竿见影。2019年到2022年,乖宝营收从14亿冲到34亿,净利润从不到1000万暴涨到2.66亿。国内市场这块“基本盘”稳了 跨境业务也没落下2022年跨境营收13.58亿,占总营收40%,算是“两条腿走路”。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么高的营销投入,到底值不值?有行业老炮儿私下吐槽:“烧钱换来的增长,一旦营销预算缩水,增速会不会直接断崖?”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毕竟2022年乖宝的销售费用率已经比同行高了近5个百分点,靠“烧钱”堆起来的市场份额,能扛得住长期竞争吗?

160亿市值:高估值的“甜蜜”与“烫手山芋”

上市那天 乖宝的发行市盈率61.28倍,行业平均才18.81倍,高出38.86%。这意味着资本市场对它的预期有多高,但风险就有多大。公告里也写了“募集资金如果运用不当或业务不能同步增长, 可能导致净资产收益率下降,股价下跌”——这话说得挺委婉,翻译过来就是:现在这个价,可能有点虚。

行业对比:外资“大山”还在国产真能站起来?

宠物食品赛道里外资品牌依然是“隐形大佬”。玛氏和雀巢靠着百年品牌积累,线下渠道基本垄断,高端市场更是它们的天下。2022年中国宠物消费1400亿,外资品牌占了近60%的份额,国产品牌还在“夹缝中求生存”。

乖宝的国内业务虽然规模最大,但利润率跟外资比还有差距。2022年乖宝净利率7.8%,而外资品牌普遍在15%以上。这说明什么?国产宠物粮还在“走量”,还没真正掌握定价权。用户买国产粮, 更多是主要原因是性价比,而不是品牌溢价——这种情况下一旦外资放下身段打价格战,国产品牌能扛住吗?

跨境电商上市热潮:乖宝的“差异化”能走多远?

这几年跨境电商企业扎堆上市, 2020年汇森家居冲港交所,2023年赛维时代登陆创业板,现在又多了个乖宝。但跟其他跨境大卖比,乖宝有个“不一样”:国内业务占比60%,多数跨境卖家还是靠海外市场吃饭。

这算优势还是劣势?从抗风险角度看, 国内市场大,政策风险小,确实稳;但从增长潜力看,海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拉美这些新兴市场,增速比国内快得多。乖宝现在“偏科”国内,未来要不要补课海外?补的话,跟现有跨境大卖怎么竞争?不补,国内市场增长天花板到底在哪?这些问题,160亿市值背后都得想清楚。

上市只是开始:宠物食品赛道的“下半场”生死局

宠物消费升级, 用户现在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无谷粮、冻干粮、功能粮这些高端产品卖得越来越火,2022年高端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增速超过25%。但乖宝的高端产品占比多少?招股书里没细说行业里猜测大概20%左右,跟外资品牌50%的高端占比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数据说话:1400亿市场里谁在真正“赚钱”?

表面上看,乖宝营收34亿,利润2.66亿,规模不小。但拉长时间线看, 2019年到2022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33%,净利润增速却只有120%,利润增速远跟不上营收增速。这说明什么?成本在涨,费用在涨,但产品卖得越来越便宜,利润被“越卖越薄”。

同行对比更明显。中宠2022年净利润1.8亿,净利率6.5%;佩蒂净利润1.2亿,净利率8.2%。乖宝净利率7.8%,在行业里算中等偏上,但跟外资品牌比,还是“小巫见大巫”。宠物食品赛道看起来热闹,真正能赚钱的,还是掌握核心技术和品牌力的企业。

资本追捧下的“冷思考”:高增长能持续吗?

资本市场喜欢“高增长故事”,但故事总有讲完的一天。乖宝过去三年的营收增速超过30%, 但2023年上半年营收14.2亿,同比增速降到18%,增速已经开始放缓。这背后是市场竞争加剧,还是营销效果递减?如果增速继续下滑,160亿的市值还能撑住吗?

更现实的问题是宠物食品赛道已经“内卷”到不行。国内品牌现在有几千家,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乖宝靠“麦富迪”占了先机, 但新品牌比如“网易严选”“pidan”也在发力,一旦它们加大营销投入,乖宝的市场份额还能稳住吗?

上市对乖宝是机遇也是考验。160亿市值,是资本市场对过去成绩的认可,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但宠物赛道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断迭代的企业。能不能把160亿的“纸面富贵”变成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还得看它能不能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渠道管理上真下功夫。毕竟宠物市场再火,也喂不饱只会“烧钱”的假把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