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销售数据异常,卖家资金去向不明
最近,亚马逊的风波似乎没有停歇的迹象。许多卖家们发现,自己的销售数据突然变得异常,销售额大幅缩水,甚至有的卖家损失了三分之二的销售量。更令人费解的是,店铺的结算金额也出现了异常,钱仿佛一夜之间蒸发,仿佛被亚马逊“吞没”了一般。
让我们来细数一下这些让人头疼的异常情况。有卖家反映,在下载日期范围报告时,发现报告中的数据为零,导致毛利无法计算,毛利延迟。例如,有卖家在两周内明明卖了15万件商品,但系统却只记录了6万件。在11月5日结算之后的三天内,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了3.5万美元,但结算期产品费用显示的金额却少了三倍,仅1.1万美元。

这种异常现象并非个例。许多卖家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结算金额和实际销售完全对不上,每次结算都会“凭空少”几千美元。有的卖家甚至表示,自己的账户上个月就开始出现了这种情况,直接少掉了将近2周的订单利润,上个月毛利直接垮掉。
面对这样的困境,卖家们纷纷质疑:这是系统出bug了吗?还是亚马逊直接扣了我们的钱?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一些卖家尝试联系平台客服,却发现客服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甚至有的卖家表示自己根本无法和客服沟通。
对于这些异常情况,亚马逊方面给出了一个解释——“最近更新了延期交易报告,它现在显示的内容与过去有所不同。”然而,这个解释并没有让卖家们满意。有经验的卖家分析,亚马逊过去常常推迟卖家的交易付款,现在在账面上推迟实际交易,直到7天期限结束后销售才正式开始,这可能导致当前卖家仪表板上的销售额与结算单上的销售额不匹配。
从今年10月开始,亚马逊悄悄更新了一项新的延期付款政策。简而言之,就是交货日期后的7天,卖家的资金才会释放。在11月1日之后,平台的报告会显示交货日期储备金额,但这些金额仍然受交货日期的影响,不会立刻显示。
按照亚马逊的说法,这么做是为了提升买家体验,比如避免一些没发货的订单直接付款,或者方便买家退货。但对于卖家来说,问题是:系统显示的销售额和结算金额开始不匹配,有的骤减三分之二,凭空“消失”了大量数据,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更为棘手的是,这种“延迟”付款的现象还对卖家的资金流产生了连锁反应。因为现在很多跨境卖家的账单可是按月支付的,资金回笼一旦出问题,后面的运营和库存都会被拖累。
当然,关于此次“失踪”的销售数据,有一些卖家认为是每次平台进行政策更新或系统升级,都可能会出现的“后遗症”。也有卖家认为这是亚马逊的抢钱行为,为了改善自己的现金流,预留卖家资金赚取利息。对于这一观点,一位业内人士是这么分析:假如亚马逊平台每月有250亿美元的销售额,哪怕延迟一周付款,产生的利息都非常可观!
也有卖家认为亚马逊可能是为了堵漏洞,之前存在买家付款后卖家可提钱的情况,一些不良卖家钻空子不发货或发假单号,现在通过延迟付款增设到货验证。
不管是什么情况,在新的延期交易政策下,销售数据显示异常或是系统问题,共性问题无需过多担忧,但需及时调整以应对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