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新董事会名单公布,整改持续
6月1日,蚂蚁集团发布了新的董事会名单,包括井贤栋、倪行军、蔡崇信、程立、郝荃、黄益平、杨小蕾、史美伦。这一举措意味着蚂蚁集团的整改仍在进行中。

专家指出,蚂蚁集团的整改并未结束。今年3月,某监管机构高层表示,“蚂蚁集团等平台开展的金融业务,在过去没有纳入监管,现在正在逐步纳入监管中,这有一个过程。当下,蚂蚁自查基本结束,整改还没结束,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有新情况会及时披露”。
近年来,新兴互联网企业纷纷涌入金融领域,此次将金控纳入监管,也将有效促进互联网金融的有序健康发展。央行自2017年12月起开始推动大型金控集团的模拟监管试点。2018年11月初,央行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中披露了五家金控公司模拟试点名单,分别为:招商局集团、蚂蚁金服、苏...
消费金融业务一直被视为蚂蚁集团旗下的重要板块之一,也是集团整改工作的一大重点。自2021年起,蚂蚁集团的消金板块整改动作频频,包括7月份花...
而就在一周前,蚂蚁集团旗下的持牌金融机构刚刚通过105亿人民币增资计划,杭州本地国企杭州金投数字科技集团凭借10%的出资比例成为第二大股东,...
蚂蚁集团聘请的某位专家当独立董事,但他似乎是互联网平台的坚定支持者,他曾发表文章《为什么应该加强而不是削弱平台经济的创新能力》,他在文章里称,“根据最新榜单,中国的新兴独角兽公司有27家,落后于印度的32家”。但这个观点似乎难以令人信服。
另外,蚂蚁集团董事会成员增加独立董事,这当然是好事,不过,独立董事需要独立观点,尤其是聘请专家当独立董事,最好是不需要搞互联网研究的专家,因为搞互联网行业的专家容易与互联网平台有扯不清的利益关系。
这句话其实就是认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融资费用很高,平台也很赚钱,估计这方面也需要整改。
对蚂蚁集团等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认知,已经颠覆了以前的概念。过去,很多人认为互联网金融平台省去了传统银行的手续费之类的,所以融资成本低。但是,2021年7月,某监管机构的部门负责人表示,大型互联网平台向金融机构收取导客引流费或者信息服务费,推高了融资成本,在有的案例里面大型互联网平台导客引流费或者信息服务费大概是6%、7%,实际上银行的贷款利率是4%、5%,整个实体经济和企业的融资成本里面,大型互联网平台占了很大一块。
蚂蚁集团采取了多方面措施完善其公司治理,发挥公司治理在风险防范中的关键作用。这些措施包括持续强化董事会的作用,扩大董事的履职范围,增...
他当时说,“对蚂蚁集团等14家互联网平台企业涉及的金融业务,从前年以来一直在进行整改,总体进展的情况还是比较顺利的。这些平台开展的金融业务,因为有一定的创新性,过去没有纳入我们的监管,现在正在逐步纳入监管中。”
为代表的民营金控;以蚂蚁集团为代表的互联网金控。 一些实力比较强、经营规范的机构通过这种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丰富和完善了金融服务,有利于满足各类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但由于监管缺失,行业乱象不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