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FBA新规生效,关键词拆分引热议
嘿,卖家们,听说亚马逊的新政策已经生效了?关键词拆分的话题可是引发了热议呢!这次的新规,对于我们这些跨境电商卖家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但也是一次机遇。
我们要关注的是新规取消了标准尺寸商品的部分货件拆分选项,只保留了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和最低货件拆分两种模式。这无疑增加了我们的运营难度,但同时也给了我们更多的优化空间。

那么,如何应对这个新规呢?我们要关注的是成本。在新的政策下,利润空间被压缩,以售价100美元、制造成本20美元的商品为例,旧政策下卖家可能获赔70-100美元,新政后仅获20美元,直接损失80%以上的预期收益。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降低成本,比如向工厂压价以降低“可被核算的成本”,对定制化产品保留生产合同、发票等凭证,避免依赖平台估算,将高利润商品转至第三方海外仓,以保留定价索赔权。
我们要关注的是分仓。亚马逊优化货件拆分,分仓4-7个,免费但是,仓库全美随机,箱数随机。但AGL的费用高也是众所周知的,另外有卖家称并非使用AGL就能免入仓配置费,而是需要使用亚马逊全球物流进行AMP出运。不仅如此,不少卖家还抱怨新规存在分仓混乱和大量分仓的情况。为此,在新政生效后,不少卖家都在寻求可以减免入库配置费的方法,有卖家提到可以在后台选择亚马逊优化货件拆分,然后再选择erp创建货件,免除配...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的是索赔。亚马逊的FBA分仓新规将在2月20日正式生效,这一政策更新在跨境电商圈内引发了广泛讨论。尽管亚马逊声称新政旨在“简化索赔流程”,但卖家普遍认为其存在以下问题:部分货件拆分发货规则取消,亚马逊FBA分仓新规2月20日起正式生效。站外营销秘钥:2025谷歌热搜关键词趋势。再过6天,分仓新规要正式生效了。
平台宣布,针对配送中心丢失的FBA商品,赔偿标准从以往的“销售价”改为“制造成本”。这一调整表面上简化了赔付流程,实则悄然重构了卖家的风险分配机制,让不少卖家感慨:“亚马逊真是越来越难做了。”逐渐向线上转移预计将导致更多商店关闭,瑞银预测实体店销售额年增长率约为2%,低于美国整体零售额年均增长率为3%。由于利润率面临压力,更多零售商可能会转向全渠道战略,结合线上和线下体验来留住客户。
瑞银分析师预计,未来四年在线销售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1%,略低于之前预测的6.9%。虽然年轻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网上购物,但许多购物者仍然看重亲临现场的体验,从而限制了数字化采用的速度。分析师援引从2,300多名美国成年人收集的调查数据写道:“我们预计,因为时间的推移,网上购物的采用率将略有增加,但请注意,最新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仍然喜欢面对面的购物体验。”
3月31日,昨日亚马逊一项看似“常规”的FBA政策生效,却在跨境圈掀起巨浪。从行业来看,按金额计算,对这一转变贡献最大的预计是杂货、家居装修以及服装和鞋类,而汽车零部件和体育用品等渗透率较低的类别可能会出现更快的在线销售增长。
汽车配件和户外用品或迎新机遇。亚马逊FBA赔偿新政要求卖家需要有抗风险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愈发复杂的平台规则中守住利润底线。其一,亚马逊会根据平台上的类似商品、其他卖家商品以及批发市场数据,为卖家提供一个制造成本的估算值。其二,卖家也可以自行提供制造成本证明。
除了关注新规,卖家们还需要了解市场。为此,在新政生效后,不少卖家都在寻求可以减免入库配置费的方法,有卖家提到可以在后台选择亚马逊优化货件拆分,然后再选择erp创建货件,免除配...
因为多项新规陆续落地,越来越多卖家感受到在亚马逊上运营的行路难。无论如何计算,新政生效后,亚马逊物流成本都是大涨的。亚马逊此次政策调整,与其全球缩减物流成本的战略紧密相关。2023年财报显示,亚马逊物流成本同比上涨21%,而此次将赔付锚定成本价,可直接降低其货损支出。但对中小卖家而言,这无异于雪上加霜——行业调研数据显示,若丢件率超过2%,卖家净利润可能被吞噬近40%。
而2月20日新规生效后,仅保留亚马逊优化的货件拆分和最低货件拆分。高考注册VIP邮箱免费下载网易官方手机邮箱应用中国大学视频...
根据亚马逊的公告,针对客户下单前丢失或损坏的库存,亚马逊将按受影响商品的“制造成本”进行补偿。这里的制造成本,对于非制造商卖家而言,是指从制造商、批发商或转销商处采购商品的成本;若卖家本身就是制造商,则是指生产该商品的成本。
成本覆盖不全:制造成本仅包括采购或生产成本,而跨境商品的真实成本链更长,例如:物流费用包含头程运输、标签处理、入仓费等;运营成本包含广告费、佣金、长期仓储费;机会成本包含因缺货导致的排名下降、促销计划中断等。
数据主动权缺失:平台估算的制造成本往往低于卖家实际成本,尤其卖家可能因举证困难而被迫接受低估赔偿。
为此,卖家们的机会还有很多,还是需要不断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同时遵守亚马逊平台规则,在接下来的旺季中实现爆单。
在预计将受益于电子商务渗透率上升的公司中,亚马逊、沃尔玛是比较受消费者欢迎的。相反,梅西百货公司、Ollie's Bargain Outlet Holdings Inc 和西蒙地产集团等传统零售商可能会面临挑战,因为在线销售正在蚕食实体店的收入。
瑞银预测,美国零售额向线上渠道的转移将继续,但速度将低于疫情期间的增长。瑞银预测,到2028年,美国电子商务渗透率将占总零售额的26%,而这一数字将在2024年达到2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