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大学

京东针对近视商品违规宣传整改,后续如何确保合规

京东关于商品违规宣传预防/解决近视的整改通知。近期,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陆续公布了典型虚假宣传处罚案例,京东平台发布部分典型案例,希望各位商家朋友切勿发布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提前自检自查,确保避免类似违规问题。

京东针对近视商品违规宣传整改,后续如何确保合规
京东针对近视商品违规宣传整改,后续如何确保合规

违规的根源

这些违规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某些商家在宣传过程中,使用了“视力恢复、摘掉眼镜、近视克星”等夸张的描述,试图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此外,利用对比图暗示商品功效的做法,往往会导致消费者产生错误的信任感,从而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违规处理措施

对于自营商品,京东将依据《自营供应商违规管理规则》第三章有关商品信息的违规管理进行处理,特别是针对虚假宣传的问题。

违规商品自查整改的时间节点

各位商家需在10月20日之前对自身店铺中涉及违规的在售商品进行全面自检。若到10月21日仍发现有类似的违规行为,京东将对这些商品进行下架处理,并对相关店铺实施相应的管控措施,以确保平台的健康运营。

常见违规案例及合规解析

在对违规宣传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时,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常见的违规现象。例如,某些商品的宣传文案中常出现“黑板越来越看不清、近视度数越来越高、频繁更换眼镜”这样的描述,甚至可能引导消费者联想到“视网膜脱落”等严重后果。而随后则会出现与之对应的宣传,称使用该商品后,“睫状体得到锻炼、孩子的视力得以恢复、学习效率显著提高”等。这种前后对比的手法,不仅夸大了商品的实际效果,还可能误导消费者的认知。

整改要求的具体细则

违规行为 整改要求
禁止使用夸大宣传词汇 如“视力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等。商家在宣传中提及保护视力、护眼、缓解眼部疲劳时,必须提供清晰有效的证明材料,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禁止不当的图像对比 相关商品不得借助患者在使用前后图片进行对比来暗示其效果,这种行为很可能让消费者产生误解。
杜绝不当关联暗示 商家不得将近视与学习能力差、容貌影响、就业困难等负面情境关联,从而制造消费者的焦虑感以促进销售。

合规之路展望

为了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更好地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京东决定开展有关近视相关违规宣传行为的专项治理。这一措施旨在促使各商家和供应商自我审查、及时整改,切实消除不合规的在售商品。

通过这次专项治理,京东希望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购物环境,并鼓励商家在未来的经营中更加规范和诚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73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