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信任安全模型:构建动态防御边界
作者:闪耀未来的电商之星•更新时间:22小时前•阅读0
零信任安全模型:构建动态防御边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数字环境中。当我们在网上浏览、购物或者工作时,心中总会浮现一个问题:我们能否确保我们的网络流量不会被监听?答案显而易见——我们不能。无论是那些提供光纤租用服务的互联网服务商,还是昨天在数据中心里进行布线的外包工人,都不能完全信任。更重要的是,“数据中心内部的系统和网络流量是可信的”这一假设也显得极为脆弱。

零信任安全模型:构建动态防御边界
现代网络设计和应用模式已经使得传统的基于网络边界的安全防护措施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一旦网络边界的安全防护被突破,即使只有一台计算机被攻陷,攻击者也能在“安全”的数据中心内部自由地活动。
构建无懈可击的网络防护体系
措施 | 描述 |
---|---|
身份认证体系 | 建立完整的身份认证体系,确保只有合法的参与者才能访问网络。 |
动态访问控制 | 实施动态访问控制,根据用户的身份、设备、位置和时间等因素调整访问权限。 |
数据保护 | 加强数据保护,确保只有合适的用户能够获得相应的数据和应用程序。 |
安全审计 | 实施全面的安全审计,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漏洞。 |
持续监控和更新 | 持续监控网络安全,及时更新安全策略和措施。 |
零信任安全模型的优势
因为信息时代向数据时代的转变,数据安全这个概念更接近安全保护的目标。它是指在网络安全提供的有效边界防御基础上,以数据安全使用为目标,有效地实现对核心数据的安全管控,关注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与合规,特别是敏感数据的安全与合规。
零信任模型的提出与意义
零信任模型的出现正是为了应对“基于网络边界建立信任”这一理念本身所存在的固有缺陷。它并不依赖于网络的物理安全机制,而是通过有效的手段保护网络通信和业务访问。
零信任的核心要素
在零信任架构中,假如没有明确知道接入者的身份和授权,默认都不信任任何访问企业网络的人员、设备或应用。
零信任的优势与未来
因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和IT环境的演变,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传统内外网边界的逐渐模糊。企业不再能够仅依赖传统的物理边界来构建安全基础设施,反而需要用更灵活的技术手段来应对动态变化的用户、终端与系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