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免税政策重启,新模式如何破局
跨境电商免税政策重启,新模式如何破局
2025年初,美国宣布取消小额豁免政策,引发了跨境电商行业的巨大震动。除了美国市场,其他市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欧盟同样拟取消对150欧元以下进口商品的免税待遇。

美国时间2025年2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 签署行政令,暂时撤销2月4日生效的、对来自中国的800美元以下货值商品免税待遇的禁令。待商务部门建立起关税系统后再恢复执行。
跨境电商免税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当前,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向美消费者运输产品,一是中国商家将货物运到平台国内仓库,由仓库空运直邮给美国的消费者,被称作平台“全托管”模式;二是建设海外仓,通过货运公司将商品运到海外仓库,由本地快递公司配送给消费者,即平台“半托管”。
其中大量小包从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出,通过空运直邮,发往美国,包含服饰、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玩具文具等一些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不高的产品。
跨境电商免税政策的变化
“小额豁免”政策自1930年就出现在美国关税法中,考虑到小额包裹既征不上多少税,又要耗费大量的海关人力,该政策可以减少美国人从国外带礼物回国清关征税的麻烦。
这一政策为国际跨境产品进入美国打开“方便之门”。根据美国海关发布的数据,通过“小额豁免”政策进入美国的货物数量从2015财年约1.39亿件上升至2023财年超10亿件,2024财年达13.6亿件。
跨境电商免税政策的应对策略
面对全球多国小额免税新政,王鹏认为,未来,中国跨境电商的破局之路主要是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供应链效率,二是加强品牌建设,三是拓展多元化市场。
一位来自义乌的资深跨境电商卖家告诉界面新闻,虽然在不同国家,小额免税政策有不同的免税额度,但考虑到中国供应链的成本控制优势,加征的关税未必会成为卖家们的生死线。
跨境电商免税政策的未来展望
未来,“小额豁免”政策是否会继续执行尚没有答案,但整个跨境行业已开始着手应对。一方面,跨境电商平台将加强与国际物流服务商的合作,提高物流效率;另一方面,跨境电商企业将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总体来说,免税待遇为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提供了一定红利,但并非决胜因素,供应链能力和平台自身运营效率更为关键。
跨境电商免税政策的变化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也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挑战,跨境电商企业应积极调整策略,提高自身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