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90后靠非洲拖鞋,年入3000万

在非洲巨大地上,有一双看似普通的拖鞋,却承载着中国创业者的智慧与汗水。它不仅仅是一双鞋,更是连接中国与非洲的桥梁,一个90后创业者李哲的故事,正在这里悄然上演。

90后靠非洲拖鞋,年入3000万
90后靠非洲拖鞋,年入3000万

一个看似不兴许的挑战

想象一下 你手握8万元,带着一批看似普通的拖鞋,踏上了非洲的土地。这里没有繁华的都市,没有熟悉的买卖场,只有陌生的面孔和未知的挑战。这就是李哲的故事的开头。

初到非洲:水土不服的困境

初到非洲, 李哲就遭遇了“水土不服”:电压不稳、语言不通、政策麻烦。最棘手的是他的拖鞋刚运到港口,就被海关扣留,基本上原因是缺少许当地质检说明。这玩意儿看似微不够道的问题,却让李哲意识到,要想在非洲买卖场立足,非...不可深厚入了解当地的文雅、政策和需求。

偶然的机会:找到买卖场的缺口

在一次跨境电商交流会上, 李哲得知非洲买卖场对耐用拖鞋的需求很巨大,这让他看到了商机。他托老乡带了100双样品去肯尼亚,后来啊半个月后就收到了“再发500双”的订单。这双看似普通的拖鞋,竟然在非洲买卖场上巨大受欢迎。

属地深厚耕:从“卖产品”到“建生态”

李哲意识到, 要想在非洲买卖场取得成功,不能仅仅卖产品,更要建立自己的生态。他拉着两个巨大学同学凑了20万启动资金,在义乌租下30平米的作坊,一头扎进研发。他们把鞋底材质从普通PVC换成工事级橡胶, 纹路参照越野车轮胎设计,鞋头加了防撞包边,连针线都用了抗变老的涤纶线。

全球回响:一双拖鞋里的创业道理

李哲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拖鞋的,更是一种创业道理。他觉得,最优良的生意,永远是跨越山海的搞懂与共情。他用实际行动说明了只要有心,就能在随便哪个一个买卖场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以后展望:进军欧美买卖场

如今 李哲的拖鞋已经销往非洲13个国,年卖额突破3000万元。他的团队正在研发新鲜一代智能拖鞋,加入步数统计和足部身子优良监测功能,计划明年进军欧美户外买卖场。

李哲的故事告诉我们, 创业没有捷径,只有用心去找到需求,用心去服务客户,才能在比激烈的买卖场中脱颖而出。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一双拖鞋的成功,更是中国创业者心思的体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67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