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亚马逊新工具如何帮助卖家同时提升转化率和客单价

亚马逊A+页面“可购物系列”:从“看故事”到“直接买”的流量革命

最近不少许卖家后台一下子弹出一个新鲜功能提示——“可购物系列”工具上线时 不少许人的第一反应是“又来新鲜玩意儿,要不要学?”说实话, 做亚马逊的卖家都懂,平台规则改得比天气变得还迅速,每次新鲜工具上线,总有人欢呼“流量密码”,也有人吐槽“浪费时候”。但这次的可购物系列, 确实不一样——它直接把A+页面从“品牌故事展架”变成了“迷你店铺”,让顾客看完产品就能顺手买,连返回搜索页的功夫都省了。

老卖家的痛点:A+页面流量来了却留不住人

做亚马逊的谁没为A+页面熬过夜?找设计师、改文案、调图片,优良不轻巧松做出个“高大巨大上”的页面后来啊数据面板里跳出率居高大不下。有个做户外装备的卖家跟我吐槽, 他花了半个月做的A+页面图文并茂讲品牌故事,后来啊顾客平均停留时候不到40秒,转化率还不如没做A+的时候。问题出在哪?顾客点进来是想买帐篷, 不是看你的品牌纪录片——看完还得自己回搜索页沉新鲜找同类产品,谁有空陪你玩“寻宝游戏”?

转化率与客单价双双飙升,亚马逊新工具上线,助力卖家轻松锁住旺季流量
转化率与客单价双双飙升,亚马逊新工具上线,助力卖家轻松锁住旺季流量

更扎心的是 老一套A+页面的品牌故事位,放在眼下这玩意儿“迅速节奏”的电商周围里反而成了“流量黑洞”。数据看得出来 2023年亚马逊A+页面的平均跳出率比普通listing高大出23%,顾客不是不中意内容,而是不喜欢“没用的内容”。他们需要的是“看完就能买”,而不是“看完再找半天”。

新鲜工具怎么玩?六巨大组件拆解, 个个都是流量密码

可购物系列工具把A+页面的“静态展示”变成了“动态购物”,核心是六个组件:品牌背景容器、自动切换ASIN模块、销量爆款推荐、高大评分筛选、新鲜品区和自定义组合。听起来麻烦?其实个个组件都藏着让顾客“顺手下单”的心机。

最关键的是“自动切换ASIN”模块——主款缺货时 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备用ASIN,而且能根据销量和评分优先推荐表现优良的产品。有个做电子配件的卖家在2024年3月测试时找到, 主款耳机缺货后自动切换到同系列的降噪款,反而带动了销量提升18%。这招简直绝了既避免顾客因缺货流失,又顺便推了高大毛利产品。

“销量爆款推荐”模块更直接,直接把店里卖得最优良的产品挂在详情页。心思学上有个“从众效应”,顾客看到“本月已售2000+”,下单概率会明显提升。据兔克出海2024年Q1调研, 用该模块的卖家,平均转化率提升了15%,其中家居类目提升最明显,达到22%。

转化率提升:不是许多一个按钮, 而是少许三步犹豫

转化率这东西,说玄也玄,说轻巧松也轻巧松——本质就是让顾客“别犹豫”。可购物系列工具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把“犹豫”的步骤砍掉了。

从“浏览-返回-搜索”到“浏览-点击-下单”, 路径缩短暂50%

老一套购物路径太长远了:顾客看到A+页面的产品,觉得不错,想再看看同款,得先返回搜索页,再找同类产品,点进去看详情,加购物车,结账。中间每一步都兴许流失。而可购物系列把“找同类产品”的步骤直接嵌在详情页, 顾客看完主款,直接点旁边的“推荐搭配”,就能看到互补产品,一键加入购物车。

有个做厨房用品的卖家在2024年Prime Day前做了个测试:同一款刀具套装, 一个listing用老一套A+页面另一个用可购物系列带“砧板推荐”模块。后来啊后者转化率比前者高大了27%,平均下单时长远缩短暂了40秒。这就是路径缩短暂的力量——顾客没时候给你“磨蹭磨蹭挑”,你得把“优良东西”直接塞到他眼前。

高大评分产品“挂”在详情页, 相信度直接拉满

亚马逊上最昂贵的不是流量,是相信。顾客为啥愿意买昂贵一点的产品?基本上原因是觉得“靠谱”。可购物系列的“高大评分筛选”模块,专门把4.5星以上的产品挂在详情页,相当于给顾客吃了颗“定心丸”。

某母婴卖家在2024年2月的数据很有意思:她在详情页用高大评分模块挂了款婴儿浴盆,后来啊主款婴儿沐浴露的转化率从11%提升到了17%。顾客看到“高大评分+同款推荐”,会觉得“这牌子东西都不错,买沐浴露一准儿也行”。这种“相信迁移”,比随便哪个广告都管用。

客单价翻倍的玄机:让顾客“顺便”许多买两件

客单价这东西, 靠“逼”顾客买没用,得靠“引”顾客顺便买。可购物系列工具的“自定义组合”模块,就是为“提升客单价”量身定做的。

爆款+新鲜品组合, 流量互导不是梦

卖家的日常困难题:老品流量巨大但赚头矮小,新鲜品有潜力但没流量。可购物系列的“自定义组合”能直接解决——把爆款和新鲜品绑在一起展示,顾客买爆款时顺手就能看到新鲜品。

某服装卖家在2024年Q1的操作堪称教科书:她把爆款卫衣和新鲜款牛仔裤放在同一个组合模块, 后来啊卫衣销量没降,牛仔裤销量却直接翻了3倍,整体客单价从$35提升到$48。这招“流量互导”,比单独推新鲜品省了广告费,还提升了赚头。

“缺货自动切换”背后的心机:别让顾客空手走

缺货是电商巨大忌,但有时就是 unavoidable。可购物系列的“自动切换ASIN”模块, 能把“缺货亏本”变成“转机”——主款缺货时自动切换到赚头更高大的替代款。

有个做3C配件的卖家在2024年4月遇到事:主款数据线一下子断货, 系统自动切换到同品牌迅速充头,后来啊当天迅速充头销量暴增200%,不仅补上了数据线的销量缺口,还许多赚了$1200。但前提是 你得提前备优良“靠谱的备用ASIN”——要是切换到质量差的替代品,顾客直接差评,就得不偿失了。

老玩家的血泪教训:新鲜工具不是万能药, 基础优化不能丢

看到这里一准儿有人急着要去开可购物系列了。磨蹭着!工具再优良,也得会用。不少许卖家测试时栽了跟头,问题就出在“只顾玩新鲜工具,忘了基本功”。

素材凑数?5张图门槛直接让工具“隐形”

可购物系列要求至少许5张产品图, 不少许卖家为了赶进度,随便找几张模糊的图凑数,后来啊模块直接“隐藏”了——顾客根本看不到。有个做家居装饰的卖家就基本上原因是这白忙活一场,素材不够,工具等于没上线。

图片质量不是细小事。据亚马逊2024年Q2卖家指南,高大质量产品图能让转化率提升30%以上。别想着“随便拍拍”, 得找专业摄影师,拍清楚产品细节、用场景,最优良再加点“生活方式图”——比如把台灯放在书桌上,顾客一看“这灯放我桌上一准儿优良看”,下单概率蹭蹭涨。

只顾卖货,忘了品牌?顾客买了就跑, 复购率照样崩

可购物系列轻巧松让人陷入“只推爆款”的误区,后来啊顾客买完就忘,复购率矮小得可怜。做家居香薰的卖家就踩过坑:她用工具主推矮小价香薰蜡烛, 销量上去了但三个月后复购率只有5%,比行业平均矮小了15个点。

品牌调性不能丢。在可购物系列里 品牌背景容器要统一颜色、字体,甚至能加点品牌故事的细小片段——比如“我们坚持用天然巨大豆蜡,手工制作每一支蜡烛”,让顾客记住你的“人设”,下次想买香薰,第一个想到你。

2024旺季实操指南:3步让新鲜工具成为你的印钞机

旺季马上到了眼下准备还来得及。根据兔克出海2024年旺季运营手册, 可购物系列工具的黄金准备周期是30天——眼下动手,刚优良赶上Prime Day。

第一步:把“品牌视觉”做成“顾客一眼记住”的样子

品牌背景容器不是随便放张logo就行,得用“品牌色+核心slogan+场景图”组合。比如做瑜伽垫的卖家, 背景用浅薄蓝色,配上“让每一次呼吸都充满力量”的slogan,再加张瑜伽垫在阳光下的场景图,顾客一看就晓得“这是家懂瑜伽的店”。

字体也有讲究。标题用粗体,说说用简洁的 sans-serif 字体,别用花里胡哨的文艺字——顾客没时候猜你写的啥。据亚马逊2024年视觉优化报告,字体统一、配色协调的A+页面停留时候能提升25%。

第二步:产品组合排布,藏着“客单价翻倍”的密码

组合顺序有讲究。按“爆款+高大评分新鲜品+高大毛利互补品”排布。比如做咖啡设备的卖家,把爆款咖啡机放在第一位,旁边挂新鲜品手冲壶,再说说推高大毛利咖啡豆。数据看得出来这种顺序能让客单价提升40%以上。

别把不相关的产品结实凑一起。卖运动鞋的挂个锅铲,顾客只会觉得“这卖家不专业”。组合逻辑要清晰:要么是“用场景搭配”,要么是“功能互补”,让顾客觉得“这俩一起买正优良用”。

第三步:库存和素材, 提前30天准备,别等旺季临时抱佛脚

旺季最怕缺货。眼下就把备用ASIN备优良——主款卖啥,备同款不同规格,或者高大毛利替代款。据某巨大卖2024年Prime Day数据,有备用的ASIN,转化率比没备用的高大35%。

素材也得提前拍。旺季期间设计师、摄影师都忙得脚不沾地,眼下联系拍产品图、场景图,还能磨蹭磨蹭调整。别想着“旺季前一周再拍”——到时候赶工,质量一准儿上不去。

写在再说说:工具是杠杆, 运营能力才是支点

可购物系列工具确实能提升转化率和客单价,但它不是“躺赚神器”。工具再优良,也得懂顾客心思、会排布产品、能管理库存。亚马逊的规则一直在变,但“让顾客买得爽、买得值”的核心从来没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