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Lazada是否销售了越南出版商起诉的盗版图书

越南出版商怒告Lazada:盗版图书在平台暗流涌动?

胡志明市的Publisher First News最近把东南亚电商巨头Lazada告上了法庭,这事在越南出版圈炸开了锅。这家1994年就成立的老牌出版社,手里攥着2000多种图书版权,如今却主要原因是盗版问题头疼不已。他们的首席施行官Nguyen Van Phuoc在9月9日向媒体摊牌:我们已经忍了太久, 过去一年向Lazada提交了至少68次盗版凭据,平台却始终没动静。

从书面警告到法庭传票:出版商的维权之路有多难

Phuoc说起这事语气里带着无奈。去年他们出版社有686种图书被盗印,其中不乏《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这样的经典畅销书。为了证明不是空口白牙, 出版社去年专门搞了两次公开凭据展示会,把盗版书和正版书摆在一起,连纸张油墨的细微差别都放大给大家看。可这些努力就像石沉大海,Lazada平台上的盗版书依旧卖得风生水起。

越南出版商起诉Lazada销售盗版图书
越南出版商起诉Lazada销售盗版图书

更让Phuoc窝火的是价格差。盗版书只要正版的一半,消费者图便宜自然蜂拥而至。他们收到了几百封读者投诉信,都是买到盗版后来讨说法的。出版社虽然承诺免费换正版,但Phuoc直言:“我们不是慈善机构,总不能一直贴钱给盗版商擦屁股吧?要是没有盗版,我们15年营收可能翻几十倍,现在倒好,利润全被这些黑心商家赚走了。”

Lazada的沉默与回应:平台责任到底在哪儿?

面对诉讼, Lazada越南公司在9月9日发了个声明,通篇就一句“所有商家必须遵守当地律法,盗版行为将依法处罚”,愣是没提出版商的指控。这种避重就轻的态度,让不少业内人士摇头。要知道越南工业和贸易部早就有明确规定:电商平台只要收到有凭据支持的盗版投诉,必须立刻下架相关商品。可现实是Publisher First News的凭据堆成山,Lazada却装作没看见。

有意思的是东南亚电商圈里并非所有平台都这样。去年Tre出版社在Tiki发现有人卖盗版《Japanese For Everyone》, 投诉后不到24小时商家账号就被封了盗版商品全部下架。Shopee虽然也经常被诟病监管不力,但至少会对多次侵权的商家进行罚款甚至清退。比一比的话,Lazada的操作就显得“佛系”多了。

盗版产业链如何“寄生”在跨境电商平台?

盗版书在Lazada上能横行,背后其实有套完整的“生意经”。据越南出版协会透露, 很多盗版书商注册的是本土店铺,利用平台对本土商家的“偏爱”,打着“越南本土印刷”的旗号卖盗版。这些店铺通常没有固定办公地址,卷款跑路也方便。更隐蔽的是 他们会在商品描述里玩文字游戏,比如把“盗版”写成“高仿复刻”,把“侵权”说成“经典再现”,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

直播带货成了盗版书的新温床。有数据显示,TikTok Shop上单场图书直播能卖出近3亿越南盾,其中不乏盗版书。主播们只顾着冲销量,对货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知情人士透露,有些盗版书商会给主播返点高达30%,比卖正版的利润还高。这种“灰色利益链”,让监管变得更难。

跨境电商卖家:在“盗版雷区”里如何平安走路?

这事给所有跨境电商卖家敲响了警钟,特别是做图书类目的。越南本土店服务商燕在飞提醒, 最近菲律宾政府监管收紧,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高客单价产品进口清关限制严格,其实图书类的版权审查也在悄悄收紧。如果你是本土店卖家,千万别为了短期利润去碰盗版版,一旦被查,店铺被封事小,连带律法责任可就大了。

有经验的卖家通常这么做:一是选正规出版社合作, 要求对方提供版权证明;二是商品详情页明确标注“正版授权”,甚至可以放上出版社的授权书扫描件;三是定期自查店铺,避免被第三方卖家“连坐”。有个做越南市场的卖家分享案例, 去年他主动下架了3本被投诉有版权争议的书,虽然短期损失了几万订单,但后来出版社主动找他合作,拿到了独家代理权,销量反而翻了倍。

越南电商的“盗版困局”:谁在纵容谁在买单?

越南电商这几年发展迅猛, Shopee、Lazada、TikTok Shop打得不可开交,为了抢占市场,平台对商家资质审核确实有松动的迹象。有行业数据显示, 2022年越南电商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但盗版产品占比超过15%,相当于30亿利润流进了盗版商的口袋。这些钱本该属于出版社、作者,甚至平台本身。

更讽刺的是消费者看似占了便宜,实则受害。盗版书错字连篇、印刷粗糙,有些甚至用劣质油墨,长期阅读对视力有害。去年越南卫生部就通报过几起案例,青少年主要原因是长期阅读盗版漫画,铅中毒超标。这些隐形成本,比省下的几十块钱书钱贵多了。

破局之路:平台、 出版商、消费者的三方博弈

想要根治盗版,单靠出版社起诉远远不够。Lazada作为平台方, 真该学学Tiki的“快速响应机制”,建立盗版举报绿色通道,24小时内必须处理。越南出版协会也该联合更多出版社, 像Publisher First News这样敢于硬刚,而不是忍气吞声。消费者呢, 下次看到价格低得不合理的书,多留个心眼,查查出版社官网的正价,别让贪小便宜的心理助长了盗版气焰。

有意思的是 最近焦点科技旗下的中国制造网正式入驻越南,搞了个O2O项目,专门帮中国企业对接越南市场。他们就在版权保护上下足了功夫,每本书都有区块链溯源,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从印刷到物流的全流程。这种模式或许值得Lazada借鉴——技术赋能监管,才是根治盗版的正道。

这场官司后来啊还未知,但Publisher First News的举动已经撕开了东南亚电商盗版问题的遮羞布。Lazada是时候真正正视这个问题了毕竟纵容盗版,到头来损害的是整个生态的信任。消费者不会永远傻傻分不清正版盗版, 卖家也不会永远为了利润铤而走险,平台更不会永远在律法和利益之间摇摆。当所有人都开始较真时盗版的生存空间才会真正被压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