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SHEIN的新对手是谁?Amazon推出87个自有服装品牌

SHEIN的舒适区被搅动了

跨境快 fashion 圈最近有点热闹, SHEIN 这艘快时尚航母刚想往高端航线挪,亚马逊那边就甩出一颗重磅炸弹:悄悄攒了87个自有服装品牌,12222件产品,从女装到童装,从商务装到基本款,全给你包圆了。这哪是竞争啊,简直是直接把SHEIN的饭碗端起来了。要知道, SHEIN这些年能杀出重围,靠的就是“上新快、价格低、款式多”三板斧,现在亚马逊把这三招反过来用在它身上,而且手握2亿Prime用户的流量,这仗不好打。

亚马逊的“品牌游戏”, 不止低价那么简单

有人觉得亚马逊搞这么多自有品牌,不就是想靠低价抢市场?格局小了。Prime Day前两周, 亚马逊突然把服装价格砍下去一大截,还搞了个“Big Style Sale”,正装最低6折,自家品牌甚至低至7折。这波操作明摆着是告诉消费者:“在我这儿买衣服,不用纠结品牌,性价比直接拉满。” 但更狠的是亚马逊压根没把自己定位成“卖衣服的”,而是要做“时尚规则的制定者”。

SHEIN们的新对手?Amazon携87个自有服装品牌下场
SHEIN们的新对手?Amazon携87个自有服装品牌下场

Coresight Research的报告揭了底:亚马逊至少有111个自有品牌, 其中服装类就占了87个,堆了12222件产品。这些品牌可不是随便凑数的:Lark & Ro专攻女性时装, 设计感不输Zara;Spotted Zebra锁定儿童服装,妈妈们图省心直接闭眼入;Buttoned Down主打男装商务,打工人通勤装有了新选择。每个品牌都精准切中一个细分赛道, 等于在服装市场撒了一张大网,不管你是谁,总有一款“亚马逊牌”衣服适合你。

更绝的是亚马逊的数据能力。2亿Prime用户的购物记录、浏览偏好、尺码数据,全在它手里。想想看, 你刚在搜索框输入“夏季连衣裙”,第二天就给你推亚马逊自有品牌的同款,价格低30%,还Prime会员免运费——这哪是卖衣服,这是“大数据杀熟”的反向操作,精准到让你没法拒绝。

沃尔玛:线下老炮儿的时尚反击战

亚马逊这边刚摆好架势,沃尔玛也不甘示弱。作为美国线下零售的老大,沃尔玛有4700多家门店,这是亚马逊比不了的。消费者买衣服最怕什么?尺码不合、上身效果差。沃尔玛直接把“试穿体验”当成武器,让你在线下摸到、试到、买到,省去来回退货的麻烦。

光有体验还不够,沃尔玛在时尚品牌上疯狂撒钱。和Sofia Vergara合作的Sofia Jeans, 主打“微胖女生也能穿出曲线”;大码女装Eloquii Elements,直接把尺码码到XXXL;高端线Scoop,敢和轻奢品牌叫板。更狠的是 沃尔玛和二手服装平台ThredUp联手,搞“二手+新品”的组合拳,年轻人既能淘到便宜复古款,又能买当季新品,这波操作直接把消费群体全兜住了。

富国银行2020年的报告戳穿了真相:亚马逊在美国的服装销售额已经冲到410亿美元以上, 比沃尔玛高出20-25个百分点,坐上了头把交椅。沃尔玛急了只能在价格上硬刚:线上线下一体打折,T恤低至4折,牛仔裤买一送一。但问题是低价能留住顾客吗?没有品牌调性,光靠打折,迟早会被亚马逊的“自有品牌矩阵”碾压。

技术军备竞赛:虚拟试衣间和TikTok爆款专区

服装电商最大的痛点是什么?退货率太高。Jefferies的数据扎心得很:女装线上退货率30%, 男装20%,平均每卖3件女装就有1件被退回来。为啥?主要原因是看不到上身效果,买回来不合身、颜色不对版,只能退货。亚马逊和沃尔玛都盯上了这块肥肉,开始疯狂砸钱搞技术。

亚马逊的“Prime Wardrobe”虚拟试穿服务, 能让你上传照片,生成3D虚拟模特,直接看衣服上身效果;“StyleSnap”更狠,你发一张喜欢的衣服图片,AI就能在平台找出一堆相似款,连价格都帮你标好。2021年, 亚马逊还上线了“Made for You”定制服务,量完身材数据,给你做专属合身T恤,这哪是卖衣服,简直是“私人裁缝”上门服务。

沃尔玛也不示弱, 计划收购虚拟试衣间技术公司Zeekit,用户上传照片就能看到自己穿不同衣服的样子,还能一键分享到社交平台。更绝的是 亚马逊专门开了个“TikTok爆款”专区,把那些被网红带火的衣服全放在一起,标签都打好:“TikTok同款”“网红亲测”。NPD Group的数据显示, 2021年美国线上服装销量占比从2019年的24%飙到34%,社交媒体的带货能力,已经成了电商的“第二战场”。

数据背后的隐忧:快时尚的“库存地狱”

亚马逊和沃尔玛搞这么多自有品牌,真的能赚钱吗?未必。快时尚行业有个“死亡定律”:款式迭代越快,库存压力越大。SHEIN能活下来 靠的是“小单快返”——先生产100件,卖得好再追加,库存周转率比Zara快10倍。亚马逊的87个品牌,能做到吗?

BMO Capital Markets的报告显示, 亚马逊自有品牌Essentials的畅销产品占比只有7%,剩下93%的都是“库存炸弹”。一件衣服上架3个月还没卖掉,就只能打折清仓,打完折还卖不掉,直接变成库存成本。更麻烦的是 时尚潮流说变就变,今年流行的oversize卫衣,明年可能就被年轻人嫌弃,亚马逊的自有品牌,万一踩中“过款”,血本无归。

退货率也是个无底洞。女装30%的退货率, 意味着每卖100件衣服,就要承担30件的退货成本,运费、人工、损耗算下来利润早就被啃光了。亚马逊和沃尔玛想靠“低价+高周转”冲抵风险, 但服装行业不是快消品,衣服的款式、材质、尺码,每一个变量都可能让库存变成“定时炸弹”。

SHEIN的破局之路:高端化还是继续卷低价?

亚马逊和沃尔玛的双面夹击,让SHEIN有点进退两难。想走高端化, 后来啊TEMU先一步把低价市场卷死,9.9元的T恤、19.9元的连衣裙,消费者根本不给SHEIN留涨价的空间。想继续深耕低价, 亚马逊的自有品牌价格更低,还Prime会员免运费,SHEIN的“极致性价比”优势,正在被一点点蚕食。

SHEIN的筹码其实不少。它的供应链速度, 亚马逊学不来——从设计到上架,最快7天就能完成,亚马逊的自有品牌,从打版到量产,至少要30天。社交媒体营销也是SHEIN的强项, Facebook、Instagram上的“SHEIN haul”视频,比亚马逊的广告更接地气,用户粘性更强。但问题是这些优势能撑多久?亚马逊已经在学SHEIN的“社交+低价”打法, TikTok爆款专区、Prime会员折扣,招招都往SHEIN的软肋上扎。

有业内人士觉得, SHEIN该学学Zara,搞“快时尚+设计师联名”,用高端线提升品牌调性,再用基本款守住低价市场。但问题是 Zara的联名款,消费者认的是“Zara”这个品牌,SHEIN的联名款,消费者会不会觉得“还是便宜货”?高端化这条路,SHEIN走得比TEMU更早,但走得也更艰难。

时尚电商的“三国杀”,谁会是再说说赢家?

亚马逊、沃尔玛、SHEIN,这场时尚电商的“三国杀”,现在才刚开始。亚马逊有流量和数据,沃尔玛有线下和体验,SHEIN有供应链和速度,三方各有优势,也各有短板。未来的关键,可能不在“谁的价格更低”,而在于“谁能读懂消费者”。

消费者要的,从来不是“便宜”或“贵”,而是“值”。亚马逊的自有品牌能不能让消费者觉得“性价比高,质量又不差”?沃尔玛的时尚线能不能让年轻人觉得“既有设计感,又不贵”?SHEIN的高端化能不能让消费者觉得“这个牌子,值得我多花钱”?这些问题,决定了谁能在这场战争中活下来。

至于87个自有品牌能不能打败SHEIN,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跨境快 fashion 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接下来的竞争,会越来越残酷。毕竟消费者的耐心,是有限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