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痛斥开店杀猪盘频出,TikTok和Temu警告
跨境电商圈炸了:有人靠“开店”一夜暴富, 有人60万打水漂
最近跨境电商圈子不太平,一边是卖家喊着卷到不行,一边是骗子们闷声发大财。有人被“官方招商”忽悠得晕头转向, 60万血汗钱打水漂;有人参加“招商大会”交了2万8,拿到收才发现收款方是个没听过的公司。亚马逊全球开店最近发了严正声明, 痛斥一家叫“鲲龙国际”的骗子冒充官方招商;TikTok和Temu也紧跟着发出警告,说有人打着他们旗号搞诈骗。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猫腻?卖家们怎么才能不掉坑里?
李云的“海外掘金梦”:三个店铺, 70万没了
做实体服装店的李云,去年年底动了跨境电商的心思。她在网上联系上一个自称“马来西亚最大电商平台Lelong代运营招商团队”的人, 对方甩出一堆诱人条件:“0基础,无店铺压金,无需囤货,专员一对一扶持,每月保证营业额10万,名额有限。”李云一听,这不就是天降馅饼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在对方推荐的“Lelong shop”开了店。

刚开始确实像那么回事。店铺刚开两个小时就接到三个订单,对方说是“官方运营经理帮忙申请了流量支持”。李云收到回款时心里乐开了花。接着几天订单像滚雪球一样飘来后面每次订单都有10多万。她觉得自己的海外掘金梦要实现了赶紧追加投资,还用父母的身份证又开了两家店。
好景不长。订单越来越多,需要采购的货也越来越多,这些货都得从对方指定的“货源网”采购。李云的钱源源不断付给这个货源网站,直到她无力支付新订单的获客成本,三家店铺全被网站冻结。对方告诉她,得交5万美元保证金才能解封。这时李云才反应过来不对劲,一查,自己单店就被骗60万,三个店加起来70多万全没了。报案后才知道,全国像她这样被骗的卖家,根本不止一个。
亚马逊也喊冤:“鲲龙国际”不是我们的人
亚马逊全球开店最近发了个“严正声明”,矛头直指“鲲龙国际”。这家公司打着亚马逊“官方招商授权商”的旗号, 搞了两种诈骗模式:一种是让卖家交钱注册店铺,承诺能拿到“无需偿还”的亚马逊贷款;另一种是发展区域代理,骗取代理费。亚马逊赶紧澄清, 自己从来就没授权过什么“鲲龙国际”,招商都是通过官方渠道,贷款也要经过严格审核,哪有“不用偿还”的好事?
有意思的是亚马逊这种老平台反而越来越少被骗子盯上了。在深圳做亚马逊5年的老王说:“现在大家都知道亚马逊开店怎么弄了 骗子那些套路太低级,比如‘贷款不用还’,稍微搜一下就知道是假的。”但骗子们也没闲着, 他们把目光转向了新平台和区域性平台,比如Temu、TikTok Shop,还有马来西亚的Lelong。
“无需偿还的贷款”?常识性硬伤照样有人信
亚马逊贷款计划确实存在 但不是谁都能申请,必须经过亚马逊审核,而且利息、还款条件清清楚楚,哪有“不用偿还”的道理?可偏偏就有卖家信了。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 有卖家被“招商老师”忽悠,以为注册亚马逊店铺就能拿几十万美元贷款,后来啊钱没拿到,个人信息倒是泄露了。这种骗局明显有常识性硬伤,但依然有人上当,大概是被“轻松赚钱”冲昏了头脑。
更常见的骗局是“官方授权代理”。骗子宣称自己是亚马逊授权的招商商,帮卖家开店,收个几万块代理费。有位山东卖家交了5万块,后来啊对方收了钱就消失,店铺开没开成另说钱肯定是要不回来了。亚马逊团队已经向山东临沂公安局报案,但这种案子追回难度不小,毕竟钱一到对方账户,早就被转走了。
TikTok和Temu成新“重灾区”, 招商会变“收割会”
去年以来TikTok和Temu成了跨境电商的新宠,卖家们挤破头想入驻。骗子们也跟着“蹭热度”,搞出了不少新花样。在深圳、 广州、义乌这些跨境电商重镇,经常能看到“TikTok Shop招商大会”“Temu绿色通道入驻”的海报,看起来很正规,进去一问,全是坑。
深圳南山有位卖家参加了一个TikTok招商大会, 对方说“每个行业只招一位,前十几名半价,只要3万”。卖家想着抢占先机,当场交了钱。拿到收据一看,收款方是个没听过的公司,合同条款也写得模模糊糊。想退费?对方说先扣30%成本,还要把合同收据还回去。这位卖家报警,捕快说需要多名受骗人一起举证才能立案,追回损失难上加难。
“2万8绿色通道入驻Temu”?收据上的公司都没听过
Temu上线后卖家申请开店热情高涨,下店速度慢了不少。骗子们就抓住这个心理,冒充Temu招商团队,在深圳观澜等地的酒店搞招商会。现场气氛搞得火热,说交2万8就能走“绿色通道”,当天开店。有位义乌卖家交了钱, 等了半个月店铺没开下来找对方理论,对方说“消耗了成本”,只退了一万块,剩下的再也拿不回来了。
更坑的是TikTok培训骗局。一些机构冒充TikTok官方,教卖家注册、起号,然后让搬运视频,收个几千到几万块的学费。有位杭州卖家交了2万块,学了几天发现不对劲——所谓的“运营技巧”就是随便剪剪视频,发出去根本没流量。想退费,对方扣了三分之二的学费,说“已经消耗了教学资源”。这种培训骗局,专坑想快速上手的新手。
骗子为什么爱盯上这些平台?老卖家栽在“独占先机”上
骗子选平台也有讲究。像亚马逊这种老平台,卖家们对其规则很熟悉,骗子的操作空间小。但新平台和区域性平台就不一样了。比如马来西亚的Lelong, 1998年就成立了被称为“本土电商之王”,流量大,但很多中国卖家不熟悉,骗子就冒充它的代运营团队,打出“0基础月入10万”的旗号,专想赚信息差的钱。
Temu和TikTok Shop是新兴平台, 规则还没完全稳定,卖家们生怕错过红利期,抱着“独占先机”的心态,就容易放松警惕。骗子们就利用这种心理,搞“限量名额”“半价入驻”,让你觉得“再不抢就没了”。其实哪有什么绿色通道,开店的审核流程都是平台统一规定的,怎么可能交钱就能加急?
“Lelong shop”?假平台后台都能以假乱真
李云被骗的“Lelong shop”,其实和马来西亚真正的Lelong平台半毛钱关系没有。骗子只是用了它的名字,后面加了个“shop”,搞了个假平台。为了骗人,他们还专门做了“以假乱真”的后台,界面、功能都和真平台差不多。李云的店铺“出单”后 确实收到了回款,这些钱其实是骗子用其他账户打过来的,目的就是让你深信不疑,继续投钱。
更绝的是骗子还搞了个假的“货源网”。李云的订单越多,需要从货源网采购的货就越多,钱源源不断流入骗子的口袋。技术人员解析发现, 这个假货源网和假平台的IP地址一直在变,有时在日本东京,有时在东南亚,根本查不到真实位置。这种“资金闭环”设计得很精妙:出单→卖家用现金采购→钱流入骗子货源网→继续出单→继续采购→更多钱流入。等卖家没钱了平台一冻结,骗子就卷款跑路。
老卖家防不住 新卖家更懵:这些坑得绕着走
跨境电商骗局层出不穷,老卖家有老卖家的经验,新卖家有新卖家的懵。其实辨别真假并不难,关键是要多留个心眼。比如和招商经理对接时一定要看清楚企业微信和邮箱后缀。亚马逊官方的企业微信全称是“亚马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或“北京世纪卓越快递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邮箱永远是@amazon.com,不同站点可能略有不同,但绝对不会有@163.com、@qq.com这种。
参加招商会也要擦亮眼睛。正规平台招商不会在酒店搞“限时优惠”,更不会让你当场交钱签合同。交钱前一定要查清楚收款方是谁,合同条款有没有陷阱。比如退款条件、违约责任这些,都要白纸黑字写清楚。别听信“名额有限”“再不抢就没了”这种话,真正的红利期不是靠交钱抢来的,是靠实力和运营抢来的。
被骗了怎么办?报警前先固定凭据
万一真掉坑里了也别慌。第一时间收集凭据: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合同收据、平台后台截图,能拿的都拿上。然后去派出所报案,但要做好心理准备,这种案子追回损失比较难,特别是骗子把钱转到境外后。所以还是那句老话:防范于未然比事后补救重要得多。
跨境电商这条路不好走,既要懂运营,又要防骗子。别想着“一夜暴富”,那些承诺“0基础月入10万”“无需囤货轻松赚钱”的,99%都是坑。踏踏实实学规则,一步一个脚印来才是正道。毕竟能长久赚钱的,从来都不是靠投机取巧,而是靠真本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