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上他经济崛起,我们是不是该重新审视她的经济价值了

TikTok上的男性消费浪潮, 藏着被忽视的市场真相

打开TikTok随便刷刷,你可能会刷到一个留着浓密胡子的男人,用刷子在脸上精准遮盖痘印;也可能看到健身博主举着哑铃时顺手展示了手臂上用的清爽乳液;甚至还有染着粉色头发的男生,对着镜头演示如何用眉粉修饰眉形。这些画面放在十年前,或许会被贴上“娘炮”的标签,如今却成了流量密码。#mensmakeup标签下有3.268亿次播放, #mensskincare更是高达2.927亿次这些数字背后是“他经济”在TikTok上的野蛮生长。但问题来了——当我们盯着男性消费崛起的热度时 是不是忽略了“她的经济价值”本身,早就不是我们固有印象里的样子了?

从“糙汉”到“精致男”:数据不会说谎

市场和消费者数据平台Statista的数据显示, 截至2023年1月,TikTok全球用户中54%是女性,46%是男性,这个比例和Instagram相当,但关键差异在于:TikTok上以男性为中心的美容内容受众更广。更扎心的是 #mensgrooming标签在TikTok上有15亿次播放,而Instagram上同标签只有310万条帖子。差距不是数量级,而是生态级——TikTok的算法让“男人爱美”成了再正常不过的日常。

别再看“她经济”了TikTok上“他经济”正崛起!
别再看“她经济”了TikTok上“他经济”正崛起!

Custom Market Insights的报告更直接:2021年全球男性美容市场约550亿美元,2030年可能翻倍到1100亿美元。这不是小众生意,是正在爆发的蓝海。Stryx品牌的联合创始人Jon Shanahan说:“居家工作让男性能前所未有地尝试护肤和化妆。”他们品牌2021年销售额150万美元, 年增长250%,2022年70-75%的销售额来自TikTok用户。另一个例子Dr. Squatch, 2020年销售额就达1亿美元,TikTok粉丝41万,拒绝透露2022年数据,但市场猜测早已突破2亿。这些品牌没靠传统广告,靠的是TikTok上那些“糙汉用面霜”“胡子男涂遮瑕”的真实场景。

他经济崛起的三个“意外推手”

社媒算法:把“美容教程”推给直男

传统观念里 男人学护肤要么看专业测评,要么问理发师,但TikTok的“为你推荐”页面彻底打破了信息壁垒。Muneeb Shah博士在TikTok有1790万粉丝, 他分享的皮肤护理技巧和教程,很多男性用户第一次发现:“原来面霜要涂这么多步骤?”“遮瑕不是娘,是痘肌刚需。”算法把内容推给可能感兴趣的人,不管性别。一个从不护肤的健身博主, 可能主要原因是刷到“运动后护肤”的视频,就下单了男士爽肤水——这就是社媒的力量,把“潜在需求”直接变成“即时消费”。

审美革命:从“硬汉”到“自由感”

影视剧和流行文化早就变了。想想《怪奇物语》的菲innie, 干净少年感成了新性感;韩流偶像更是把“精致”刻进DNA,男团成员的底妆比女生还服帖。这种审美下男性“爱美”不再是“女性化”,而是“自我掌控”的象征。Jon Shanahan提到:“留胡子的男人用化妆品,这种反差感能让视频流量翻倍。”主要原因是人们发现,男人也可以既man又精致。男女性别平权运动也让“成功男性”的标准变了——工作稳定、 皮肤好、身材管理,这些成了加分项,不再是“没男子气概”。

消费觉醒:男人愿意为“自我投资”花钱

以前男人买护肤品, 要么是老婆买的,要么是酒店赠品。现在他们主动研究成分:氨基酸洁面和皂基有啥区别?烟酰胺能不能美白?甚至有男性会买妆食同源的内服美容品。2023年湖北卫视《非正式会谈》里提到, “男色经济”成为热门,本质是男性消费意识的觉醒——他们愿意为“更好的自己”买单,而不是把“糙”当成勋章。这种转变,比任何营销都管用。

重新审视“她的经济价值”:我们是不是陷入了二元对立?

当我们在讨论“他经济”崛起时潜意识里是不是把“她的经济”当成了对立面?好像男性消费多了女性消费就被挤压了?这种想法本身就太狭隘了。看看Stryx的产品, 黑白色极简包装,主打“男人追求帅气”,但很多女性消费者反而买他们的遮瑕工具——为什么?主要原因是传统女性美妆品牌要么包装太粉嫩, 要么营销太“少女”,而Stryx的中性风格,反而满足了女性“不想被标签化”的需求。这说明什么?“她的经济价值”从来不是“女性专属”,而是“打破性别标签后的自由消费”。

再看看Dr. Squatch, 主打天然成分的复古香皂,广告里是森林、胡子、硬汉形象,后来啊买的人里女性占比不低。她们说:“给我老公买的,后来啊自己用上了味道比那些大牌香水还高级。”你看, 当品牌不再用“这是给女人的”或“这是给男人的”来划分市场时“她的经济价值”反而被放大了——主要原因是消费者不管性别,只关心“这东西好不好用”“值不值得买”。

“她经济”的固有认知, 正在拖累品牌增长

Research and Markets的报告提到,女性占全球人口48%,占劳动力35%,消费能力毋庸置疑。但很多品牌做“她经济”营销时 还在用老套路:粉色包装、强调“抗衰老”、用“妈妈”“妻子”身份来定义女性。后来啊呢?年轻女性早就跑了——她们要的是“独立”“自我”“不被定义”,而不是“你该为家庭变美”。2023年“三八节”, TikTok美区卷发棒销量飙升,但卖得最好的不是主打“女性专属”的品牌,而是那些广告里有男性用户、强调“造型自由”的品牌。这说明,“她的经济价值”不是“讨好女性”,而是“尊重每个个体的消费选择”。

从“他经济”到“无性别经济”:品牌的破局点在哪?

别再“男女分治”, 做“无性别产品”

亚洲男性喜欢“无妆感”,欧美男性接受“变装文化”,但共同点是:他们都不喜欢被“男性专用”标签限制。Stryx的Tinted Moisturizer,男女都能用,销量比单一性别产品高40%。Dr. Squatch的古龙水,很多女性当香水用,主要原因是味道天然不甜腻。品牌该想想:你的产品真的需要区分性别吗?还是你只是在用性别标签,掩盖产品力的不足?

社媒内容:让UGC替你说话

TikTok上,品牌自夸不如用户真实分享。Stryx的视频里 70%是UGC:程序员展示上班前用的遮瑕,健身博主晒运动后的护肤步骤,甚至有父亲带娃时顺便涂了面霜。这些内容比专业广告更有说服力,主要原因是消费者觉得“这是真的”。Jon Shanahan说:“UGC比品牌推销更成功,主要原因是它没有攻击性,像朋友分享。”反观很多“她经济”品牌,还在用精致模特摆拍,早就脱离用户真实生活了。

文化适配:亚欧市场要“错位思考”

亚洲男性对“裸妆”需求大, 日本品牌资生堂的男士线主打“零负担感”,在TikTok亚洲区销量年增60%;欧美男性喜欢“个性表达”,美国品牌Fenty的男性彩妆线,因推出亮色眼影,在TikTok欧美区播放量破亿。品牌不能一套策略打天下要理解不同文化下男性对“美”的定义差异。但核心是:尊重他们的选择,而不是预设“男人该怎样”。

再说说:消费的本质, 从来与性别无关

当我们还在讨论“他经济”和“她经济”谁更有潜力时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消费者只关心“这个东西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用完我会不会更开心”。男人需要遮瑕痘印, 女人需要清爽面霜,老人需要抗皱精华,年轻人需要个性彩妆——这些需求,不该被性别框住。

Dr. Squatch的创始人说:“我们卖的不是香皂,是男人对掌控自己形象的渴望。”Stryx的团队认为:“我们不是在做男性化妆品,是在做‘自信’这个产品。”你看,真正成功的品牌,早就跳出了性别的二元对立,回归到消费的本质:满足需求,创造价值。

所以“他经济”崛起不是要取代“她的经济价值”,而是提醒我们:别再用老眼光看市场了。消费者的需求在变,审美在变,性别标签早就该被打破。那些还在固守“这是给女人的”“那是给男人的”的品牌,迟早会被市场淘汰。而那些能看清这一点, 用无性别思维做产品、用真实内容做营销的品牌,不管是“他”还是“她”,都能在这场消费革命里分到一杯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