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这款圣诞玩具在TikTok上爆火

一条视频1600万播放,圣诞火车玩具凭什么在TikTok炸了?

谁懂啊, 刷到那条11秒视频的时候,屏幕里的火车正慢悠悠绕着圣诞树转,轨道上落着点仿雪的碎屑,车厢里还透着暖黄色的光。评论区里有人喊“梦回1998年的圣诞节”, 有人问“链接呢急急急”,还有人直接晒出自家同款布置——这哪是玩具分享,分明是一波集体回忆杀。截至2023年11月底, 这条视频在TikTok上的播放量冲到1600万,点赞150万,连带“圣诞火车”关键词的搜索量在亚马逊一个月内飙升了63462次相关玩具套装月销直逼4000件。

从“老家伙”到“新宠儿”,圣诞火车藏着多少人的童年DNA?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美国,圣诞树下摆火车玩具可不是什么新潮事。上世纪50年代, 美国铁路还算是长途出行的主力,圣诞节前赶着坐火车回家的人,顺手会把给孩子的礼物也塞进行李厢。后来火车慢慢淡出主流交通, 但玩具火车却成了圣诞装饰的固定项目——那时候的孩子,谁没蹲在圣诞树下看过火车绕着树根跑几圈?

出单数万件!一款圣诞玩具在TikTok爆了
出单数万件!一款圣诞玩具在TikTok爆了

可这传统在2000年后有点凉。各种闪亮的、会唱歌的圣诞装饰品层出不穷,塑料感的彩灯、会跳舞的雪人,把朴素的火车挤到了角落。直到最近两年,“复古怀旧”突然成了欧美年轻人的硬通货。他们开始翻爸妈的老照片,找小时候的动画片,连圣诞装饰都偏爱做旧款式的火车。TikTok上#ChristmasTrain话题量已经冲到6320万, 里面大多是年轻人晒自家布置:“奶奶用了20年的火车,今年终于轮到我摆出来了”。

数据不会说谎:这波流量到底有多猛?

别光看视频热闹,后台数据才是真章。第三方工具显示, 亚马逊上“适合4-8岁儿童的圣诞火车套装”关键词,11月的搜索量比10月暴涨了230%,其中一款标价29.99美元的基础款,一个月卖了1600多件,评分稳定在3.8。更夸张的是TEMU, 同款火车玩具直接杀进家居类目TOP10,有卖家反馈,11月中旬上架的“复古蒸汽火车套装”,三天出单量就破了5000件。

线下也没落下。美国玩具零售商Toys“R”Us的采购经理在采访里提到, 今年圣诞火车玩具的备货量比去年增加了180%,但到了11月底,仓库里80%的款式已经售罄。“有个老爷爷来买火车, 说想给孙子重现他小时候的圣诞,后来啊发现断货了当场在我们门店里用乐高搭了个简易轨道。”

不只是玩具, 这是个“圣诞情怀”生意

仔细看那些爆火的视频,你会发现重点根本不在玩具本身。有人用火车运送小礼物, 有人在车厢里藏孩子喜欢的零食,还有人把全家人的照片贴在火车窗户上——这哪是在卖火车,分明是在卖“仪式感”和“家的温度”。

博主@nicole_marie525的三条“圣诞火车”视频能累计3000万播放, 就主要原因是她每条都在讲故事:条是全家一起给火车“铺雪路”。评论区里有人说“看哭了我老公去年就说想弄个火车,后来啊拖到现在”,直接带火了她同款火车模型的搜索。

这种情感共鸣的带货力有多强?有做TikTok小店的卖家试过 同样是卖火车玩具,单纯展示产品功能的视频播放量也就几千,但加上“这是我小时候的圣诞记忆”之类的文案,播放量直接飙到百万级,转化率能提升15%。

争议来了:这波热潮能持续到明年吗?

有人觉得这波“圣诞火车热”就是典型的社媒短暂狂欢, 毕竟圣诞节一年就一次明年热度肯定降。去年在亚马逊卖圣诞装饰的卖家Lily就吃过亏:“2021年有个‘圣诞水晶球’爆了 我囤了1000个,后来啊第二年直接砸手里。”

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做跨境选品咨询的Jason分析,这次和普通圣诞装饰不一样,火车玩具有“家庭传承”属性。美国有调研显示,65%的父母愿意给孩子买自己小时候玩过的圣诞玩具,认为这是“有意义的传统”。而且现在年轻人流行“反消费主义”,比起会丢的彩灯,更愿意买能反复使用、能留作纪念的火车。

事实好像也印证了这点。亚马逊上那些标注“可传代”“经典复古款”的火车玩具,比普通款的溢价高了30%,但销量反而更好。有款标价89.99美元的“木质豪华火车套装”,虽然比普通款贵了三倍,11月照样卖了800多件。

多平台厮杀:谁在吃这波红利?

别以为只有TikTok卖家在赚这波钱,早就有人闻到腥味了。独立站卖家Kevin今年8月就提前布局了“圣诞火车”主题站, 专门卖火车配套的轨道、小房子、仿雪粉,11月独立站流量环比增长了400%,客单价比普通玩具高25%。

国内工厂也没闲着。深圳一家做玩具代工的老板透露, 9月就接到欧美采购商的加单,订单量比去年同期翻了3倍,“以前都是订几百套,现在一订就是上万套,还得加急生产。”

就连物流公司都在蹭热度。某国际货代在11月中旬推出“圣诞玩具专线”, 承诺“从工厂到美国仓库15天达”,运费比普通线路贵20%,但依然爆单,“每天都有卖家来问,生怕赶不上圣诞前发货。”

想上车?这3个坑千万别踩

看着别人爆单眼红?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踩中这些雷区。去年卖圣诞装饰的张姐就栽过跟头, 她进的火车玩具质量太差,轨道用了三天就变形,后来啊被买家集体差评,店铺评分直接掉到2星。

第一个坑是“只看外观不看质量”。TikTok上爆的视频里 火车大多有复古做旧感,但有些卖家为了追求“旧”,用劣质材料做外壳,后来啊用户收到货发现掉漆、轮子卡顿,差评率高达30%。

第二个坑是“忽视合规要求”。美国对儿童玩具的认证卡得很严,CPSC认证、ASTM F963标准缺一不可。有卖家主要原因是没做认证,整批货被海关扣了损失了20多万。

第三个坑是“盲目跟风备货”。圣诞火车确实火,但备货量得结合自己的供应链能力。深圳一家小工厂主要原因是贪心接了5000套订单, 后来啊产能跟不上,拖到12月10日才交货,买家直接取消订单,工厂倒赔了5万定金。

普通卖家怎么分一杯羹?这招最实在

没大厂供应链,没社媒资源,普通卖家就没戏了?倒也不是。杭州做TikTok小店的卖家小周今年靠“圣诞火车”赚了50万, 她的做法很简单:不做“爆款”,只做“细分”。

她发现, 很多年轻人买火车玩具是为了“拍照出片”,于是专门找工厂定制了适合拍Vlog的“迷你火车套装”,尺寸只有巴掌大,但带LED灯和仿雪效果,定价19.99美元。然后在TikTok上找“圣诞vlog”博主合作,让他们在布置圣诞树的时候用这套火车当道具。视频里火车小巧精致,拍照好看,直接带火了产品,11月卖了3000多套。

还有卖家玩起了“场景化捆绑销售”。比如把火车和圣诞树挂件、 小彩灯打包成“圣诞树装饰套餐”,价格比单买便宜10%,客单价直接从30美元拉到60美元。有卖家反馈,这种套餐的转化率比单卖火车高20%,主要原因是用户觉得“省得自己搭配麻烦”。

明年还能火吗?看这3个信号

圣诞火车玩具的热度会不会降温?与其猜,不如看信号。第一个信号是“复购率”。美国某玩具平台的数据显示, 去年买圣诞火车的用户,今年有42%回购了同品牌的新款配件,比如新的火车车厢、轨道 包——这说明用户对火车玩具的粘性很高。

第二个信号是“品类延伸”。今年已经出现“火车主题圣诞卡”“火车形状的巧克力礼盒”周边产品, 明年说不定会有更多“火车+”的创意玩法,比如能播放家庭录音的火车喇叭,或者AR互动火车游戏。

第三个信号是“年龄层扩大”。以前圣诞火车多是给孩子买的, 但今年TikTok上出现了很多“成年人圣诞火车”内容,有人用火车模型摆“微型圣诞市集”,有人在火车里藏戒指求婚——这说明圣诞火车已经从小众玩具变成了“全年龄节日符号”。

说到底, 圣诞火车玩具能在TikTok爆火,不是主要原因是多新奇,而是主要原因是它戳中了现代人心里最软的地方:对“温暖”和“回忆”的渴望。这波热潮能不能持续,关键看卖家能不能把这种“渴望”做成产品里的“人情味”。毕竟能让人愿意年年摆出来的,从来不是冰冷的玩具,而是藏在玩具里的、那些回不去的好时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