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Shop能否撼动Shopee直播在东南亚市场的霸主地位
东南亚直播带货:一场流量与生态的博弈
东南亚的电商江湖,从来不缺热闹。Shopee稳坐钓鱼台多年,直播带货这块肥肉,早就被它啃得骨头都不剩嗯。可偏偏杀出个程咬金——TikTok Shop,带着算法和流量杀气腾腾而来。这两家在东南亚直播市场的厮杀,与其说是一场“谁主沉浮”的较量,不如说是两种商业逻辑的正面碰撞。一个靠平台生态深度绑定,一个靠兴趣算法精准收割,消费者和中小卖家夹在中间,选边站成了难题。
Shopee的“护城河”:平台生态的深度绑定
Shopee在东南亚的直播霸主地位,不是靠吹出来的。2024年初的数据已经说明一切:泰国市场, Shopee Live的直播场次同比暴涨超过9倍,订单量更是同比暴涨40多倍。这是什么概念?平均每天有几十场直播一边在线,每场直播的订单量可能是其他平台的好几倍。印尼市场调查机构Jakpat对2336名卖家的调查更扎心——57%的卖家首选Shopee Live带货, TikTok Live只能屈居第二,49%的受访者用过。这差距看似不大,但在东南亚这个增量市场,1%的份额背后都是几百万的潜在用户。

Shopee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把“直播”做成了生态系统的毛细血管。不是简单开个直播间卖货,而是把直播和平台的每个功能都拧在一起。附属链接功能,58%的卖家都在用,特别是Z世代卖家,70%的人觉得这玩意儿比单独发链接好用多了。消费者刷着商品页,顺手点进直播间,看完直播还能跳回商品页下单,路径短得像坐了滑梯。再加上“每月1号直播狂欢”这种固定活动, 最高120泰铢的折扣码、闪购抢购,消费者习惯了到点打开Shopee蹲直播,就像每天追剧一样自然。
更狠的是Shopee的内容矩阵。短视频风口Shopee Video, 跨境卖家靠它单量激增16倍;达人直播单场最高浏览超200万,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半个曼谷的人口一边在线看一个卖美妆的直播。美妆品牌INTO YOU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短视频预热大促, 直播高峰期甩大额优惠券,后来啊直播单量直接涨到14倍,流量飙到21倍。这种“短视频引流+直播转化+平台承接”的闭环,让Shopee Live成了卖家的“提款机”。
TikTok Shop的“闪电战”:算法驱动的兴趣收割
可TikTok Shop也不是吃素的。它玩的是“兴趣电商”那套——用户刷着短视频, 突然被一个“神仙滤镜”种草,点进去就是直播间,下单比眨眼还快。马来西亚“11.11 Mega LIVE Shoedown”活动, TikTok请了当地头部创作者@khairulaming、@yang站台,品牌折扣最高80%,4小时就吸引500万人观看,8万订单落地。500万人是什么概念?马来西亚全国人口才3200万,相当于六分之一的人一边在线冲业绩。
TikTok的算法推荐,是它最锋利的刀。用户刷什么内容,平台比你还清楚。一个印尼家庭主妇Lisa, 在Shopee直播卖本土香水卖得不错,可到了TikTok Shop,她把香水喷在脸上展示“瞬间留香”的短视频,直接爆了。3-4个月时间, 直播间火得一塌糊涂,2024年1月还拿了Shopee Super Awards的“超级时尚直播创作者奖”。她说自己靠直播赚了钱翻新房子、 供孩子上学,这种“草根逆袭”的故事,在TikTok Shop上每天都在上演。
东南亚的年轻人,对TikTok的依赖程度超乎想象。印尼9000万成年用户、越南4000万成年用户,每天刷短视频的时间平均超过2小时。TikTok Shop把“看到就买”的冲动消费发挥到了极致——用户刷到一个“一秒擦亮鞋子”的视频, 顺手点进直播间买清洁剂;刷到“懒人收纳神器”,直接下单。这种“内容即购物”的模式,对传统电商的“搜索-比价-下单”路径是降维打击。
中小卖家的生存游戏:谁的平台更能“造血”?
对中小卖家选平台就像选赛道。Shopee Live像“传统大卖场”, 流量稳定但竞争激烈,你得学会做活动、搞促销,还得研究平台的规则,不然随时可能被限流。一位做跨境家居的卖家说:“在Shopee直播, 你得提前一周准备库存,联系达人,还要设计优惠券,累得半死,但订单量至少能稳住。”
TikTok Shop则像“野路子”,流量来得快,但可能也走得快。你不会拍短视频?没关系,平台有“短视频教程”;你不懂直播话术?头部创作者会分享经验。可问题也来了——TikTok Shop的算法变脸比天气还快。上个月靠“搞笑试吃”爆火的零食卖家,这个月可能主要原因是算法调整,流量腰斩。一位越南卖家抱怨:“我昨天直播3小时 就来了50个人,隔壁同行拍了个‘宠物拆家’视频,直接涨粉10万,这生意太难做了。”
更现实的挑战是物流和支付。Shopee在东南亚深耕多年, 自建物流体系覆盖了印尼、泰国、越南等核心市场,跨境卖家发货时效能控制在7天以内。TikTok Shop的物流还得依赖第三方,印尼的偏远地区,发货时效可能要15天以上。支付环节也一样, Shopee支持货到付款、银行转账、电子钱包,几乎覆盖所有支付方式;TikTok Shop在菲律宾的电子支付覆盖率还不到60%,很多消费者还是习惯现金交易。
文化适配的胜负手:从“卖货”到“种草”的本土化
东南亚的文化多样性,是每个平台都必须翻越的山。印尼人喜欢热闹, 直播时得有音乐、有互动、有抽奖;泰国人注重“面子”,主播的妆容、穿搭必须精致,还得会说几句泰语搞笑梗;越南消费者偏爱“性价比”,商品价格得定在他们的心理区间内,太贵了直接划走。
Shopee深谙此道。它在印尼推出了“SamaSama!热卖!”活动, 每天GMV增幅高达85%,活动形式就是本地歌手直播带货+观众抽奖+限时折扣。泰国市场, Shopee和电视台ONE31合作搞综艺《SELLVIVOR 任务:销售之巅》,每周六18点直播,参赛者比拼销售技能,观众边看边买,相当于把“购物+娱乐”打包送给消费者。这种“文化植入式”营销,让Shopee Live成了东南亚人生活的一部分。
TikTok Shop的本土化,则更偏向“内容共创”。它在越南发起“越南制造”挑战,鼓励本地创作者拍短视频展示本土产品,销量好的创作者还能获得流量扶持。菲律宾市场, TikTok邀请本土网红直播卖芒果干、芒果干,用和观众互动,单场直播销量突破10万包。可问题是 TikTok的创作者生态虽然庞大,但优质内容创作者数量有限,头部达人报价高得离谱,中小卖家根本请不起,只能自己硬着头皮上,后来啊直播间冷冷清清。
未来战场:直播电商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
东南亚直播电商的蛋糕还在变大。Omise的数据显示, 东南亚直播电商GMV年增长率达到306%,订单量一年增长115%,到2023年市场规模可能高达190亿美元。这块肥肉,Shopee和TikTok Shop谁都不会放手。
Shopee的下一步,可能是深化“内容+电商”的融合。它在泰国推出的“3S时刻”——惊喜、物超所值、全面成功,已经把直播变成了“娱乐购物节”。未来可能会引入更多AR试妆、VR看房等技术,让消费者在直播里“沉浸式购物”。跨境业务也是重点, 2024年大促期间,Shopee Live跨境店铺直播订单量达5倍,单场最高浏览超200万,这说明东南亚消费者对跨境商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TikTok Shop的筹码,依然是算法和流量。它在2024年新增了菲律宾站点,加上之前的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已经覆盖了东南亚主要市场。未来可能会加大在物流上的投入, 比如和本地物流公司合作,缩短发货时效;支付环节,可能会推出自己的电子钱包,减少对第三方支付的依赖。可最大的挑战, 还是如何平衡“兴趣推荐”和“商业转化”——算法太精准,用户会觉得被“监视”;算法太泛,又卖不动货。
东南亚的消费者,才是这场博弈的到头来裁判。他们可能今天在Shopee蹲直播抢折扣, 明天在TikTok刷短视频下单;可能喜欢Shopee的“一站式购物”,也爱TikTok的“惊喜感”。对中小卖家没必要死磕一个平台,多布局、多试错,才是生存之道。毕竟 在这个变化比闪电还快的市场,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流行什么但能确定的是——直播电商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