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乐酷天欲效仿腾讯打造囊括平台和内容的生态系统

乐酷天的“生态野心”:从电商老炮到“什么都想干”的跨界玩家

最近日本电商圈挺热闹, 乐酷天这家老牌电商巨头突然动作频频——先是拿下日本政府批文,要搞自家的5G移动网络;接着又把朝日保险揣进兜里连沃尔玛都拉来当盟友。外界一看这架势,乐酷天这是要学腾讯啊,搞个电商、内容、平台全包的“生态系统”?这事儿听着挺唬人,但细想又觉得哪里不对劲。腾讯那套打法,真在日本水土服服吗?乐酷天这步棋,到底是高瞻远瞩,还是盲目跟风?

1200亿交易额背后的焦虑:日本市场快卷不动了

乐酷天现在手头确实有底气, 全球年交易额差不多1200亿美元,在日本国内也算电商里的“老大哥”。但问题来了日本市场就这么大,早就被亚马逊、雅虎日本分了大半壁江山。2023年数据摆在那儿:亚马逊日本市场份额超过50%, 乐酷天顶多占15%左右,而且增速慢得像蜗牛,2023年日本电商整体增速才5%,乐酷天自己估计更惨。三木谷浩史估计也坐不住了光靠卖货赚差价,迟早会被卷死,必须找新路子。

日本电商巨头乐酷天欲效仿腾讯 打造囊括平台和内容的生态系统
日本电商巨头乐酷天欲效仿腾讯 打造囊括平台和内容的生态系统

这时候看腾讯, 人家靠着微信这个“超级入口”,把支付、游戏、内容、电商全串起来了用户在微信里就能解决一切需求,粘性高得吓人。乐酷天一看,哎这不就是我的榜样吗?搞个“生态系统”,把用户牢牢锁在自己家里不就行了?但问题来了腾讯有微信这种国民级社交产品,乐酷天有吗?Rakuten Messenger在日本年轻人里存在感低得可怜, 大家聊天还是用Line,社交基因这东西,可不是想有就能有的。

腾讯的“生态经”:乐酷天到底能抄多少?

腾讯的生态闭环确实让人眼馋, 微信12亿用户,打开就能买东西、看视频、玩游戏,甚至交水电费。这种“一站式服务”带来的用户粘性,让竞争对手根本没法插手。乐酷天也想复制,但第一步就卡住了——没有社交场景,用户凭什么在你这儿停留?你卖货归卖货,用户买完就走,根本留不住。

乐酷天现在搞的Rakuten Points积分体系, 听起来像腾讯的积分通兑,但实际用起来就知道差别。腾讯积分能换视频会员、打车券,甚至抵扣购物款,打通了所有业务;乐酷天的积分呢?只能在自家电商里抵几块钱,换个优惠券还得凑单。用户又不傻,谁会为了这点小恩小惠,长期留在你这儿?

拆解乐酷天的“生态拼图”:电商、 内容、平台,每块都有坑

电商+沃尔玛:想靠供应链翻身,但亚马逊的墙太高

2018年乐酷天和沃尔玛勾搭上,当时外界都以为这俩要搞“中日美供应链联盟”,乐酷天负责日本市场,沃尔玛提供全球货源,想想都觉得美滋滋。后来啊现实给了当头一棒——日本消费者早被亚马逊的Prime会员惯坏了 下单后24小时内就能收到货,乐酷天呢?2022年数据显示,日本地区平均配送时效还得48小时遇上偏远地区直接拖到3天。用户等得了吗?当然等不了转头就回亚马逊了。

更尴尬的是沃尔玛自己也在日本搞电商,和乐酷天既合作又竞争,两边资源怎么分?2023年沃尔日本电商GMV增长20%,乐酷天只涨了8%,这供应链协同,再说说成了“各人自扫门前雪”。想靠别人翻身,自己没真本事,怎么可能行?

内容:从Rakuten TV到Viki,海外用户买不买账?

内容生态是腾讯的命根子, 阅文集团有全网最全的小说库,腾讯视频独播剧一部接一部,用户想看热门内容,除了腾讯视频没得选。乐酷天也懂这个道理,2017年砸2亿美元收购了海外流媒体Viki,想着靠国际化内容打开局面。后来啊呢?Viki在美国用户数不到Netflix的十分之一, 2023年营收2亿美元,亏了5000万,根本撑不起生态的大旗。

日本本土内容更头疼, Rakuten TV号称有10万部内容,但Netflix日本库里有50万部,迪士尼+有漫威和星战的独家,乐酷天的内容库拿什么比?2023年Rakuten TV日本订阅用户只有80万,Netflix是1200万,差距一目了然。没有独家内容,用户凭什么花钱看你?靠情怀吗?

平台:Rakuten Mobile的豪赌,低价能换来用户吗?

2020年乐酷天推出Rakuten Mobile, 号称要颠覆日本电信市场,月租比NTT Docomo便宜30%,这价格确实够诱人。但便宜没好货的道理, 用户很快就体会到了——2023年投诉率显示,Rakuten Mobile的网络中断频率是行业平均的3倍,农村地区经常没信号。用户图便宜办了卡,后来啊打个

到2023年底,Rakuten Mobile用户数500万,目标差了一大截。反观对手, NTT Docomo有7800万用户,KDDI也有6000万,乐酷天这后来者,想靠低价硬抢市场,太难了。三木谷浩史说“移动业务是重要平台”,但平台不稳,上面搭的内容、电商,迟早都得塌。

对抗观点:乐酷天的“生态模仿”, 可能走不通的三个死穴

社交基因缺失:没有微信的“超级入口”,生态就是一盘散沙

腾讯生态最牛的地方,就是微信这个“超级入口”。用户一天24小时离不开微信,吃饭、购物、支付、娱乐全在里面自然形成了闭环。乐酷天呢?用户只在需要买东西的时候才打开APP,用完就走,根本没形成“场景依赖”。没有社交粘性, 电商、内容、电信各业务就是孤岛,用户在这边买完货,转头就去隔壁平台看视频了生态闭环从何谈起?

日本市场更特殊,Line就是他们的“微信”,社交、支付、外卖全包了乐酷天想挤进去?难如登天。2023年Line日本月活用户7800万, Rakuten Messenger才1000万,差距太悬殊。没有社交入口,搞生态就是空中楼阁,看着好看,实际一碰就碎。

业务协同难:电信、保险、电商,各玩各的怎么闭环?

乐酷天现在业务摊子铺得很大:电商、电信、保险、金融,甚至还有职业棒球队。但问题是这些业务各自为战,根本没形成协同效应。电信部门为了冲用户数, 拼命搞低价套餐,后来啊把电商部门的利润也拉低了;保险部门想卖理财,电商用户的数据却用不上,只能靠

腾讯就不一样, 微信用户买理财,直接跳转理财通;看视频觉得好,直接分享给好友,还能一键下单买同款商品。这种业务间的无缝衔接,乐酷天能做到吗?2023年乐酷天内部数据显示,电信用户转电商的比例只有3%,而腾讯生态里这个数字是25%。数据不会说谎,没有协同,生态就是句空话。

本土化不足:学腾讯的“ALL IN”, 但日本用户不吃这套

腾讯在中国搞生态,之所以成功,是主要原因是摸透了国内用户习惯:喜欢社交、爱占小便宜、习惯移动支付。乐酷天在日本照搬这套,完全没考虑日本市场的特殊性。日本消费者更注重品质和服务, 对低价没那么敏感;他们习惯用信用卡支付,对移动支付接受度低;而且日本人有“品牌忠诚度”,一旦认准亚马逊、Line,很难被新平台吸引。

2023年乐酷天在日本推移动支付Rakuten Pay, 渗透率才3%,而支付宝在日本虽然也不温不火,但好歹有便利店、交通卡等本土化场景。乐酷天呢?除了自家电商能用,别的地方基本用不了用户自然不买账。学腾讯不是照抄,得结合当地实际,乐酷天这波“水土不服”,早该预料到了。

真实案例:那些学腾讯生态的企业,后来怎么样了?

雅虎+Verizon:内容与网络的合并, 再说说成了“四不像”

2017年美国电信巨头Verizon以45亿美元收购雅虎,想着把内容和网络结合起来复制腾讯的生态模式。后来啊呢?雅虎的内容团队和Verizon的电信团队文化冲突不断, 一个想做优质内容,一个只想搞流量变现,再说说两边都没搞好。2019年雅虎日本被迫独立,Verizon的生态梦彻底破碎。这案例就摆在眼前,乐酷天真敢赌电信、内容、电商能完美融合?

索尼的“生态梦”:硬件、 内容、服务,再说说谁也没打动谁

索尼曾被誉为“日本的腾讯”,手握PlayStation硬件、影视内容、音乐服务,想搞“硬件+内容”的生态闭环。2015年推出PlayStation Vue流媒体服务, 想结合游戏和内容,但用户觉得不如Netflix方便;2020年干脆停运,亏损超过10亿美元。问题就出在 索尼的硬件用户和内容用户根本不是同一群人,买了PS5的年轻人,不一定愿意为索尼的流媒体付费,生态协同成了空谈。

乐酷天的机会:在东南亚,还是日本本土?

与其在日本硬碰硬,不如去东南亚看看机会。2023年东南亚电商增速15%,是日本的三倍,而且腾讯、阿里都在那儿布局,乐酷天反而有差异化机会。比如越南、 印尼市场,年轻人对动漫、游戏内容需求大,乐酷天可以结合Rakuten Points的积分体系,和当地电商合作,搞“内容+电商”的轻量级生态,说不定能杀出条血路。

给乐酷天的差异化建议:别硬抄腾讯, 想想怎么“日式创新”

用动漫IP做内容生态,比腾讯的游戏更懂日本用户

腾讯靠游戏内容打天下但日本用户更吃动漫这一套。乐酷天可以和集英社、 讲谈社合作,买断《海贼王》《火影忍者》等热门动漫的独家播放权,在Rakuten TV播出,一边开发动漫周边电商。比如用户看完《海贼王》最新一集, 直接点击就能购买同款路飞手办,这种“内容+消费”的场景,比腾讯的游戏内容更垂直,更符合日本用户偏好。

电信业务主打“低价+服务”, 别和运营商硬碰硬

Rakuten Mobile想赢,不能光靠低价,得加服务。比如推出“会员套餐”, 用户月费不变,但能享受乐酷天电商免运费、保险折扣、积分翻倍等权益,把电信用户变成电商用户。2024年乐酷天计划覆盖日本90%人口,解决网络覆盖问题后再靠服务留住用户,这才是长久之计。

电商和沃尔玛搞“线下仓”, 做亚马逊没有的即时配送

日本上班族多,对即时配送需求大。乐酷天可以和沃尔玛合作,在东京、大阪等主要城市建立前置仓,用户上午下单,中午就能收货。亚马逊的日本线下仓主要集中在郊区,即时配送覆盖有限,乐酷天正好钻这个空子。2023年日本即时配送市场规模120亿美元, 乐酷天如果能占10%,就是12亿的收入,比在红海里和亚马逊硬拼划算多了。

乐酷天的生态梦,听着很大,但落地每一步都是坑。腾讯的成功不可复制,硬抄只会水土不服。与其做大而全的“生态系统”, 不如做小而美的“垂直闭环”——用动漫内容吸引用户,用电信服务绑定用户,用即时配送留住用户,或许才是日式企业的生存之道。毕竟生态不是堆出来的,是用户用脚投票投出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