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亚马逊印度站对中国招商,印度电商市场前景究竟如何令人好奇

你上班走神个1分钟就诞生了2个竞争对手,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最近跨境电商圈炸了锅——亚马逊印度站突然对中国卖家开放招商, 消息传出来时不少卖家连夜翻出印度地图研究新德里和孟买的位置,生怕错过这个据说拥有13亿人口的“新大陆”。但问题来了印度市场真像传说中那么好啃吗?别急着交保证金,咱们先扒开看看这层糖衣底下藏着什么。

亚马逊突然对华放闸:印度站的招商背后藏着什么算盘?

说起亚马逊在印度这步棋, 有点像当年追求一个傲娇女神——明知对方难追,但架不住颜值高潜力大。早在2013年亚马逊就杀入印度市场, 砸了上百亿美元建仓库、搞补贴,愣是把本土对手Flipkart逼得差点喘不过气。可惜印度这地方吧, 水土太复杂,物流慢得像蜗牛爬,支付方式比中国十年前还原始,亚马逊亏得肉疼,却硬撑着没撤。直到2019年12月, 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负责人突然宣布要对中国卖家开放印度站,这下轮到中国卖家坐不住了——难道亚马逊终于想通,要靠中国供应链的“洪荒之力”征服印度?

亚马逊印度站面向中国招商了所以印度电商市场到底怎么样?
亚马逊印度站面向中国招商了所以印度电商市场到底怎么样?

有意思的是亚马逊当年在中国栽过跟头。2004年进入中国, 后来啊被阿里、京东按在地上摩擦,再说说连京东股份都卖了只留了个亚马逊中国当“纪念品”。这次印度站招商,亚马逊学聪明了不再自己硬刚本土对手,而是把中国卖家当“雇佣军”派上前线。毕竟中国卖家在亚马逊欧洲站、 美国站早就证明过实力——欧洲站40%的新卖家来自中国,美国站估计也差不了多少。亚马逊估计心里盘算着:你们负责供货、 运营,我负责平台、物流,咱俩联手把Flipkart干趴下印度市场一人分一半,多美。

招商细则里的“隐形门槛”:别被“开放”俩字忽悠了

不过话说回来亚马逊的“开放”从来不是无条件撒网。从卖家论坛爆料的细节看, 印度站初期可能只对“大卖家、工厂卖家”开放,要求年销售额百万美元以上,还得有跨境电商经验。小卖家别急着高兴,说不定连招商门槛都够不着。更关键的是 印度站跟其他站点不一样,要求卖家必须提供本地退货地址,这意味着你得在印度找仓库或者合作服务商,成本直接拉高。有早期入驻的卖家吐槽:“在印度开个退货仓库,租金比美国贵三倍,客服还得会印地语,简直是花钱找罪受。”

13亿人口的蛋糕:印度电商的诱惑到底在哪?

但就算门槛高,还是挡不住卖家前赴后继。为啥?主要原因是印度这蛋糕实在太诱人。13.39亿人口, 比中国还多1亿,其中54岁以下人群占85%,0-24岁的年轻人比例甩中国几条街——这届年轻人可是网购主力军啊。更狠的是印度网民数量已达4.6亿,还在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相当于每天新增190万网民。这些网民里60%的人没买过东西,但超过80%的人表示“想尝试网购”。你说这市场潜力大不大?

再看看数据,印度电商渗透率低得可怜。2018年在线零售额占总零售额的2.9%, 预计2020年能涨到5%,跟中国20%的渗透率比,简直像没开发过的金矿。红杉印度曾预测,印度电商市场规模2025年能达到2000亿美元,现在连零头都没到。难怪亚马逊宁愿亏30亿美元也要死守印度——这要是吃下10%的市场, 就是200亿美元,比现在每年亏的多了去了。

年轻人的钱包:二线城市的购买力比你想的猛

印度电商的另一个惊喜,藏在二线城市里。亚马逊印度站高级 Amit Agarwal说过 他们80%的新客户来自小城镇,63%的时尚类订单来自二线和三线城市。你可能以为印度农村穷得叮当响,但其实印度二线城市的可支配收入涨得比一线城市还快。比如班加罗尔、 浦那这些地方,IT从业者月薪折合人民币能到2万,跟杭州、南京白领差不多,关键是他们还没被电商“宠坏”——对价格没那么敏感,喜欢尝试新品牌,复购率高得吓人。

有个深圳的服装卖家去年偷偷入驻印度站, 专攻25-35岁的女性职场装,没想到订单量蹭蹭涨。他告诉群友:“印度姑娘买裙子一次买三件不同颜色,退货率只有5%,比美国站低一半。”更绝的是 印度人对“中国制造”不排斥,反而觉得性价比高,只要价格定得比本地品牌低30%,基本能抢断货。这跟欧洲动不动就反倾销调查,简直是天壤之别。

但别急着冲:印度市场的三道坎比你想的难

不过啊, 印度市场这蛋糕虽然香,但硌牙的地方也不少。关税政策就像过山车, 2017年7月1日印度突然把服务税改成GST,税率直接干到18%,连码头装卸费、内陆运输费都要收税。2018年10月更狠, 直接上调手机、智能手表、音箱等电子产品的关税,中国卖家卖一部手机,成本瞬间涨20%。有卖家算了笔账,同样的手机在印度卖,比在美国贵30%,价格没优势,销量自然上不去。

物流:快递能送到“村口”就算胜利

物流更是印度电商的“老大难”。印度全国有60万个村庄,但快递能覆盖的不到30%。孟买、新德里这些大城市配送还能隔天达,到了小城镇,慢的能拖一周。亚马逊在印度建了50多个仓库, 库容56万立方米,看似很猛,但对比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这点仓库根本不够用。更麻烦的是 印度快递员罢工是家常便饭,一罢工就是十天半个月,卖家仓库里的货积压成山,客户投诉能把客服

有个卖家居的浙江卖家去年试水印度站, 后来啊遇到全国快递员大罢工,订单积压了2000多个,退款率飙到40%。他后来在群里哭诉:“我在印度找了三个物流公司,承诺48小时送达,后来啊货送到客户手里时都长毛了。”现在这位卖家学乖了 只在德里、孟买、班加罗尔这几个大城市发货,小城镇的订单一律不接——宁愿少赚点,也别砸了口碑。

售后:退货能让你怀疑人生

售后问题更让人头大。印度人退货理由千奇百怪:“衣服颜色和图片差了一丢丢”“手机重量比预期重了10克”“快递员穿鞋进了我家,污染了我的风水”。最要命的是 印度退货流程慢得像蜗牛,客户申请退货后等半个月物流公司都不上门取件,再说说只能卖家自己承担运费。有个3C卖家统计过 印度站退货率高达35%,比美国站高出20个百分点,算下来每卖100单,赔进去20单的利润,简直是给物流公司打工。

对手在狂欢:Flipkart和Paytm Mall的仗打得有多凶?

就算你搞定了关税、物流、售后还得面对本土对手的“围剿”。Flipkart被沃尔玛收购后 钱多到烧不完,2018年“排灯节”5天销售额就达到15000亿卢比,折合人民币1400多亿,比亚马逊印度站多一倍。Flipkart的策略很简单:补贴!补贴!再补贴!手机直接打7折,家电买一送一,印度消费者吃这套,宁可多等三天收货,也要买便宜的。

阿里系的Paytm Mall更狠, 背靠蚂蚁金服,支付方式比亚马逊还本地化——支持货到付款、钱包支付、银行转账,甚至能拿粮食换商品。2018年节日促销, Paytm卖了1200万件商品,其中手机和时尚类占比60%,把亚马逊的风头都抢了。更麻烦的是 Flipkart和Paytm都跟本土品牌签了独家协议,比如印度本土手机品牌Lava、Micromax只在他们家卖,亚马逊想卖都卖不到。

亚马逊的“杀手锏”:Prime会员能撬动印度消费者吗?

亚马逊也不是没底牌。2018年他们推Prime会员,免运费、当日达、视频会员,一年会员费才499卢比,比美国便宜10倍。亚马逊说他们有近一半的新Prime会员来自小城镇,看来低价策略确实奏效。但问题来了印度人习惯了货到付款,对预付费会员没概念。有卖家爆料, Prime会员订单退货率比普通订单还高,主要原因是会员觉得“我交了钱,就该无条件退货”,这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中国卖家的“新大陆”:真的能复制欧洲站的成功吗?

那中国卖家在印度站还有机会吗?答案是:有,但得找对路子。亚马逊欧洲站40%的新卖家来自中国,靠的就是供应链优势和选品眼光。印度市场也一样,但得避开电子产品的“关税枪口”,专攻时尚、家居、母婴这些低关税、高毛利的品类。有个广州的家居卖家去年在印度站卖收纳盒, 选了印地语包装,找了本地模特拍照,后来啊订单量翻了10倍,现在月销售额能到500万卢比。

更关键的是“本地化”。别以为把产品从英文翻译成印地语就完事了 你得知道印度人喜欢什么颜色——他们觉得黄色是神圣的,红色是喜庆的,但千万别用白色,那是丧服色。尺寸也得改,印度人平均身高比中国人矮,衣服袖子短5厘米,裤子腰围大2码,照搬中国尺码肯定卖不动。有个深圳的服装卖家就栽在这上面第一批货发过去,客户反馈“袖子短得像露肩装”,再说说只能打折清仓。

案例:深圳卖家靠“时尚+二线”策略, 3个月月销百万

最成功的案例是深圳的“跨境先锋”团队,2019年9月入驻印度站,主攻25-35岁女性职场装。他们做了三件事:一是找印度本地工厂代工, 把关税成本降到10%以下;二是在德里、孟买建了2个退货仓库,把配送时效缩到48小时;三是招了5个印度客服,专门处理售后问题,承诺24小时响应。后来啊怎么样?3个月就做到月销100万卢比,净利润率15%,比美国站还高5个百分点。团队负责人说:“印度市场就像一块生铁,你得用本地化的锤子敲,才能打出火花。”

避坑指南:想在印度站活下去, 这3件事必须提前做

如果你还是想冲印度站,听我句劝,先把这三件事搞定。,售后别抠门!印度人喜欢“上帝感”,退货就退,别扯皮,再送个小礼品,客户反而会复购。

未来3年:印度电商会迎来爆发还是洗牌?

至于印度电商的未来 红杉印度预测2025年能到2000亿美元,但前提是基础设施能跟上。现在5G在印度铺开了物流成本如果能降30%,电商渗透率翻一倍不是梦。但风险也不小,印度政府最近总搞“突然袭击”,今天加关税明天改政策,卖家得随时准备Plan B。有经验的卖家说:“印度市场就像谈恋爱,你得有耐心,还得经得起折腾,但只要熬过去,回报绝对让你惊喜。”

说到底,亚马逊印度站招商对中国卖家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别被13亿人口冲昏头脑,也别被关税、物流吓退。找对品类、本地化运营、做好售后说不定你就能成为下一个“印度电商之王”。但记住印度市场不是谁都能啃的硬骨头,没点真本事,还是先蹲在欧美站赚点稳妥钱再说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