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那些在中东电商市场认真耕耘的
从沙尘季的包裹到指尖的狂欢:中东电商的2023切片
迪拜的夏天热得能把柏油路晒化,但比气温更烫的是手机屏幕上的购物通知。2023年10月的白色星期五, 沙特利雅得的23岁学生萨拉在Jollychic上抢到了一件打折的碎花连衣裙,阿联酋迪拜的工程师艾哈迈德用Noon app订了周末烧烤用的羊肉和炭火,而埃及开罗的新手妈妈玛丽亚正在Mumzworld给刚满月的宝宝囤尿不湿。这看似普通的日常,藏着中东电商市场过去一年的真实模样——不是神话,而是无数团队在沙尘里踩出的脚印。
快时尚的“速度与激情”:供应链才是硬道理
2023年的中东快时尚赛道,像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执御在沙特利雅得的海外仓里 分拣机器人24小时不停运转,这个中东单体面积最大的仓库,支撑着他们“48小时达”的承诺。数据不会说谎:2023年Q3, 执御沙特站订单量同比暴涨45%,其中复购用户占比达到35%,比2022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这背后是中国供应链的肌肉——某深圳服装供应商透露, 他们给执御的快时尚产品从打样到上架只需7天比当地传统品牌快了整整一个月。

但快时尚的狂欢也有代价。2023年8月, 某中小跨境电商主要原因是没吃透中东尺码差异,在沙特积压了上万件偏小的女装,到头来只能打折清仓,亏损超过200万人民币。中东人的身材和欧美人不同,沙特的女性平均身高比欧洲矮5厘米,腰围却多出3厘米,这些细节决定生死。Zaful的团队在2023年花了3个月做本地尺码调研, 推出“中东定制版”尺码表,转化率直接提升了32%。
有趣的是 当欧美电商还速度比完美更重要,先跑起来的人才能定义规则。
母婴市场的“精细化生存”:口碑比流量更值钱
中东母婴电商的故事,是从一个尿不湿开始的。2023年8月, Mumzworld宣布完成2000万美金C轮融资,随即在利雅得建立中东首个母婴品类智能仓,支持24小时达。这个仓库里没有货架, 只有一个个恒温恒湿的储物柜,专门存放奶粉和纸尿裤——中东的夏天能把巧克力晒化,但婴儿用品必须保持最佳状态。
中国卖家Momshop是这场游戏里的黑马。2023年5月, 他们和Mumzworld达成合作,把客服团队搬到了迪拜办公室,用阿拉伯语24小时回应用户问题。“有次沙特妈妈凌晨3点问纸尿裤的尺码,我们的客服直接视频连线她,让孩子站镜头前比尺寸。”Momshop的运营总监说 这种“贴身服务”让他们在沙特站月销突破了200万迪拉姆,复购率达到行业平均的两倍。
但母婴生意不是光靠热情就能做好的。2023年10月, 某跨境电商主要原因是没注意沙特禁止进口某些外国奶粉品牌,被海关扣了3个货柜,损失超过500万。中东的宗教和法规像迷宫,稍有不慎就会踩坑。Mumzworld的法务团队有10个人, 专门研究海湾六国的母婴用品法规,连奶粉包装上的阿拉伯语标注都有严格标准。这种“笨功夫”,恰恰是新入局者最缺的。
商超品类的“再说说一公里”:冷链是生死线
2023年的中东商超赛道, 比的不是谁的商品多,而是谁能把冰淇淋送到家门口。Wadi和家乐福的合作在2023年10月进入深水区, 推出“30分钟达”服务,覆盖利雅得和迪拜的核心区。但冷链的成本高得吓人——一辆冷藏车的运营成本是普通货车的3倍,配送费却只能贵20%。Wadi的解决方案是“共享冷链”, 和当地超市合作,用他们的闲置运力配送,2023年Q4商超GMV占比提升到了18%。
Noon的自建物流更狠。他们在阿联酋的沙漠边缘建了一个巨型冷链中心, 2023年夏天当气温达到50度时这里的温度始终保持在4度。这个中心支持“2小时达”,但收费不便宜:一盒冰淇淋的配送费要15迪拉姆。可用户愿意买单——2023年“白色星期五”期间, Noon的生鲜订单量同比增长了200%,证明中东人愿意为“新鲜”付费。
商超电商的挑战远不止冷链。2023年11月, 某跨境电商主要原因是没算清斋月的配送时间,在迪拜积压了5000箱方便面再说说只能低价卖给当地小超市。斋月期间,白天人们不吃饭,晚上配送却爆单,这需要提前3个月规划运力。中东的电商节奏,永远和宗教日历绑在一起,摸不清这个规律,就会栽跟头。
“水土不服”与“本土魔法”:为什么有的成了有的倒了
2023年的中东市场, 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跨境电商的真功夫。有人靠本土化站稳脚跟,有人用老套路碰得头破血流。Jollychic的JollyPay是典型例子——2023年他们推出“先买后付”服务, 和当地银行合作,支持分期付款,沙特用户的支付成功率从85%提升到了92%。这背后是对中东消费习惯的深刻理解:年轻人喜欢“先享受后付款”, 但传统信用卡普及率低,灵活的支付方式才是破局点。
反面的例子也不少。2023年6月,某欧美电商平台主要原因是坚持“全球统一定价”,在沙特吃了大亏。同样的手机, 在欧洲卖1000美元,在沙特也卖1000美元,但沙特人均收入是欧洲的1.5倍,消费者觉得“凭什么贵这么多”。后来啊,这个平台在沙特的份额从2022年的8%跌到了2023年的3%。中东人不是没钱,他们只是讨厌“被区别对待”。
本土化不只是语言和支付,更是“把根扎下去”。执御在沙特雇佣了200名本地员工, 从客服到运营全是阿拉伯人;2023年“黑色星期五”期间,他们的广告牌上没有英文,只有阿拉伯语的促销口号,配上当地人的笑脸。这种“融入感”比任何流量投放都管用。而那些“远程遥控”的团队,连客服都在中国,时差问题让用户问题要等8小时才回复,早就被市场淘汰了。
2024年, 中东电商的“新战场”在哪
2023年的尘埃落定,2024年的战鼓已经敲响。社交电商是下一个风口——TikTok Shop中东站2023年GMV增长150%,其中“直播带货”占比超过60%。某深圳美妆团队在TikTok上用阿拉伯语直播, 2023年11月单场销售额突破100万迪拉姆,比传统广告投放ROI高10倍。中东年轻人喜欢“看别人买什么”,信任K胜过信任品牌。
绿色电商也在崛起。迪拜政府在2023年推出“环保购物”计划,使用可降解包装的商家能获得税收优惠。某家居电商顺势推出“竹纤维环保餐具”,在沙特和阿联酋卖爆了2023年销量同比增长80%。中东人虽然喜欢奢华,但也开始关注环保,这和全球趋势一致,只是节奏慢了半拍。
细分品类还有机会。2023年中东宠物电商增速35%,但市场集中度很低,最大的平台份额不到10%。宠物食品、智能宠物用品的需求在增长,但很多卖家还在用“卖货思维”,而不是“养宠思维”。比如中东人喜欢把宠物当家人, 愿意为“宠物智能喂食器”这种提升生活品质的产品买单,这需要更懂用户的产品设计。
2023年的中东电商,没有赢家通吃的神话,只有“深耕者”的生存。那些在沙漠里建仓的团队、在本地招人的团队、研究法规的团队,他们踩过的坑,到头来都变成了护城河。中东市场像一壶需要慢火的茶,急不得,但只要用心熬,总会香飘万里。2024年,故事还在继续,只是主角可能换了批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