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交电商平台上线,开店只需几分钟
社交电商新赛道:几分钟开店的背后藏着什么
最近总刷到“几分钟开店”的广告, 点进去一看,又是个社交电商平台。说实话, 这种宣传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传统电商开店要营业执照、保证金、资质审核,一套流程走下来半个月起步,现在突然说几分钟搞定,谁能不怀疑?但仔细想想, 这几年社交电商确实火得莫名其妙,拼多多靠社交裂变起来抖音直播带货一年卖几万亿,用户早就不满足于“搜商品买东西”了他们更爱“边刷边买”。那这些新平台到底靠不靠谱?咱们拆开揉碎了看看。
从“等审核”到“马上卖”:开店门槛真的降了吗
去年冬天一个做手工银饰的朋友跟我吐槽。她在淘宝开店, 光就是材质检测报告就跑了三趟检测机构,营业执照办了半个月,平台审核又等了一周,等终于能上架时冬天都过去了。她说:“要不是当时急着清库存,我早放弃了。”后来她试了个叫iAmLife的新平台, 手机号注册,填个商品名称和价格,上传几张图,十分钟店铺就活了。你说这门槛算不算降?但这里有个问题:低门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谁都能开店,那你的商品怎么被看见?就像菜市场摆摊,你摊位搭得快,但周围全是摊,得吆喝才行。

狮荟团这个平台更直接,0门槛、0投资,连保证金都不要。他们宣传的是“省赚模式”,消费者买便宜货,店主赚佣金。听起来像不像当年的云集?但云集后来出问题了主要原因是层级太多。狮荟团说自己是“品牌特卖”,那品牌方为什么愿意给他们供货?2020年4月, 霈方国际推蕾舒翠PLUS的时候,特意强调“原有美妆保养品+全品类”,看来品牌方也怕错过社交电商这波流量。关键点来了:平台能不能拿到品牌货源,供应链稳不稳定,这才是低门槛背后的生死线。
不只是“卖货”:社交电商的“玩法”比你想的多
很多人以为社交电商就是“朋友圈卖货”,大错特错。iAmLife有功能叫“Power Post”, 能把你的店铺直接推到Facebook、Instagram、Reddit上,粉丝点一下就能进店买。Static Climbing公司是做户外装备的, 创始人Taylor Carpenter说:“我们试过Shopify,月费要29美元,还没算支付手续费,iAmLife不用月费,卖一单抽一成,对我们这种小品牌更友好。”这里有个细节:分布式支付。传统电商你卖了货, 钱先到平台账户,7天到账;iAmLife是“实时分账”,顾客付款,钱立刻到你的账户,哪怕只卖10美元,佣金马上到账。这对现金流紧张的小卖家太重要了。
再看联盟营销。你不开店也能赚钱,在iAmLife注册成推广者,分享别人的产品链接,有人买你拿佣金。有个做母婴用品的自媒体博主, 2021年3月入驻后专门推童装和玩具联盟链接,首月佣金赚了8000多,比她接广告还稳定。但问题也在这儿:如果大家都去推联盟链接,谁还认真选品?再说说平台全是同质化商品,价格战打得不可开交。社交电商的本质是“信任”, 你信任朋友推荐,才买他分享的东西,要是推荐的东西质量差,一次两次就没人信了。
案例拆解:两个“分钟级开店”卖家的真实经历
第一个案例是Static Climbing, 2020年6月开的店,主打攀岩装备。他们之前在亚马逊卖过但主要原因是销量低,listing权重上不去,广告费比利润还高。转到iAmLife后 用Power Post把产品发到Reddit的攀岩社群,直接链接到产品页面第一个月订单量是亚马逊的三倍。Taylor说:“关键是精准流量,不是所有人都会买攀岩鞋,但攀岩爱好者会的。”转化率数据:亚马逊转化率1.2%,iAmLife到3.5%,翻了近三倍。
第二个案例是台湾的霈方国际, 2020年4月推蕾舒翠PLUS,他们有19年美妆经验,线下渠道很成熟。但线下受疫情冲击大,急需线上转型。他们的做法是把美容顾问变成“店主”, 美容顾问用蕾舒翠PLUS分享产品,老顾客通过链接购买,美容顾问拿提成。后来啊2020年第二季度,线上销售额占集团总收入的35%,而2019年同期只有8%。这说明什么?社交电商不只是技术门槛低,更是把“人”变成渠道,传统电商靠搜索流量,社交电商靠人的信任链。
低门槛≠好做:新社交电商平台的“坑”你踩过吗
等等,别光看好处。2021年有个叫“小红薯电商”的平台, 宣传“3分钟开店,0粉丝也能卖货”,后来啊大量商家入驻后发现,平台根本没流量,只能靠自己在、抖音引流,等于平台只提供了个“收款工具”,还得自己吆喝。更坑的是 有些平台用“低价引流”吸引商家,上架9.9元的衣服,后来啊顾客拍下后商家不发货,或者发残次品,再说说平台口碑烂了商家也被投诉。社交电商的“社交”属性,本质是“关系链”,没有关系链,再低的门槛也没用。
还有供应链问题。狮荟团号称“品牌特卖”,但你点进去发现,很多品牌都没听过。真正的品牌方为什么愿意低价卖?要么是临期品,要么是尾货,卖完就没了。你今天卖得好,明天断货,顾客怎么复购?霈方国际的优势就是有自有品牌“蕾舒翠”,供应链稳定,可以持续上新。所以你看,能做长久的社交电商平台,要么有供应链,要么有流量,要么有品牌,光靠“开店快”肯定不行。
普通人能抓住的“分钟级开店”机会在哪
如果你是新手, 想试试电商,又怕投入太大,那分钟级开店的社交平台确实是个入口。但别指望“开店就赚钱”,你得先想清楚:你能给用户提供什么价值?是专业知识?比如你是健身教练,可以推运动装备;是稀缺资源?比如你能拿到本地特产;还是内容能力?比如你会拍短视频介绍产品。iAmLife的CEO说他们的目标是“让99%的人接触到销售”, 但99%的人里能赚钱的还是那1%有独特价值的。
具体怎么做?步做内容。光开店不吆喝等于白搭,你得发朋友圈、拍短视频、写种草文,把“社交关系”变成“购买信任”。再说说一步,别贪多,先专注一个平台做起来再考虑扩张。
未来趋势:社交电商会取代传统电商吗
肯定不会。传统电商靠“搜索”,解决的是“我想买什么”;社交电商靠“推荐”,解决的是“我应该买什么”。两者是互补关系。但社交电商会越来越细分, 比如垂直领域的社交平台——专门卖母婴的、专门卖户外运动的,甚至专门卖二手潮牌的。还有“社交+直播”的模式,像抖音那样,边刷边买,即时互动。2022年有个数据, 社交电商的用户复购率比传统电商高20%,主要原因是信任关系更强,所以未来谁能把“社交信任”和“供应链效率”结合好,谁就能赢。
说到底, 分钟级开店的社交电商平台,给普通人一个“试错成本极低”的机会,但能不能做成,还得看真本事。别被“轻松赚钱”忽悠了电商从来都不轻松,只是换了一种玩法而已。你周围有没有人试过这种新平台?他们做得怎么样?评论区聊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