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巴西零售业在2月份销售额增长1.2%

1.2%的数字游戏:巴西零售增长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的数据刚出来时不少跨境电商卖家群里炸开了锅。有人截图发群:“看!巴西2月零售涨了1.2%,赶紧上货!”也有人泼冷水:“别高兴太早,去年这时候也涨,后来啊3月直接跌回去。”两种声音吵得不可开交,这1.2%的数字,到底是真金白银的商机,还是统计数字的障眼法?

促销狂欢还是消费复苏?1.2%里的矛盾真相

克里斯蒂亚诺·桑托斯在IBGE的发布会上说“商业领域克服疫情困难, 积极开展促销活动”,这话听着像正能量,但仔细琢磨有点意思。促销推动的增长,到底算不算真正的消费能力复苏?2023年2月巴西搞了个“黑色星期五续集”, 各大平台折扣打到骨折,后来啊当月零售额环比涨了1.5%,可3月数据一出来直接掉回0.3%。这1.2%的增长,会不会又是提前透支了3月的消费?

巴西零售业异军突起 2月份销售额增长1.2%
巴西零售业异军突起 2月份销售额增长1.2%

更扎心的是金融机构的预测。他们本来以为1-2月零售会跌0.3%,后来啊实际涨了0.7%,超出了预期。但这份“惊喜”里藏着分化——8个零售项目里5个涨了3个跌了。燃料和润滑剂跌了0.6%, 书籍文具居然环比跌了3.8%,谁能想到,上个月还涨42.8%的品类,这个月就翻车?这说明巴西消费者的钱袋子,比想象中更挑剔,也更善变。

从书架到超市:哪些品类在偷偷“闷声发大财”?

数据里最反常识的,是书籍、报纸、杂志和文具的表现。2月环比暴涨42.8%,这个数字把其他品类吊打得体无完肤。按理说现在都2024年了谁还买纸质书?但巴西不一样。圣保罗大学2024年1月有个调研,显示巴西学生纸质教材使用率高达67%,远高于全球平均的38%。主要原因是巴西很多地区网络不稳定,电子教材加载慢,纸质书反而成了刚需。做文具的跨境卖家老王去年试水巴西市场,专门卖防水教材封面后来啊2月订单量翻了两倍,客单价涨了15%。

另一边,大型超市和食品饮料的增长更“稳”。1月还跌1.8%,2月直接反弹1.5%。IBGE的数据显示,这是巴西零售业里最重要的领域,占了总销售额的30%以上。为什么?通胀啊!2024年2月巴西食品价格同比涨了8.2%,消费者怕继续涨,赶紧囤货。圣保罗家乐福门店的员工在社交媒体吐槽:“最近大米、面粉卖断货,补货速度都赶不上。”做食品跨境的要注意,巴西消费者现在认“量大管饱”,小包装反而卖不动。

南北差异:圣保罗狂欢, 亚马逊雨林边的店铺却在哭

IBGE没细说地区数据,但巴西本土咨询公司Valor Data在2024年2月底的报告中提了一嘴:南部地区零售额环比涨了2.3%,北部却跌了0.8%。差距为啥这么大?气候是关键。2月是巴西的雨季, 北部亚马逊地区洪水泛滥,物流基本瘫痪,里约热内卢到马瑙斯的公路运输时间从平时的7天延长到15天。做家居用品的跨境卖家李姐有个客户在贝伦,2月仓库里的货全积压着,想发货都找不到车,销售额直接腰斩。

南部就完全不同。南里奥格兰德州是巴西的“德国飞地”,居民收入高,消费习惯更接近欧洲。当地一家跨境电商仓库的经理在LinkedIn透露, 他们2月的家具销量环比涨了18%,主要原因是南部进入旱季,装修季来了。这说明做巴西市场,不能一刀切,得盯着地区天气预报和物流节点,不然货到了送不出去,钱全砸手里。

跨境电商的机会:不是“上架就能卖”, 而是“本地化才能赢”

看到1.2%的增长,不少卖家第一反应是“赶紧把亚马逊的货发到巴西”,但2024年2月巴西邮政公布的数据打了这些人的脸:跨境包裹时效从30天延长到45天丢件率涨到8%。圣保罗大学商学院有个研究,说巴西消费者对跨境物流的容忍极限是21天超时了70%的人会直接退款。

真正做起来的跨境卖家,都在玩本地化。做服装的SHEIN在巴西建了3个海外仓, 2024年1月上线了“巴西尺码专属系统”,把常见的欧美尺码换成巴西的44-52码,2月转化率提升了22%。支付方式也关键,巴西人只认boleto和信用卡,PIX虽然方便,但老年人不会用。做3C产品的跨境品牌Anker在2023年Q4接入boleto支付后 巴西市场订单量暴涨35%,客单价从120雷亚尔降到85雷亚尔,但复购率从18%升到28%,反而更赚了。

通胀阴影下的“低价陷阱”:涨1.2%不等于赚钱

别被1.2%的增长冲昏头脑, 巴西现在的通胀率是6.8%,这意味着零售额涨了1.2%,实际购买力反而降了5.6%。本土零售巨头Magazine Luiza的2024年Q1财报显示, 虽然销售额涨了3%,但利润率从12%降到9%,为什么?主要原因是低价竞争太激烈了他们被迫把商品价格压到成本线以下靠“卖得多赚得少”撑着。

跨境卖家更凶险。2024年2月, 巴西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的进口税从20%涨到27%,加上雷亚尔贬值,从中国海运到巴西的一个集装箱运费从3000美元涨到4500美元。做家居的跨境卖家张哥算过一笔账:原来一个成本100元的卖到巴西卖150元, 现在成本涨到130元,卖150元就亏运费。他只好把价格提到180元,后来啊销量直接掉一半。这1.2%的市场增长,对没成本优势的卖家可能就是个“坑”。

小众市场的春天:当“大而全”不如“小而精”

大型超市和电商都在拼SKU,但有些细分赛道反而活得更好。2024年2月,巴西个人及家居用品销售额环比涨了1.5%,其中“宠物智能用品”这个小品类表现亮眼。圣保罗宠物展的数据显示, 2024年1-2月,巴西宠物智能喂食器销量同比涨了67%,主要原因是养宠的年轻人多了又懒又舍得花钱。做这个品类的跨境品牌“小佩”在2023年11月专门为巴西市场出了110V电压版本, 2月在巴西市场的销售额破了500万雷亚尔,转化率比欧美市场高15%。

另一个被忽视的是“老年用品”。巴西60岁以上人口占比14%,老龄化速度全球第五。2024年2月, 药剂及香料销售额环比涨了0.6%,看起来不多,但细分到“老年助行器”“防滑拖鞋”,涨幅高达25%。本土药店 chain Drogasil在2024年1月开辟了“银发专区”,销售额环比涨了18%。这说明,与其在红海里拼杀,不如钻进细分需求里闷声赚。

3月会“打脸”吗?1.2%增长背后的预警信号

历史总在重演。2020年2月巴西零售涨了1.2%, 3月疫情暴发,直接跌了6.8%;2023年2月涨了1.3%,3月又跌回0.5%。2024年3月的初步数据已经出来了:零售额环比降了0.8%,果然又“应验”了。这说明巴西消费市场太依赖短期刺激,促销一停,需求就歇。

更麻烦的是库存问题。IBGE的数据显示,2月零售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延长到52天超市里堆满了促销没卖完的货。本土零售家 Casa & Vítor 的CEO在采访里抱怨:“2月进了太多货, 3月根本卖不动,只能打折清仓,利润全亏进去了。”对跨境电商 现在备货要格外小心,别被1.2%的增长冲昏头,万一3月物流再延迟,货砸手里哭都来不及。

不是所有增长都值得追:看懂巴西零售的“含金量”

这1.2%的增长, 就像一杯掺了水的酒,看着满杯,喝着没劲。建筑材料涨了10.8%, 汽车涨了14.9,这些才是实打实的刚需增长;而书籍文具的42.8%暴涨,更像是短期情绪消费,撑不起长期市场。做跨境的得想清楚:你是想赚“快钱”,还是想扎根“慢生意”?如果追求快, 就盯准促销节点,打闪电战;如果想做久,就得研究巴西人的真实需求——比如为什么纸质书在2024年还能火,为什么老年人对智能产品接受度越来越高。

巴西零售市场的游戏规则,从来不是“数据好看就能赚钱”。1.2%的数字背后 是通胀的阴影、物流的堵点、消费的善变,也是细分赛道的机遇、本地化的机会、差异化的空间。能看懂这些,才能把1.2%的增长,变成实实在在的利润;否则,就算数字涨到5%,也可能只是给银行打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