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Shopping搜索结果将大量展示哪些未付费推广产品
从“付费为王”到“免费优先”:Google Shopping的突然转向
2020年4月,谷歌悄悄改了规则。当你在谷歌搜“蓝牙耳机”或“瑜伽垫”, 跳出来的购物搜索后来啊页,突然多了好多没见过的品牌,价格普遍比广告位上的便宜这个。这些没花钱买推广的产品,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占据了页面大部分位置。这事儿让不少做跨境电商的人懵了——谷歌不是靠广告赚钱的吗?怎么突然开始“免费送流量”了?
其实翻翻谷歌的老黄历,这事还真不新鲜。2002年他们刚做购物搜索时叫Froogle,就是纯免费的。后来2012年突然转成付费优先,把免费列表挤到边缘。现在又回头,倒像是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但这次“回归”没那么简单,全球疫情正闹得凶,线下商店关门的关门,裁员的裁员,线上购物成了救命稻草。谷歌商务总裁比尔·雷迪在博客里说 用户每天有数亿次购物搜索,很多零售商有货能发,却在网上没人找得到——这话听着像在帮商家,其实更像在说:你们的东西不在我这儿露脸,就真没机会了。

免费列表背后的算盘:真的是为商家着想?
说真的,谷歌这一波操作,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免费给中小商家展示机会,听着像慈善,但商业巨头哪有做慈善的?仔细想想, 疫情期间亚马逊赚得盆满钵满,2020年Q1净利润飙升26%,而谷歌的广告业务却主要原因是企业缩减预算,一季度营收下降了8%。这时候拉拢商家到自家平台,不就是想从亚马逊嘴里抢肉吃吗?
更关键的是免费列表能帮谷歌收集更多商品数据。用户搜了什么、点了什么、再说说买了什么——这些数据比广告费更值钱。有了这些,谷歌就能优化搜索算法,让用户更依赖它的购物服务,慢慢把“搜索”变成“购物入口”。到时候别说广告,就算收点“服务费”,商家也得捏着鼻子认。2020年7月, 谷歌干脆宣布取消Google Shopping的服务费,这哪是让利,分明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疫情下的电商“救命稻草”?中小卖家的狂欢与隐忧
对中小商家谷歌这波免费列表,简直是沙漠里的泉眼。2020年5月,做手工皮具的独立站卖家小林接到谷歌邮件,说他的店铺可以免费加入购物搜索。他半信半疑试了试,没想到下个月流量直接翻了一倍,订单量涨了30%。“以前投广告,一百块流量来十个访客,转化率1%都不到,现在免费来的访客,反而更愿意下单。”小林的经历,在跨境电商圈里不是个例。
流量暴涨的案例:某个独立站的真实数据
根据2020年7月白鲸出海发布的《疫情下中小电商生存报告》, 接入Google免费列表的独立站中,68%在3个月内实现了自然搜索流量增长,平均增幅达35%。其中家居类目表现最猛, 某卖收纳盒的商家,2020年4月接入后5月订单量从每天50单冲到180单,客单价虽然从25元降到20元,但整体营收还是涨了44%。这些数据看得人眼热,仿佛只要挂上谷歌的免费列表,就能躺着赚钱。
免费背后的质量隐忧:搜索后来啊会变“杂货铺”?
但狂欢背后藏着不少坑。免费门槛一低,什么商家都能往里挤。2020年6月,有用户在谷歌搜“儿童口罩”,后来啊前几页全是三无产品,连生产日期都没有。更糟的是 有些商家为了蹭流量,用关键词堆砌标题,比如“2020新款夏季纯棉透气男士短袖T恤促销折扣包邮”,搜“男士T恤”时这种标题反而排前面。消费者点进去一看,图片模糊,描述混乱,转头就去了亚马逊。欧罗巴联盟早在2017年就主要原因是谷歌操纵搜索后来啊罚了它27亿美元, 现在要是免费列表变成“垃圾场”,谷歌不怕再吃一张罚单吗?
亚马逊的阴影与谷歌的野心:电商巨头的暗战
说到底, 谷歌改规则,最慌的还是亚马逊。2020年二季度,亚马逊电商销售额暴涨40%,把全球零售业甩得远远的。但亚马逊的命门在“封闭”——用户必须先打开亚马逊,才能搜东西。谷歌不一样, 它有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用户搜“跑步鞋”时直接在后来啊页看到商品,点击就能进店铺,省了开APP的麻烦。这种“搜索即购物”的模式,对亚马逊的威胁太大了。
亚马逊的“护城河”与谷歌的“破局点”
亚马逊的护城河是Prime会员和物流体系。2020年Prime会员数突破1.5亿,免费两天送达成了用户离不开的理由。谷歌呢?它没有自己的物流,但有YouTube、Google Maps、Gmail,这些都能导流到购物。2020年10月, 谷歌和Shopify合作,让Shopify的商家能直接在谷歌卖货,相当于把几百万中小商家拉到自己阵营。沃尔玛也看懂了这点, 2020年6月和Shopify合作,第三方卖家数量直接翻倍,Q2电商销售额暴涨97%。亚马逊的对手,已经从单一的沃尔玛,变成了谷歌、沃尔玛、Shopify的“三国杀”。
Shopify的助攻:谷歌的“流量盟友”
Shopify和谷歌的合作,堪称天作之合。Shopify上有几百万中小商家,他们没亚马逊那么多预算投广告,但产品有特色。谷歌呢,需要这些商家丰富自己的商品库。2020年9月, Shopify宣布和谷歌打通数据,商家可以在后台直接设置Google免费列表,连产品图片、库存信息都能自动同步。有个卖复古眼镜的商家告诉媒体, 以前每天花200美元投广告,只能带来5个订单;现在用免费列表,每天能接到15个订单,虽然客单价低了但利润反而多了。这种“零成本获客”的模式,让Shopify的商家更死心塌地跟着谷歌走。
中小商家的生存指南:如何在免费浪潮中突围
免费列表听着美好,但不是挂上去就能躺赚。2020年8月,谷歌悄悄上线了“产品流”功能,能让更多商品展示在免费列表里。但前提是你的产品信息足够“优质”——标题要包含具体关键词, 图片要高清,库存要实时更新,价格要有竞争力。这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需要花心思。
优化“免费入场券”:产品信息的黄金法则
做家居用品的阿伟, 2020年4月接入免费列表后流量没怎么涨。他急了跑去请教做SEO的朋友,才发现问题出在标题上。原来他的标题一直写“北欧风简约餐桌”,用户搜“实木小餐桌”时根本搜不到。改了标题,加上“橡木”“可折叠”“四人位”这些长尾词,再加上实拍图和尺寸表,两周后流量直接飙了三倍。“免费列表不是‘免费午餐’,你得让谷歌知道,你的产品值得被用户看到。”阿伟说。
付费与免费的组合拳:不要放弃“增值服务”
谷歌说免费列表是给商家的“增值服务”, 说白了就是鼓励你继续投广告。2020年9月, 某卖宠物零食的商家做了个测试:只投付费广告,一个月ROI是1:2;付费广告加上免费列表,ROI变成了1:3.5。原来免费列表带来的流量, 会降低用户对付费广告的抵触心理——用户看到同一个产品在免费列表和广告位都有,反而更信任。所以中小商家别急着放弃广告,而是要学会“付费测款,免费冲量”,用广告测出爆款,再用免费列表放大销量。
未来的不确定性:免费政策能走多远?
2021年, 谷歌开始在欧洲测试对免费列表增加“质量评分”——商品图片清晰度、描述详细度、用户评价都会影响展示位置。这意味着免费不是永久的,只有优质产品才能长期享受流量。2020年12月, 有媒体报道,谷歌可能在2022年对部分类目恢复“免费+付费”的混合模式,热门商品的免费展示位会减少。中小商家现在不抓紧优化产品,到时候想花钱买位置,可能都没机会了。
消费者其实最怕“选择过载”。当搜索后来啊里塞满免费但质量参差不齐的产品, 用户反而更愿意多花点钱,去亚马逊买那些评价高、物流快的商品。谷歌要想在电商领域真正和亚马逊抗衡, 光靠拉拢商家不够,还得让用户相信:在谷歌购物,比在其他地方更省心、更靠谱。这条路,比改个规则要难得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