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搜索结果有变,是算法升级了吗

最近刷TikTok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搜索框里输点什么出来的东西不太一样了?以前搜“圣诞礼物”刷到的都是同质化的开箱视频, 现在第一条可能是“2024年圣诞礼物趋势报告”,下面跟着一堆精准的带货短视频,甚至还有直接跳转购物的链接——这玩意儿怎么突然这么“懂”人了?

搜索后来啊里的“新面孔”:从视频到“信息包”

以前打开TikTok的搜索页, 满屏都是竖版视频,用户得一个个划拉才能找到想要的内容。现在不一样了。搜“纽约咖啡馆”, 页面顶部会先弹出一个信息卡片:地址、营业时间、人均消费,还有用户评分,下面才是一群探店博主拍的视频。搜“泰勒·斯威夫特新歌”,后来啊页直接贴了维基百科的简介,旁边跟着歌曲片段和粉丝翻跳视频。更绝的是搜“怎么选圣诞礼物”, 第一条不是视频,而是一段AI生成的文字:“2024年最受欢迎的圣诞礼物:1. 个性化定制饰品 2. 智能家居小家电 3. 手工针织品……”,下面才是相关推荐。

TikTok上的搜索结果有变
TikTok上的搜索结果有变

这些变化不是突然出现的。2024年2月, 有细心的用户发现TikTok悄悄在搜索后来啊里加入了维基百科链接,当时没人当回事,觉得只是个小功能。到了5月,外媒曝出TikTok正在测试ChatGPT驱动的AI搜索,能在后来啊页顶部生成文字摘要。再到11月, 跨境电商卖家发现自家商品的搜索排名突然变了那些标题里带“2024圣诞礼物推荐”“女生必买”等长尾关键词的视频,曝光量直接翻了一倍。

谁在推动这场“搜索革命”?用户、广告商,还是算法?

年轻人的“新搜索引擎”:不是不想用谷歌, 是TikTok更“懂我”

别以为TikTok只是个短视频平台,对Z世代它早就是默认的搜索引擎了。第三方数据机构eMarketer 2024年的报告显示, 18-24岁的年轻人里有62%会在TikTok上搜索“附近好吃的”“周末去哪玩”,甚至查作业、找攻略——他们管这叫“刷着刷着就找到了答案”。

为什么?主要原因是TikTok的后来啊更“鲜活”。谷歌搜“纽约咖啡馆”给你一堆网页链接, 你得点进去看半天;TikTok直接给你博主实拍的探店视频,咖啡拉花、店面氛围、顾客反应一目了然。更别说那些“避坑指南”“真实体验”,比官方广告靠谱多了。2024年11月, 有博主做过测试:搜“怎么选蓝牙耳机”,谷歌前几条都是品牌官网和科技媒体测评,TikTok前几条是“用了一个月的真实感受”“别买这3款,全是智商税”,评论区还在实时讨论“有没有百元内的推荐?”——这种即时互动和真实感,是谷歌给不了的。

TikTok的“野心”:从短视频到“信息入口”,谷歌的蛋糕要被分走了?

年轻人用TikTok搜东西,谷歌肯定急了。2024年3月,谷歌CEO在财报会议上公开承认:“社交媒体平台正在抢占我们的搜索市场份额。”这话不是空穴来风。数据显示, 2023年TikTok全球搜索量同比增长120%,在某些地区甚至超过了谷歌——比如印尼的年轻人,现在搜“本地美食”第一反应是打开TikTok,不是谷歌。

TikTok为啥要这么折腾?很简单:光靠广告和打赏,赚钱速度赶不上用户增长。它想当“信息入口”,就像当年的百度、谷歌一样,用户查什么都用你,商业价值才能最大化。你看它最近在干嘛:整合维基百科、 接入AI生成内容、上线购物链接——每一步都在把搜索后来啊变得更“有用”,而不仅仅是“好看”。

算法升级?不全是 是“需求变了”

很多人把TikTok搜索后来啊的变化归咎于“算法升级”,但这么说太片面了。算法只是工具,真正驱动变化的是用户需求和商业利益。2024年Q1, TikTok官方悄悄调整了搜索排序机制,不再只看视频完播率、点赞量,而是加入了“信息匹配度”——比如用户搜“圣诞礼物推荐”,系统会优先识别视频标题、标签、描述里是否包含“礼物推荐”“2024”“圣诞”等关键词,再结合用户的浏览历史、互动记录,把最相关的内容推到前面。

这算不算算法升级?算,但更像是“算法在适应需求”。就像以前餐厅只做菜,现在发现客人需要外卖,就开了个外卖小程序——本质是服务变了工具跟着变而已。TikTok的算法,现在就是在给“搜索需求”这个新客户服务。

跨境电商的“流量密码”变了:从内容种草到“搜索即购买”

搜索关键词“内卷”:卖家们都在抢“搜索第一屏”

对做跨境电商的老板 TikTok搜索后来啊的变化不是“新闻”,是“生死线”。2024年11月,深圳某3C卖家小林发现,自家的一款无线耳机,销量突然从每天50单掉到了20单。排查后发现, 原来是搜索关键词“无线耳机推荐”的排名掉了——以前他的视频排在第5,现在滑到第15后面根本没人看。

小林不是个例。现在TikTok Shop的卖家们,都在研究“搜索SEO”。有运营团队统计, 2024年Q4,带“2024圣诞礼物”“女生礼物”“实用小家电”等长尾关键词的商品视频,搜索曝光量比普通视频高3倍,转化率提升40%。更夸张的是 有卖家在视频描述里写“搜‘平价圣诞礼物’就能找到我”,后来啊搜索这个词的用户,有30%会直接点进他的主页——这比投信息流广告还精准。

“搜索+购物”链路缩短:用户看完视频, 不用切APP就能下单

以前TikTok的电商是“种草-跳转-购买”三步,用户看完视频得复制链接打开浏览器,再登录账号,麻烦得一批。现在不一样了。搜索后来啊里的商品视频, 右上角直接有“购物车”图标,点进去就能看价格、选规格、下单支付——整个过程不用跳出TikTok,跟抖音小黄车一个路数。

这个变化对卖家太重要了。2024年10月, 杭州某服装品牌做了个测试:同样的连衣裙,一个视频放在普通信息流,另一个放在搜索后来啊页,后来啊搜索页的视频转化率是信息流的2.8倍。更关键的是 搜索来的用户,复购率比信息流用户高15%——主要原因是人家是主动搜“想要什么”,不是随便刷刷,购买意愿强多了。

案例拆解:一个“小众爱好”卖家的逆袭

2024年9月, 做手工皮具的卖家@老周,在TikTok上还是个“小透明”,视频播放量长期卡在5000以下。他发现一个问题:自己做的皮包质量不错, 但用户搜“手工皮包”“男士钱包”时根本找不到他——他的视频标题太文艺了什么“时间的痕迹”“手工的温度”,用户搜的是“皮包推荐”“男士钱包什么牌子好”。

11月初, @老周把所有视频标题改了:“手工皮包推荐,男生送礼首选”“男士钱包真皮,用5年不坏”,标签加上“#手工皮包”“#男士礼物”“#2024圣诞礼物”。没想到,搜索“手工皮包推荐”的用户,突然刷到了他的视频,播放量直接飙到10万+,店铺咨询量翻了5倍。更绝的是 他在视频里加了“搜‘手工皮包老周’领8折券”,后来啊搜索这个词的用户,有20%直接下单——这波操作,让他11月的销售额突破了20万人民币,比10月涨了3倍。

创作者的“生死线”:你的内容能被“搜”到吗?

“内容为王”过时了?“搜索友好度”才是新标准

以前做TikTok创作者, 讲究“3秒抓住眼球”“黄金前3秒”,现在还得加一条:“3秒说清楚‘我是谁,解决什么问题’”。美妆博主@知无不言, 2024年11月发了个视频,开头直接说:“2024圣诞礼物推荐,女生收到尖叫的10样东西”,然后列清单、展示实物,说“搜‘圣诞礼物女生’就能找到这个视频”。后来啊这个视频播放量破200万,比她之前的“日常妆容”视频高10倍,粉丝还涨了5万。

这不是个例。第三方机构TikTokLab的数据显示, 2024年Q4,标题包含“2024”“推荐”“怎么”“避坑”等关键词的创作者,粉丝增长率比普通创作者高60%。主要原因是用户搜索时系统优先识别这些“问题型”标题,觉得“这个视频能解决我的疑问”,就会推给更多人。

别再只盯着“热门话题”了 长尾关键词才是“流量洼地”

很多创作者喜欢蹭热门话题,比如“2024圣诞挑战”“万圣美妆教程”,但热门话题竞争太激烈,新号根本挤不进去。其实长尾关键词才是宝藏。比如“圣诞礼物推荐”是大热门, 但“圣诞礼物推荐 妈妈实用”“圣诞礼物推荐 便宜又好”就是长尾关键词,搜索的人少,但竞争也小,一旦做好,就能持续获得精准流量。

2024年10月, 母婴博主@小葵花发现,搜“圣诞礼物推荐 1岁宝宝”的用户很少,但需求很明确。她做了个视频, 专门推荐“适合1岁宝宝的圣诞礼物:积木、布书、牙胶”,标题写“圣诞礼物推荐 1岁宝宝,家长必看”,后来啊搜索这个词的用户,90%会看完视频,评论区全是“求链接”“太实用了”。现在这个视频每月给她带来2万精准粉丝,接母婴产品广告报价都涨了。

接下来TikTok搜索会变成什么样?三个“想不到”的猜测

“AI搜索”会更“懂你”, 甚至能“帮你决策”

现在TikTok的AI搜索还停留在“生成文字”,以后可能会更智能。比如你搜“买什么圣诞礼物送给女朋友”, AI不仅会列清单,还会“你女朋友喜欢美妆还是数码”,然后推荐“她最近点赞过口红,可以送这个色号”——甚至直接帮你下单,你只需要点“确认”就行。这哪是搜索,简直是“私人购物助理”。

本地生活搜索会成为“新战场”,TikTok要抢美团、Yelp的饭碗?

Instagram最近改进了搜索后来啊, 加了“附近餐厅”“景点推荐”的功能,明显是在学TikTok。TikTok肯定不甘示弱,2025年可能会全面发力本地生活搜索。比如搜“上海火锅”, 后来啊页不仅显示视频,还会直接接入商家地址、

搜索后来啊会“分层”,普通用户和商家看到的可能不一样

以后TikTok搜索后来啊可能会分“普通版”和“商家版”。普通用户搜“圣诞礼物”, 看到的是视频+AI;商家搜“圣诞礼物关键词”,看到的是“搜索热度”“竞争程度”“优化建议”——就像现在的百度关键词规划工具一样,帮商家更精准地做内容。毕竟TikTok要赚钱,得让商家觉得“有用”,才会继续投广告、开店嘛。

给跨境电商和自媒体的“避坑指南”:别再瞎折腾了

研究“搜索热词”比追“热门话题”更重要

别再天天盯着TikTok的热门挑战了 打开TikTok的搜索框,看看下拉提示、搜索联想,还有“热门搜索”榜单——这些才是用户真正在搜的东西。比如2024年12月, “圣诞礼物”“年终”“2025计划”这些词的搜索量暴增,你做内容时往这些词上靠,流量不会差。

视频信息要“完整”, 别只靠“颜值”吸粉

以前拍视频,讲究“画面美、节奏快”,现在得加一条:“信息全”。比如推荐产品, 得说清楚“叫什么、多少钱、怎么买、适合谁”;做攻略,得说清楚“第一步、第二步、注意事项”。用户搜东西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来赏风景的。你把信息说清楚,用户才会点赞、收藏、转发,系统才会觉得“你的内容有用”,推给更多人。

别等“官方通知”, 小范围测试抢先机

TikTok的算法调整,从来不会提前发公告。比如2024年11月的搜索排名变化,很多卖家是掉了单子才发现的。聪明的人会主动测试:比如发两个视频, 一个标题带长尾关键词,一个不带,看看哪个播放量高;或者用小号搜不同关键词,观察后来啊页的变化。别等别人告诉你“怎么搞”,自己动手试,才能抢在前面。

说到底, TikTok搜索后来啊的变化,不是“算法升级”这么简单,是整个平台在“从娱乐工具向信息入口转型”。对跨境电商和自媒体 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谁能先适应“搜索逻辑”,谁能把内容做得“既好看又有用”,谁就能在这波流量变革里分到最大的蛋糕。别等别人都跑起来了你才想起换跑鞋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