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信实集团推出的JioMart电子商务平台
从杂货铺到电商黑马:JioMart凭什么在印度杀出血路?
2020年5月, 印度孟买街头的杂货店老板们发现,自家门口突然多了一批穿着统一制服的年轻人,他们拿着平板电脑,挨家挨户问同一个问题:“要不要把店搬到网上?”这些人是信实集团JioMart的地推团队, 他们的目标简单粗暴——把印度遍布街角的夫妻老婆店,统统拉进自己的电商生态。谁也没想到, 这个从杂货配送起家的平台,不到一年就能硬生生挤进印度购物应用下载榜前三,把亚马逊和Flipkart逼得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对手。
信实手里的三张底牌:流量、 门店和WhatsApp
JioMart能火,靠的不是什么黑科技,而是信实集团攒了十几年的家底。先说流量, Reliance Jio的4G网络覆盖了印度70%的人口,4亿多用户手机里都装着Jio的APP,这相当于一出生就自带10亿流量的超级网红。2020年8月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 JioMart下载量冲到400万次仅次于Flipkart的870万和亚马逊的830万,背后全是Jio用户“顺手下载”的功劳。

再说说门店,信实零售在印度有1.2万家实体店,从高端商场到街角便利店,全覆盖。这些店成了JioMart天然的“前置仓”,消费者上午下单,下午就能从隔壁街的杂货店拿到货。2020年9月,业务负责人Damodar Mall在推特上放了个大招:“JioMart要配送全国200多个城镇的杂货。”这可不是吹牛,信实零售的门店网络,早把配送成本压到了竞争对手一半以下。
最绝的是WhatsApp。2020年,Facebook刚给信实投了57亿美元,顺手把WhatsApp的商业账户交了过来。JioMart直接在WhatsApp上开店,用户不用下载APP,发个消息就能买菜。孟买的家庭主妇Sunita记得:“以前每周要去菜市场挤一身汗, 现在在WhatsApp上发给邻居JioMart店员,下午菜就送来了连价都不用砍。”这种“轻到不能再轻”的入口,让JioMart在下沉市场杀疯了。
杂货配送的“野蛮人”:JioMart搅动了谁的地盘?
在JioMart出现前,印度的线上杂货市场是Bigbasket和Grofers的天下。Bigbasket像个“精致中产”, 主打有机蔬菜和进口商品,配送费收得理直气壮;Grofers像个“灵活外卖员,靠补贴烧钱,用户今天领10块券,明天就敢卸载APP。2020年,这两个平台加起来占了70%的市场份额,谁也没料到,一个“杂货铺集合体”能来抢饭碗。
JioMart的打法简单粗暴:价格低到对手哭不出来。它直接从农民手里收菜,跳过中间商,西红柿比菜市场便宜15%,大米比Bigbasket便宜20%。2020年雨季, 孟买的蔬菜价格涨了30%,JioMart靠着和2000多个农户的直采协议,愣是把菜价稳住了。用户Priya说:“以前在Grofers买一袋米要300卢比, 在JioMart只要250,还送一瓶油,换你你选哪个?”
更让对手头疼的是JioMart的“地推铁军”。信实集团派了5万销售人员,挨家挨户教小店主怎么用JioMart接单。德里老店主Ramesh回忆:“他们手把手教我怎么在WhatsApp上接单, 怎么用Jio的支付系统,还送了我个印着JioMart标志的秤。”三个月后Ramesh的小店订单量翻了三倍,他自己也成了JioMart的“兼职推广员”。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硬生生从Bigbasket手里抢走了30%的下沉市场用户。
从杂货到电子产品:JioMart的“跨界野心”
2020年10月, 印度购物季来临前,JioMart突然宣布:开始卖手机和电视。这个决定让行业炸了锅——一个卖菜的,凭什么来抢电子产品的生意?但信实集团不这么想,他们手里攥着两张王牌:Reliance Digital的供应链和Jio手机的渠道。
Reliance Digital在印度有900多家门店, 库存着小米、三星的热门机型;Jio手机则靠“充话费送手机”卖了1亿部。JioMart直接把这两个渠道打通, 用户在WhatsApp上订手机,第二天就能从最近的Reliance Digital门店提货。2020年11月的数据显示, JioMart的电子产品销量增长了200%,其中80%的订单来自Jio手机用户。
更狠的是价格战。JioMart把小米Redmi Note 9的价格压到了比官网低500卢比,还送6个月话费。亚马逊印度的员工私下抱怨:“我们补贴了三年才把手机价格降下来 JioMart一来直接把我们打得抬不起头。”这种“硬件+内容+服务”的组合拳, 让JioMart在电子产品领域站稳了脚跟,2021年第一季度,它的电子产品营收占比达到了15%。
争议与挑战:JioMart的“甜蜜烦恼”
尽管JioMart发展迅猛,但争议也从未停止。2020年12月,印度小杂货店店主联盟发起抗议,指责JioMart“用低价倾销,搞垮小本生意”。孟买的抗议者举着“JioMart离开我们的街道”的标语, blocking了主要交通干道。信实集团回应说:“我们不是要取代小店主,而是帮他们多赚钱。”但这句话明摆着没能平息怒火。
另一个头疼的问题是物流。虽然JioMart有1.2万家实体店当前置仓,但在偏远农村,配送依然是个大问题。2021年1月,有用户投诉在JioMart上买了芒果,等了5天才送到,后来啊都烂了一半。JioMart试图用“众包物流”解决——让顺路的村民兼职送货,但效率低下投诉率高达20%。
还有数据平安的隐患。JioMart要求用户绑定手机号和支付信息,但印度的数据保护法并不完善。2020年9月, 有黑客组织声称窃取了100万JioMart用户的订单数据,虽然信实集团否认,但这件事让不少用户对平台产生了信任危机。这些问题像一根根刺,扎在JioMart飞速发展的翅膀上。
未来之路:JioMart能成为“印度版阿里巴巴”吗?
信实集团的目标很明确:把JioMart做成印度版的阿里巴巴, 整合电商、支付、物流、社交。2021年, JioMart计划推出自己的支付APP,接替WhatsApp;还在和软银谈判,想融资50亿美元扩建物流中心。但这些计划真的能顺利实现吗?
对手们也没闲着。Bigbasket开始学习JioMart, 和本地小店合作,推出“30分钟达”服务;亚马逊则把Prime会员的配送费从99卢比降到49卢比,直接对JioMart的低价策略发起反击。2021年2月的Sensor Tower数据显示, JioMart的下载量首次出现了下滑,环比下降了15%。
但JioMart有个别人没有的优势:耐心。信实集团不追求短期盈利,愿意烧钱抢占市场。Damodar Mall说过:“我们花了10年建Jio的网络, 再用10年建JioMart的生态,急什么?”这种“长期主义”的态度,或许才是JioMart最可怕的地方。在印度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谁能熬到再说说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2021年的雨季又快来了 孟买的菜市场又开始涨价,而JioMart的WhatsApp群里用户们已经开始讨论明天买什么菜。这场关于印度电商的战争,远没有结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