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菜鸟官宣与Daraz合作,南亚物流突破是否意味着新篇章的开启

菜鸟与Daraz握手,南亚电商物流的“破局”还是“续命”?

6月7日一条消息在跨境圈悄悄传开:菜鸟成了Daraz的官方物流合作伙伴。没有铺天盖地的发布会,没有慷慨激昂的口号,就这么平静地官宣了。但懂行的人知道,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南亚,那个被很多卖家忽略的“潜力股”,突然被阿里系的两张牌——菜鸟和Daraz——按在了桌上。物流是电商的“命根子”,这两家绑在一起,是要给南亚电商换“心脏”?还是给现有的物流体系打一针“强心剂”?

从“区域玩家”到“阿里系王牌”:Daraz的南亚棋局

说起Daraz, 可能不少卖家有点陌生,但你要是去巴基斯坦问年轻人“网购上哪个平台”,大概率会得到同一个答案:Daraz。这家2012年在德国柏林成立的公司,2018年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后彻底变成了“南亚版淘宝”。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尼泊尔,这几个总人口超过4.9亿的国家,几乎都被Daraz的触角覆盖着。数据不会说谎:南亚地区超过85%的消费者会在Daraz上下单,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成绩。

菜鸟官宣与Daraz合作,南亚物流有新突破了?
菜鸟官宣与Daraz合作,南亚物流有新突破了?

收购之后Daraz的变化肉眼可见。阿里给了它技术、资金,还有最重要的——物流。Daraz Express横空出世,开始搞再说说一公里配送。但问题来了:跨境物流这块“硬骨头”,Daraz自己啃得动吗?中国到南亚的包裹,以前要么走邮政,要么找第三方物流,时效慢、成本高、丢包率不低。中小卖家想往南亚发货,常常是“想得美,做不到”。菜鸟这时候站出来说“我来帮你”,这步棋,下得妙。

全链路物流升级:菜鸟给Daraz商家画了张“饼”?

菜鸟和Daraz官宣合作时 说得可好听了:“全链路物流服务,国内揽收、国际运输、数字清关、一站式售后再说说一公里由Daraz Express搞定。”听起来完美得像童话,但现实里哪有“完美”二字?有卖家私下吐槽:“全链路?听着好听,实际操作中,国内段还好,国际段一遇到海关问题,就得扯皮。售后说‘一站式’,再说说还不是我们自己跟买家磨嘴皮?”

这话不是没道理。南亚的清关环境,可比东南亚复杂多了。巴基斯坦的关税政策、孟加拉的进口限制,动不动就变。菜鸟的“数字清关”听着很高级,真能把所有流程都线上化、标准化吗?2023年4月, 深圳某3C卖家就遇到过事儿:一批发往巴基斯坦的耳机,主要原因是HS编码申报错误,被海关扣了两周,再说说花了5000块才搞定。这事儿能全怪物流吗?恐怕不能,但物流作为中间环节,能不能提前预警、快速响应,直接关系到卖家的生死。

20%-25%时效提升:数据背后的“真实战场”

菜鸟说 合作之后Daraz的整体物流时效提升了20%-25%。这数字听着挺唬人,但具体到每个卖家、每个品类,感受可能完全不一样。做服装的卖家可能觉得“哇,快了5天”,做家具的可能觉得“慢死了还是30天到”。2023年6月菜鸟发布的《南亚跨境物流商家调研报告》里有个数据:中小卖家通过菜鸟多平台揽收服务,平均节省30%的交付时间。这个“多平台揽收”是啥意思?就是你一边在Daraz、Shopee、Lazada上卖货,不用找三家物流,菜鸟上门一次全收走。对中小卖家这确实省事儿,省了人力,也少了出错的可能。

航班数量也是个硬指标。菜鸟现在给Daraz每周开13班中国-巴基斯坦的货运航班、8班中国-孟加拉国的航班。这是什么概念?以前可能一周就1-2班,现在直接翻了六七倍。包机这事儿,烧钱,但效果立竿见影。杭州某家做小家电的工厂老板告诉小编:“以前发巴基斯坦, 走海运要45天空运要20天还贵死,现在菜鸟包机,15天能到,成本还降了12%。”这数据是他自己记账算的,比任何报告都真实。

南亚4.9亿人口的“电商洼地”:物流是唯一的拦路虎?

南为什么说南亚是“电商洼地”?主要原因是人口多啊!4.9亿人,比整个拉丁美洲还多。互联网渗透率也在涨:巴基斯坦从2021年的26.9%涨到2022年的36.5%,孟加拉从27.9%涨到31.5%。线上消费习惯正在养成,疫情期间大家不敢出门,网购成了常态。但问题来了:这么大的市场,为啥没出几个像Shopee、Lazada那样的巨头?

物流是绕不开的坎。南亚的基础设施,说句不好听的,有点“拉胯”。巴基斯坦的公路网络, 很多地方还是土路;孟加拉的达卡,堵车能堵到你怀疑人生;再说说一公里配送,偏远地区要么没人送,要么送到了要加钱。这些“老大难”问题,光靠菜鸟和Daraz就能解决吗?恐怕没那么简单。菜鸟可以包机、建海外仓,但总不能自己去修公路吧?

菜鸟的“物流野心”:不只是Daraz, 更是南亚版图

很多人可能以为菜鸟跟Daraz合作,就是帮Daraz卖家发货。但你要是这么想,就小看菜鸟了。这家公司的野心,从来不止于“给平台做物流”。它的目标,是搭建一个覆盖全球的“智能物流网”。2021年第四季度,菜鸟国际的日均跨境包裹就超过500万了跟国际物流巨头掰手腕。它在海外有231个仓库, 覆盖224个国家,合作伙伴有89家,递四方、中通、圆通、新加坡邮政……全都是行业内响当当的名字。

“5美元10日达”这个产品,你可能听过。在菜鸟的体系里花一杯咖啡的钱,就能把货送到20个国家。这事儿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菜鸟把这个模式复制到南亚,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卖家往巴基斯坦、孟加拉发货,以后也能用这个价?按道理讲是的,但实际操作中,得看成本能不能控制住。南亚的航空运费, 比东南亚高不少,燃油附加费、机场建设费……一堆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成本下不来“5美元10日达”就是个噱头。

中小商家的“生死局”:菜鸟的普惠物流能走多远?

跨境圈里中小卖家最怕啥?怕物流贵、怕时效慢、怕售后难。大卖家有量,能拿到最低的物流价格;小卖家呢?发100个包裹,可能连跟物流公司谈判的资格都没有。菜鸟这次跟Daraz合作, 特意强调“为多平台销售的跨境商家提供更普惠、更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这话是说给中小卖家听的。

“普惠”怎么体现?多平台揽收算一个,一次上门搞定所有平台的包裹,省了人力成本。全链路信息追踪也算一个,卖家能随时看到包裹到哪了不用天天催客服。还有物流时效保障, 比如承诺18天到,没到就赔钱——这事儿在2023年5月就有卖家试过:发往斯里兰卡的一批服装,主要原因是清关延误,用了22天菜鸟按约定赔了运费。对中小卖家这种“确定性”比什么都重要。

但“普惠”不是“免费”。菜鸟的服务肯定要收费,只是能不能把价格压到中小卖家能接受的程度,这是个问题。有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从中国深圳到巴基斯坦卡拉奇, 1公斤重的包裹,走菜鸟的全链路服务,运费大概在35-40元。如果是自己找货代,可能能找到30元左右的。差价不大,但加上菜鸟的“时效保障”和“售后”,对中小卖家可能还是更划算。

南亚物流的“老难题”:清关、 再说说一公里、基础设施

不管菜鸟和Daraz怎么吹,南亚物流的“老难题”摆在那儿:清关慢、再说说一公里难、基础设施差。清关这块,菜鸟的“数字清关”听起来很厉害,但能不能搞定南亚各国复杂的海关政策?比如巴基斯坦要求进口的电子产品必须获得BIS认证,没有这个认证,货到了也清不了关。菜鸟能帮卖家提前搞定这些认证吗?恐怕不能,这得靠卖家自己。

再说说一公里Daraz Express虽然覆盖了不少城市,但偏远地区还是送不到。比如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很多地方连像样的公路都没有,快递员骑摩托都费劲。这种情况下 就算菜鸟能把货从中国运到卡拉奇,再说说一公里还是得靠当地的“土快递”,时效和平安性都没保障。

基础设施就更不用说了。机场、港口、公路、仓库……这些硬件跟不上,物流效率提不上去。菜鸟可以在深圳、义乌建分拨中心,但总不能在南亚每个国家都建机场吧?所以 菜鸟和Daraz的合作,能解决的“痛点”是有限的,他们能优化的是“跨境段”的物流,但“本地段”的短板,不是一天两天能补上的。

国货出海的“新跳板”:南亚能否复制东南亚的成功?

说到跨境电商,东南亚是绕不开的话题。Shopee、Lazada靠着烧钱补贴、快速扩张,把东南亚电商市场做起来了。国货在东南亚也混得风生水起,3C、服装、家居,到处都是中国卖家的影子。现在菜鸟和Daraz联手,是不是想把南亚打造成“第二个东南亚”?

有机会,但挑战也不小。南亚市场和东南亚不一样,消费者更价格敏感,对“低价”的追求近乎偏执。中国卖家如果想在南亚卖货,性价比是第一位的,不能像在东南亚那样随便定价。还有文化差异, 比如巴基斯坦消费者更喜欢鲜艳的颜色,孟加拉女性对纱丽的偏好很强,这些都需要卖家做本地化运营,光靠物流可搞不定。

但优势也很明显。中国供应链强大,特别是小家电、纺织、家居这些品类,南亚市场根本不愁货。菜鸟的物流能把货快速送过去, Daraz的平台能帮卖家找到买家,这俩一配合,确实能让国货在南亚少走很多弯路。2023年3月,菜鸟在美国投用了3个海外仓,面积超10万平米。这说明菜鸟在布局“全球仓配网络”,南亚只是其中一步,未来可能会把更多资源往这边倾斜。

合作背后的“阿里生态”:菜鸟、 Daraz、支付宝的“组合拳”

很多人没注意到,菜鸟和Daraz的合作,其实是阿里生态在南亚的一次“组合拳”。菜鸟负责物流,Daraz负责平台,支付宝负责支付——这仨凑一块,不就是电商的“铁三角”吗?南亚很多国家的支付方式比较落后比如巴基斯坦,很多人没有信用卡,喜欢用现金支付。支付宝通过Easypaisa、bKash这些本地支付工具,把“扫码支付”带到了南亚,解决了支付难题。

有了物流、平台、支付,阿里在南亚的电商生态就闭环了。卖家可以在Daraz上开店, 用支付宝收款,通过菜鸟发货;消费者可以用本地支付方式下单,享受Daraz Express的配送服务。这套流程顺畅了国货出海南亚的阻力就小多了。2022年双11期间,Daraz上的中国商家销售额同比增长了60%,这里面物流和支付的功劳不小。

未来已来:南亚电商物流的“变”与“不变”

菜鸟和Daraz的合作, 对南亚电商肯定是个“利好”。物流效率提升了成本降低了中小商家更容易入局了。但这不代表南亚电商就能一夜之间“起飞”。物流只是电商生态的一环,还需要本地化运营、供应链优化、消费者教育等一系列配套措施跟上。

不变的是南亚市场的人口红利还在互联网渗透率还在涨,线上消费的需求还在增长。变的是物流效率会越来越高,成本会越来越低,卖家会越来越懂南亚消费者。菜鸟和Daraz的合作, 就像给南亚电商物流这辆“车”换了个更强的“发动机”,但能不能跑得快、跑得稳,还得看路况怎么样,司机技术怎么样。

那些想往南亚发展的卖家,现在是个好机会。但别指望靠物流就能成功,得先搞清楚南亚消费者想要什么怎么把货送到他们手里怎么解决售后问题。菜鸟和Daraz的合作,是“催化剂”,不是“救世主”。南亚电商的新篇章,到底能不能开启,还得看市场自己怎么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