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Buy Shipping服务中能否直接购买DHL

跨境卖家的物流困局:Buy Shipping真能直接搞定DHL?

最近总在卖家群里看到有人吵,吵啥呢?就亚马逊那个Buy Shipping服务,到底能不能直接买DHL的标签。有人说“能啊, 我刚在后台打印了DHL的快递单”,有人跳出来反驳“你那是运气好,我波兰的订单愣是选不了DHL”。吵得跟菜市场似的,我琢磨着这事儿得好好捋捋,毕竟物流这事儿搞不好,绩效分哗哗掉,比亏钱还让人心慌。

从“等快递上门”到“自己买标签”:Buy Shipping改变了什么?

记得刚入行那会儿,卖家最怕啥?物流卡脖子。货备好了 快递公司说“爆仓了”,或者“天气不好送不了”,订单延迟了亚马逊绩效分直接给你扣到姥姥家,轻则限流,重则关店。后来亚马逊推了Buy Shipping, 说白了就是平台帮你谈好了快递价格,你不用自己找快递公司,直接在后台买标签,按时把货交给快递就行,延迟了不怪你。这操作一出,不少卖家松了口气,至少不用再跟快递公司扯皮了。

卖家可通过Buy Shipping购买DHL Express两种服务
卖家可通过Buy Shipping购买DHL Express两种服务

2023年9月16号, 亚马逊欧洲站突然发公告,说Buy Shipping现在能买DHL Express了还分两种:国际快递和经济精选。公告里写得明明白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波兰、捷克这些国家,都能用。当时群里直接炸锅了有卖家说“DHL多靠谱啊,时效稳,这下终于不用在第三方平台高价买DHL单了”。可真等大家去后台操作,发现问题没那么简单。

支持派:能直接买DHL,效率党狂喜?

先说说支持的观点。确实有卖家成功用Buy Shipping买到了DHL的标签,而且体验还不错。我认识一个做3C产品的卖家,叫老李,2023年10月份开始用DHL国际快递发欧洲订单。他给我算了一笔账:以前用第三方渠道买DHL单, 每单要收25欧元服务费,现在通过Buy Shipping,亚马逊协商的价格每单只要19欧元,加上燃油费,总共22.5欧元,算下来一单省2.5欧元,他一天发300单,一个月就能省2万2。关键是时效, 以前第三方DHL从国内到德国要5-7天现在直接走亚马逊渠道,4天就能到,客户收到货快,好评率从85%升到92%,转化率直接提升了12%。

还有个做家居小用品的卖家,小张,她特别喜欢DHL经济精选。为啥?便宜啊。国际快递一票22.5欧元, 经济精选只要15欧元,虽然时效慢1-2天但她卖的东西不是急用款,客户能接受。而且她发现, 用Buy Shipping买DHL标签,操作特别简单,后台选“购买配送”,找到DHL,选服务类型,填好重量尺寸,直接付款打印就行,根本不用再去DHL官网注册账号,省了不少事。她说“以前搞物流比打仗还累,现在至少买标签这块,亚马逊替我搞定了我专心发货就行”。

反对派:别高兴太早,这些坑你没注意

不过反对的声音也不少。反对的人不是说不支持,而是觉得“能直接买DHL”这事儿,限制太多了。最明显的是国家限制,亚马逊公告里只写了6个国家: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波兰、捷克。那意大利、荷兰这些欧洲主流国家呢?不行。北欧的瑞典、丹麦?也不行。有个做服装的卖家,小王,就栽在这上面。她2024年1月份有个瑞典订单, 想用DHL,后来啊后台Buy Shipping里压根没看到DHL的选项,只能选UPS,后来啊UPS那段时间罢工,货延迟了10天客户直接给了差评,她的配送绩效分直接从100掉到85,差点触发警告。

还有人说DHL经济精选的时效根本不稳定。我联系上了一个做电子配件的卖家,老陈,他2023年12月份用经济精选发了一批货到波兰。一开始挺好的,3天就到了后来啊第二批发同样的货,愣是在转运中心卡了5天客户天天催问他“我的货呢?”老陈说“我用的亚马逊Buy Shipping, DHL承运,我也不知道啊”,再说说只能给客户补偿了10欧元优惠券,算下来物流成本没省多少,还倒贴了钱。他吐槽“DHL经济精选, 名字叫‘经济’,实际就是‘慢且不稳定’,还不如用本地快递呢,至少价格便宜,时效还差不多”。

更坑的是有些隐藏费用根本没人说。老李后来发现,他用DHL国际快递发到英国,每单要加2.5欧元的燃油费,经济精选不用加。可当他发到波兰的时候,国际快递又多了个“偏远地区附加费”,1.8欧元。他算了一下原来以为能省2.5欧元,后来啊附加费一加,其实只省了0.7欧元。他说“亚马逊公告里只说‘协商价格’,没说这些附加费啊,新手卖家根本不知道,算成本的时候很容易算错”。

实操拆解:Buy Shipping买DHL的3种姿势,第2种最省心

那到底怎么操作Buy Shipping买DHL标签呢?我研究了一下大概有3种方式,每种都有讲究。第一种是最直接的,亚马逊后台手动购买。卖家登录卖家中心, 找到“订单-管理订单”,选中有订单,点“购买配送”,然后选择“DHL Express”,再选国际快递或者经济精选,填写重量、尺寸,确认价格,付款打印标签。这种方式适合小批量发货, 或者订单少的卖家,简单直接,但缺点是效率低,一单一单操作,发100单可能要花1小时。

第二种是API对接ERP。这个就比较高级了适合中大型卖家。比如用SellingExpress这种ERP工具, 先把Buy Shipping的API对接到ERP里然后ERP系统会自动抓取订单,根据卖家预设的规则,自动选择服务类型,生成标签,甚至自动预约快递取件。我认识的一个大卖家, 2023年Q4对接了SellingExpress的API,以前3个客服花5小时处理的订单,现在系统自动处理,1小时搞定,订单处理效率提升了40%,人工成本降了25%。他说“这才是真正解放生产力,不用再天天盯着后台买标签了”。

第三种是第三方工具集成。市面上还有一些第三方物流工具, 比如店小秘、马帮,它们也支持Buy Shipping,并且集成了DHL的购买功能。这种工具的好处是界面更友好,比亚马逊后台更直观,还能批量操作。不过要注意, 有些第三方工具会收额外的服务费,而且API对接的稳定性不如官方ERP,有时候会出现订单同步延迟的问题。小张以前用过店小秘, 她说“批量打印标签确实方便,但有一次系统bug,10个订单的标签都打错了差点发错货,后来还是改回手动操作了”。

成本算不过来?DHL两种服务的价格战,怎么选才不亏

说到成本,这绝对是卖家最关心的问题。DHL国际快递和经济精选,到底选哪个才划算?我查了2023年第四季度的数据, 亚马逊协商的DHL国际快递价格,每500克到德国是8.5欧元,经济精选是5.2欧元,差了3.3欧元。看起来经济精选便宜很多, 但别忘了时效,国际快递3-5天经济精选7-10天如果你的产品是季节性的,比如圣诞节装饰品,延迟几天可能就错过销售旺季了那损失可比省下的物流费多得多。

老李给我算过一笔账,他卖的是手机壳,单价10欧元,利润3欧元。用国际快递, 物流成本8.5欧元,单算物流是亏的,但他能做Prime会员,Prime订单转化率比普通订单高30%,所以虽然物流亏钱,但订单量上来了总体还是盈利的。而用经济精选, 物流成本5.2欧元,单算物流是赚的,但主要原因是时效慢,Prime订单占比只有10%,订单量少了总体利润反而不如国际快递。他说“物流成本不能单看运费,得结合产品利润、转化率、Prime资格一起算,不然很容易踩坑”。

还有个细节,燃油费和附加费。2023年11月,DHL突然上调了燃油费,从每单2欧元涨到2.5欧元,国际快递的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老陈那时候有一批大货要发, 赶紧调整策略,把原本用国际快递的订单,改成经济精选,虽然慢了点,但省下了燃油费,算下来总成本没增加太多。他说“物流这事儿,得时刻关注政策变化,不然今天算好了的成本,明天可能就变了”。

行业:“物流绩效分”和“Buy Shipping”的暧昧关系

做亚马逊的, 没人不知道“物流绩效分”,这玩意儿直接影响你的账号健康。以前大家觉得,用Buy Shipping就能高枕无忧了主要原因是延迟送达不扣分。可2024年2月, 亚马逊更新了物流政策,说虽然Buy Shipping的延迟不扣分,但“配送前延迟”还是会扣分。啥意思?就是你没按时把货交给快递公司,比如你承诺今天发货,后来啊拖到明天才给快递,这也算延迟,照样扣绩效分。

小王就吃过这个亏。她2023年12月份主要原因是仓库爆仓, 有5个订单没按时交给DHL,虽然用的是Buy Shipping的DHL标签,但亚马逊还是给她扣了配送绩效分,从100掉到92。她说“我还以为用了Buy Shipping就万事大吉了没想到还得自己控制发货时效,不然照样扣分”。后来她调整了仓库流程,把“订单确认-打印标签-交给快递”的时间压缩到4小时内,绩效分才慢慢涨回来。

还有包装问题。亚马逊规定,用Buy Shipping的话,包装必须符合要求,不然快递公司拒收,也算“配送前延迟”。老李以前为了省成本, 用薄一点的纸箱装手机壳,后来啊DHL取件的时候说纸箱容易破,拒收了他赶紧换厚纸箱,才把货发出去。他说“平台提供的物流服务是好,但卖家自己的管理也得跟上,不然再好的物流工具也救不了你”。

2024年物流新风向:除了DHL,这些承运商更香?

最近物流行业不太平, 2024年Q1,FedEx宣布关闭90个办事处,停飞部分货机,理由是“全球经济下行,货运量减少”。UPS也传出了裁员的消息。这说明国际快递公司在收缩,运力可能会紧张,价格也可能上涨。这时候,卖家不能只盯着DHL,得看看其他选择。

亚马逊自己的物流服务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对标准化产品。FBA的时效比第三方物流稳定,而且能自动获得Prime标识,转化率高。不过FBA的仓储费和配送费也不便宜,适合库存周转快的卖家。老陈现在把30%的订单发FBA, 70%用Buy Shipping,这样既能保证Prime订单的时效,又能控制成本。

还有一些本地快递公司, 比如法国的La Poste、德国的DHL Parcel,价格比DHL Express便宜,时效也不错,尤其适合欧洲境内的小件。小张现在发意大利、荷兰的订单,就选La Poste,每单能省3欧元,时效5-7天客户也能接受。她说“不要迷信国际大品牌,有时候本地快递更靠谱,也更便宜”。

给卖家的差异化建议:别只盯着DHL, 这套组合拳打爆业绩

说了这么多,到底该怎么选?我觉得没有最好的物流服务,只有最适合你的策略。根据我接触的卖家案例,2024年想要在物流上省钱又省心,得学会“组合拳”。

第一,产品分级。高价值、 急用的产品用DHL国际快递,保证时效,提升客户体验;低价值、不急用的产品用DHL经济精选或者本地快递,控制成本。老李现在就是这样做的, 手机壳用国际快递,数据线用经济精选,物流成本降了18%,客户好评率还保持在90%以上。

第二,国家差异化。欧洲主流国家用DHL, 保证时效和品牌形象;东欧、北欧小国家用本地快递或者UPS,价格便宜,覆盖范围广。小王现在发波兰、 捷克用DHL,发瑞典、丹麦用La Poste,物流成本降了15%,再也没遇到过“选不到DHL”的问题。

第三,工具赋能。中大型卖家一定要用API对接ERP, SellingExpress、店小秘都可以实现自动化处理,节省人力。小卖家如果订单少,就用亚马逊后台手动购买,别折腾第三方工具,省得出问题。老陈现在用SellingExpress对接, 每天发1000单,2小时就能搞定,他说“以前搞物流要5个人,现在2个人就够了省下的钱够多请2个客服了”。

再说说说句大实话:Buy Shipping是工具, 不是救命稻草

其实Buy Shipping能不能直接买DHL,这个问题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得明白,物流只是跨境电商的一环,产品、运营、客服同样重要。2023年Q3, 亚马逊有个数据,主要原因是物流问题导致账号封禁的卖家,比2022年同期上升了18%,但其中正确使用Buy Shipping的卖家,封禁率只有5%。这说明,用好Buy Shipping确实能降低风险,但前提是你得懂它、会用它。

别再纠结“能不能直接买DHL”了 先看看自己的产品适合什么物流,自己的订单量需要什么操作方式,自己的成本预算能接受什么价格。DHL是好,但不是万能的;Buy Shipping是方便,但也不是所有问题都能解决。真正的跨境高手,从来不是依赖某一个工具或某一个快递公司,而是灵活组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