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的新内衣独立站,有没有不性感又舒适的款式推荐
从“悦人”到“悦己”,SHEIN的新内衣站到底想干嘛?
最近刷SHEIN的时候,突然蹦出来一个叫Luvlette的独立站,专门卖内衣。说实话,一开始挺意外的——毕竟SHEIN主站那些吊带、短裙,哪件不是带着点“性感”的小心思?怎么内衣反倒开始强调“不性感”了?点进去一看, 模特也不是那种纸片人,有普通身材的,甚至有点小肚腩的,衣服标签上还写着“fuller busts”的字样。这操作,有点意思。
内衣市场变了?女性早就不为“性感”买单了
说真的, 现在买内衣的女性,真还像以前那样非得“性感”不可吗?翻翻评论区,好多女生吐槽:“维密的内衣是好看,但穿一天勒得胸疼,谁穿谁知道。”“我买内衣是为了自己舒服,又不是给男朋友看的。”这话戳中了多少人的痛点——内衣的本质,到底是取悦别人,还是取悦自己?

维多利亚的秘密就是前车之鉴。以前靠“维密天使”的魔鬼身材走秀,靠“性感”概念火遍全球,后来啊呢?2019年净销售额下滑4%,2020年直接关了250家门店,亏得不行。后来痛定思痛, 把男性为主的理事会换成女性主导,取消走秀,找杨天真这种丰腴身材的模特代言,主打“舒适”和“健康”。效果怎么样?2024年一季度销售额直接翻倍,营业利润从负转正。这数据说明什么?女性消费者用脚投票了——她们要的,不再是挂在橱窗里的“性感幻想”,而是能穿在身上的“舒适体验”。
SHEIN肯定也看懂了这个趋势。主站那些“性感风”的服装,吸引的是年轻女孩的潮流追求,但内衣不一样。内衣是贴身穿的,舒适度是底线,更是复购的关键。Luvlette的独立站,说白了就是SHEIN在试探“悦己”这个赛道——能不能靠“不性感但舒适”撬动女性用户更深层的需求?
Luvlette的“不性感”,到底有多不性感?
打开Luvlette的独立站,第一感觉:这和SHEIN主站简直是两个世界。没有那种蕾丝边的极致诱惑,也没有模特凹出“事业线”的刻意摆拍。首页焦点图里 一个微胖女孩穿着米白色的运动内衣,手里捧着咖啡,笑得特别自然旁边配着“confidence, comfort, love——self-love”的标语。
具体到产品,分了几个系列:日常休闲款、运动款、大码款。每个系列的“不性感”都挺实在的:
日常款比如那款“无钢圈纯棉背心式内衣”, 面料是95%棉+5%氨纶,摸上去像T恤一样软。没有钢圈没有蕾丝,肩带是宽边的,不会勒出红印。颜色也全是莫兰迪色系:灰粉、浅蓝、燕麦色,低调得像没穿内衣一样。这种款,适合日常通勤或者居家,主打的就是“无感”——舒服到让你忘了自己穿了内衣。
运动款更狠, 有一款“高支撑无痕运动文胸”,杯垫是可拆卸的,肩带交叉设计,跑起来也不会晃。面料是速干的涤纶+氨纶,透气性拉满。模特是个健身女孩,穿着它做深蹲、跳跃,动作幅度大得不像内衣广告。以前买运动内衣, 要么为了支撑牺牲舒适度,要么为了舒适牺牲支撑力,Luvlette这个款算是把俩问题都解决了——不性感,但实用。
大码款才是“杀手锏”。专门针对fuller busts的女性,从70F罩杯都有。杯型是3/4杯,能包裹住整个胸部,侧比加宽,防止副乳跑出来。面料是加厚纯棉,承托力够,又不会勒。模特是个身材丰腴的女生,穿着它弯腰、抬手,完全没压力。说实话,现在大码内衣要么土气要么闷热,Luvlette这个款,算是把“舒适”和“体面”平衡得挺好。
模特变了 不再是“纸片人”,而是“真人”
最颠覆的是Luvlette的模特。SHEIN主站那些模特,一个个瘦得跟杆似的,腰细腿长,穿什么都好看。Luvlette呢?有20岁出头的女孩, 也有40岁左右的妈妈;有身材匀称的,也有小肚腩、蝴蝶臂的;甚至有穿深色皮肤、雀斑的模特。这些模特不追求“完美”,反而带着点“不精致”的真实感——就像我们身边的普通女孩。
中国区特意邀请了杨天真出镜,她穿着黑色大码内衣,双手叉腰,眼神特别坚定。评论区里有人说:“这才是真实的女性力量,不是那些摆拍的‘完美身材’。”还有人说:“看到杨天真的肚子,我瞬间不焦虑了。”这种“真实感”, 恰恰击中了现代女性的痛点——她们早就厌倦了被主流审美绑架,渴望看到和自己一样的“不完美”身体。
更绝的是Luvlette的模特图全是“生活场景”而不是“棚拍”。有穿着内衣做饭的, 有抱着猫窝在沙发上的,有在户外徒步的……这些场景让产品变得“有温度”,不再是冷冰冰的“商品”。用户一看就知道:“哦,这个内衣我穿去上班/运动/睡觉应该也挺舒服的。”
流量数据说话:新品牌, 但用户已经“记住了”
虽然Luvlette是今年4月才上线的独立站,但流量数据已经能看出点门道。根据Similarweb的数据,6月之后流量开始明显上升,8月甚至迎来了一波小高峰。其中,自然搜索流量占了44.04%,直接流量占了40.27%——这说明什么?很多用户是直接搜“Luvlette”进来的,甚至有人记住了网址,直接打开。对于一个新品牌这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社交流量里Instagram贡献了79.05%的流量。Luvlette很早就开始布局社媒,找了很多中小网红合作,收费的、免费的都有。有的博主收到免费内衣后 会拍“试穿vlog”,重点讲“舒适度”;有的博主会分享“大码内衣穿搭”,教怎么搭配外套。这些内容不像硬广,更像是“姐妹推荐”,用户反而更信。
流量地区分布也很有意思:美国占了57.88%, 墨西哥12.22%,西班牙、英国、阿根廷也有不少。这和SHEIN的主站用户画像重合度很高, 说明Luvlette在“借力”SHEIN的全球化流量——毕竟SHEIN在美国、欧洲的供应链和物流早就成熟了Luvlette直接用就行,不用从零开始。
SHEIN的“野心”:不止是卖内衣, 更是“占领心智”
其实SHEIN孵化Luvlette,早就不是秘密了。2020年底就注册了Luvlette的商标, 去年开始在主站卖Luvlette的产品,相当于“测试市场”。就像以前做SHEGLAM、MOTF一样,先放在主站卖,看看数据怎么样,数据好再独立运营。
为什么SHEIN非要搞个独立站卖内衣?主要原因是内衣的“复购率”太高了。女性平均每年买6-8件内衣,一旦你让她觉得“舒服”,她就会一直买。而且内衣的“用户粘性”也强,一旦认准一个品牌,很难换。SHEIN靠平价服装起家, 但用户对它的认知是“潮流”“快消”,而内衣需要“专业”“信任”——独立站正好能强化这个认知。
更深层的原因,是想“占领女性用户的心智”。从服装到内衣, 从“悦人”到“悦己”,SHEIN其实在告诉用户:“我懂你的所有需求,不管是穿出去的漂亮衣服,还是贴身的舒适内衣,都能在我这里买到。”这种“一站式满足”的策略,才能把用户牢牢锁在自己的生态里。
不性感≠不好看, 舒适也可以很高级
有人可能会说:“内衣不性感,还有什么意思?”其实“不性感”不代表“丑”,Luvlette的设计感一点不差。比如那款“蕾丝拼接无痕内衣”, 蕾丝是细密的平纹蕾丝,不会扎人,拼接的位置刚好在胸部侧面既能修饰副乳,又不会暴露。颜色选的是香槟金,低调又有质感,穿进西装里若隐若现,比那种大露背的“性感款”更显高级。
还有“家居服系列”, 真丝材质的吊带+短裤,颜色是奶茶色、雾霾蓝,摸上去滑溜溜的,穿在身上像云朵一样舒服。这种款, 主打的是“私密空间的舒适”,比那些暴露的“性感家居服”更符合现代女性的生活方式——谁说在家就不能美得舒服?
更重要的是 Luvlette的价格很“SHEIN”:普通款29-39美元,运动款39-49美元,大码款和普通款差不多。这个价位,比维密便宜一半,比国内一些“舒适内衣”品牌还便宜。SHEIN把“平价”和“舒适”绑在一起,用户很难拒绝——毕竟谁不想花更少的钱,买更舒服的内衣?
挑战还在:如何让“不性感”成为“主流”?
虽然Luvlette的定位很精准,但挑战也不小。先说说“不性感”的定位能不能被用户接受?毕竟几十年下来“性感”已经成了内衣的代名词,很多女性还是觉得“内衣=性感”。Luvlette需要时间教育市场,让更多人明白“舒适比性感更重要”。
接下来供应链能不能跟上?SHEIN主站的服装是快时尚, 一天就能上新,但内衣不一样,需要更严格的质量控制,特别是大码内衣,对版型和面料的要求更高。如果出现起球、变形、掉色等问题,复购率肯定会受影响。
再说说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内像Ubras、 NEIWAI内外这些“舒适内衣”品牌已经火了国外也有ThirdLove、Aerie等主打“不性感”的品牌。Luvlette要想突围, 必须在“差异化”上下功夫——比如结合SHEIN的供应链优势,推出更多“平价+舒适+设计感”的款式,或者针对不同场景推出细分产品。
写在再说说:Luvlette的“舒适革命”, 才刚开始
说实话,Luvlette的出现,让我对SHEIN刮目相看。这个靠“快时尚”起家的品牌,居然能放下“性感”的执念,去做“舒适”的内衣。或许它看透了:女性消费早就变了她们不再为“别人的眼光”买单,而是为自己的“感受”买单。
从维密的转型失败,到Luvlette的精准定位,内衣市场正在经历一场“舒适革命”。这场革命的核心, 不是“不要性感”,而是“不止性感”——女性有权选择穿得性感,也有权选择穿得舒服,而品牌要做的,是提供“选择权”。
Luvlette的独立站上线才几个月, 流量和品牌知名度都还能让女性“舒服”的品牌,才能走得长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