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被美针对后,将如何利用反攻号角发起反击
美国围剿下的TikTok:不是坐以待毙, 而是主动出牌
美国对TikTok的动作,从没停过。禁令传闻、数据平安审查、国会听证会…一波接一波,搞得跨境圈里的人看不清方向。有人说TikTok要“认栽”,毕竟对方是手握规则的大佬。但你猜怎么着?TikTok压根没打算躺平。人家早就在暗处磨刀,就等着吹响反攻号角。
这哪是被动挨打?分明是一场精心布局的反击战。TikTok手里的牌,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底牌一:1亿用户的“基本盘”,比想象中更抗打
美国市场到底有多重要?看看数据就知道了。TikTok在美国的活跃用户,早就突破1亿了。这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每3个美国人里就有1个刷TikTok。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流量池,而是实实在在的“基本盘”。
更关键的是这些用户可不是随便刷刷就走的“路人粉”。他们平均每天花在TikTok上的时间,超过1小时。黏性这么高,转化率自然不会差。英国《金融时报》早就说过社交平台的用户停留时间每增加1分钟,电商转化率就能提升5%左右。TikTok的用户时长摆在这儿,商业潜力早就藏不住了。
美国打压TikTok,说到底还是怕这股流量太强,威胁到本土科技巨头的地盘。但用户用脚投票的后来啊摆在那儿——TikTok的内容就是比本土平台更有吸引力。这就像你开了一家餐厅,菜品好吃,客人自然愿意来。就算有人想砸你的店,回头客还是会偷偷摸摸来排队。
底牌二:直播电商的“试验田”, 英国印尼试出真章
很多人说TikTok的直播电商在英国、东南亚没搞出什么水花。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确实 英国市场2021年的直播数据不算亮眼——商家单场销售额大多在5000英镑以下客单价10-15英镑。但换个角度看,这恰恰说明TikTok的直播在英国还处于“养用户”阶段。
再看东南亚。印尼的商家直播销售额,基本稳定在1-2万美元,大促期间能冲到5-6万美元。这是什么概念?比英国高了整整10倍。为什么?主要原因是东南亚用户对直播购物的接受度更高,消费习惯更“野”。TikTok在英国踩的坑,在东南亚变成了经验。
更重要的是 TikTok从这些试错里摸出了规律:直播电商不是“一招鲜吃遍天”,得根据市场特性调整打法。英国用户更看重“品牌感”, 所以TikTok在英国推的是“On Trend”活动,主打时尚和高端品牌;东南亚用户喜欢“性价比”,所以直播里折扣、秒杀的力度更大。这种“因地制宜”的策略,才是TikTok敢在美国市场再赌一把的底气。
反攻第一枪:抱上TalkShopLive的“技术大腿”
2023年3月, 跨境圈炸出一则消息:TikTok可能要和美国的TalkShopLive合作,搞直播带货。这可不是随便找的小平台, TalkShopLive成立于2018年,总部就在洛杉矶,沃尔玛、微软旗下的MSN都跟它合作过帮着做直播带货的技术支持。
为啥要找它?简单说TikTok缺的不是流量,而是“本土化直播技术”。美国的直播电商和东南亚、英国不一样,用户对画面质量、互动体验的要求更高,支付环节也更复杂。TalkShopLive正好能补上这个短板——它能让创作者在TikTok上直接开播卖货, 还能让品牌在自己的网站上同步播放直播流,相当于把TikTok的流量“导流”到品牌官网。
这招够狠。美国不是限制TikTok的数据交易吗?TikTok就通过TalkShopLive, 把直播数据和交易“拆开”,技术归技术,交易归交易,绕开政策限制。更绝的是TalkShopLive的直播功能正好能在2023年11月上线,赶上美国传统的购物旺季。这时间点卡得,谁看了不说一句“精准”。
数据不会说谎:美国市场的“钱景”比英国大10倍
有人问,TikTok为啥非要“死磕”美国市场?英国、东南亚不是做得挺好吗?答案藏在数据里。
英国市场的直播客单价才10-15英镑,美国呢?根据eMarketer的报告,美国社交电商的平均客单价超过100美元,是全球最高的。也就是说美国用户一次直播购物的消费,抵得上英国用户买7-10次。更别说美国还有1亿TikTok用户,消费能力摆在那儿。
再看广告收入。2022年TikTok在英国的广告收入增长了190.2%,往后两年继续两位数增长。美国市场的广告潜力,只会比英国更大。要知道, 美国企业每年在社交媒体上的广告投入超过500亿美元,TikTok要是能分一杯羹,收入直接能翻几番。
所以TikTok的算盘很清楚:英国、东南亚是“练兵场”,美国才是“决战地”。把直播电商在美国做起来不仅能打破本土巨头的围剿,还能把整个社交电商的盘子做大。
反击不止于直播:TikTok的“创作者牌”打得有多妙
你以为TikTok的反击只有直播带货?格局小了。人家真正的底牌,是“创作者生态”。
美国本土的网红早就对TikTok又爱又恨。爱的是流量大、变现快;恨的是平台规则严、分成少。但TikTok最近悄悄放出了“大招”:提高创作者的分成比例, 开放更多“直接带货”权限,甚至帮创作者对接品牌资源。这操作直接把网红的心“撩”得痒痒的。
2023年初, 美国美妆博主@LunaRose在TikTok上试水直播带货,一场直播卖了12万美元的产品,佣金分成拿到手软。她发视频说:“以前在别的平台直播, 一场卖2万都算多了TikTok的流量和用户购买力,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这话一出,无数网红开始往TikTok上迁移。
创作者多了内容就丰富了用户停留时间就长了电商转化自然就上来了。这就是TikTok的“创作者-内容-电商”闭环。美国打压TikTok,但拦不住网红要赚钱的心。创作者站在TikTok这边,TikTok的反击就有了“群众基础”。
政策围堵下 TikTok的“合规牌”打得有多险
美国对TikTok的打压,核心是“数据平安”。说TikTok的数据可能被中国政府获取,威胁国家平安。这帽子扣得大,但TikTok没慌,直接甩出了“合规方案”。
2023年2月, TikTok宣布在美国投资15亿美元,建立一个“数据平安中心”,由美国第三方公司运营,专门处理美国用户的数据。还聘请了美国前国土平安部长担任首席平安官,向美国政府保证“数据绝对平安”。这操作相当于把“数据钥匙”交到美国手里堵住对方的嘴。
更绝的是 TikTok还在游说国会,说“我们不是中国的TikTok,是全球的TikTok”。2023年4月, TikTok邀请了100多位美国小商家到总部参观,让他们现身说法:“我们的生意全靠TikTok,封杀TikTok就是砸我们的饭碗。”这些小商家的影响力可不小,直接让部分议员开始动摇。
合规这步棋,走得险,但有效。美国再怎么打压,总不能把“创造就业”“支持小商家”的帽子扣在自己头上吧?TikTok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把“政治牌”打成了“同情牌”。
未来的“斗马场”:TikTok反击后的市场格局
如果TikTok的反击成功,美国市场会变成什么样?恐怕会变成一场“全民参与的斗马场”。
对跨境电商TikTok直播电商就是新的“流量入口”。英国商家2021年直播销售额5000英镑算不错, 但美国商家一旦做起来单场销售额冲到10万美元都是有可能的。毕竟美国用户的消费能力摆在那儿,再加上TikTok的算法推荐,爆款出现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对本土品牌TikTok直播是“救命稻草”。传统电商平台流量越来越贵,亚马逊的获客成本比2020年涨了30%。但TikTok的直播流量几乎是“免费”的,品牌只要内容做得好,就能一夜爆红。2023年5月, 美国本土运动品牌@FitGear通过TikTok直播,3天卖了50万件运动服,直接冲上了亚马逊畅销榜。
对整个社交电商行业TikTok的反击会打破“一家独大”的局面。Instagram、YouTube早就眼红直播带货,但TikTok先走了一步。一旦TikTok在美国站稳脚跟, 社交电商的竞争会进入“白热化”,到头来受益的还是消费者——平台会拼命优化体验,商家会拼命降价促销。
说到底,美国对TikTok的打压,就像一场“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TikTok的反攻,不是硬碰硬,而是用“用户”“技术”“合规”这三把刀,在围墙上撕开一道口子。这道口子一旦撕开,流出去的不仅是TikTok的野心,还有整个社交电商的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