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欧洲年末旺季,哪些品类会因为市场遇冷而受到影响

欧洲年末旺季的“冷信号”:订单量提前进入冰封期

亚马逊欧洲站的卖家后台最近有点“安静”。往年9月就该蠢蠢欲动的圣诞订单, 今年却像被按了暂停键——深圳某3C卖家李明看着后台数据发愁:“同一个链接,去年这个时候日销1000单,现在300单都悬。”这不是个例。据深圳跨境电商协会10月调研, 68%的欧洲站卖家反馈旺季订单量同比下滑超20%,其中汽配、服装类目首当其冲。

更让卖家头疼的是广告费的“打水漂”。为了冲单,不少卖家加大了亚马逊PPC投入,后来啊点击率上去了转化率却跌穿地板。广州做家居用品的陈姐算了笔账:“广告花费涨了40%, 订单量却少了15%,单件利润直接被压缩到5块钱以下还不如不做活动。”这种“高投入、低回报”的困境,正在欧洲旺季卖家中蔓延。

市场遇冷?欧洲年末旺季这些品类将受影响
市场遇冷?欧洲年末旺季这些品类将受影响

消费者钱包捂紧了:圣诞预算砍了又砍

订单下滑的背后是欧洲消费者越来越“抠门”。法国市场调查机构CSA刚发布的报告显示, 法国人今年圣诞平均预算549欧元,比去年少了3%——别小看这3%,24%的受访者明确说会砍服装开支,56%的人担心经济低迷会影响年底庆祝。英国更夸张,零售协会数据显示,22%的英国消费者计划减少圣诞支出,平均每人少花150英镑。

这种“节俭风”从高端品类往下刮。比利时巧克力行业协会10月数据, 传统圣诞礼盒预订量同比降18%,往年热销的松露巧克力礼盒,今年订单少了三成。“以前圣诞节前一个月,巧克力厂24小时赶工,现在订单排不满,只能让工人轮休。”布鲁塞尔一家老牌巧克力厂老板说。

首当其冲的“重灾区”:这些品类销量腰斩

服装时尚:从“必买清单”到“可选项”

服装类目今年在欧洲旺季遭遇“滑铁卢”。西班牙市场调研机构Q3报告显示,26.7%的西班牙消费者计划减少服装开支,比例在各品类中最高。马德里快时尚连锁Zara的圣诞新品预订量同比降23%,往年这时候补货3次今年1次就够了。

跨境电商卖家感受更明显。深圳女装卖家张姐的圣诞连衣裙库存积压了2000件:“往年9月底就卖断货,现在11月了还卖不动。欧洲客户都在问‘有没有折扣’,原价款根本没人看。”更麻烦的是退货——亚马逊今年把圣诞退货期限延长到2023年1月31日张姐预计仅服装退货就能吃掉15%的利润。

电子产品:广告费烧不出订单

电子产品曾是欧洲旺季的“流量担当”,今年却成了“烧钱黑洞”。亚马逊欧洲站数据显示,9-10月电子类目广告点击成本同比涨18%,但转化率降12%。德国做蓝牙耳机的卖家老王很无奈:“投了5万欧元广告, 单量还不如去年一半,还多了30%的广告投诉——消费者觉得价格虚高,性价比低。”

根源在消费降级。欧洲消费者电子协会报告,68%的欧洲人今年圣诞不会买新电子产品,旧产品凑合用。西班牙电子产品连锁MediaMarkt的圣诞促销力度空前, iPhone 14直降200欧元,还是卖不动。“以前圣诞节是电子产品的‘狂欢节’,今年成了‘清仓季’。”该店店长说。

玩具家庭用品:孩子能少收礼物吗?

玩具和家庭用品本该是“刚需”,今年也难逃寒流。英国玩具零售商协会数据,圣诞玩具预订量同比降17%,其中中高端玩具下滑超25%。伦敦玩具店老板Tom说:“以前家长抢着给孩子买贵的,现在都在挑打折的,30英镑以下的玩具卖得最好。”

家庭用品更惨。欧罗巴联盟统计局10月数据,家用清洁用品、厨房小家电的搜索量同比降19%。做厨房收纳的意大利卖家Marco发现, 欧洲客户现在更关注“耐用性”而不是“颜值”——“以前卖网红款收纳盒,现在问的都是‘能用几年’。利润薄得像纸,不卖又没单。”

传统节日礼品:巧克力、 红酒的“寒冬”

作为欧洲圣诞节的“仪式感担当”,巧克力、红酒等传统礼品今年遇冷。法国红酒行业联盟报告,圣诞礼盒装红酒预订量同比降21%,其中高端红酒订单腰斩。波尔多酒庄主Pierre很焦虑:“往年圣诞节前三个月, 酒庄就接满了订单,现在仓库里堆满了酒,都不知道卖给谁。”

巧克力同样惨淡。比利时巧克力巨头Godiva的圣诞季销售额预计同比降15%,被迫关闭了欧洲3家门店。“消费者现在更买‘平替’,超市自有品牌的巧克力卖得比我们还火。”该公司欧洲区负责人说。

冷中藏热:这些“非主流”品类反而火了

虽然大部分品类遇冷,但总有些“意外惊喜”。欧洲能源危机催生了节能产品的需求, 亚马逊德国站数据显示,9-10月节能灯泡、插座转换器的销量同比涨35%,太阳能充电器涨42%。做节能灯的波兰卖家Anna最近忙不过来:“订单排到明年1月,欧洲客户现在最关心的是‘能不能省电费’。”

二手和复古用品也意外走红。eBay欧洲站报告,11月二手圣诞装饰、复古玩具的搜索量同比涨28%。英国卖家Emma靠着卖二手圣诞树装饰, 月销量翻了3倍:“欧洲人现在觉得‘二手不丢人’,能省钱还环保,这波红利我赶上了。”

卖家的生存法则:砍SKU、 控成本、抓平替

面对冷清的旺季,卖家们开始“断舍离”。深圳某大卖透露,今年砍掉了40%的圣诞SKU,只保留性价比最高的基础款。“去年圣诞季库存积压了2000万,今年宁可少赚点,也不能压货。”成本控制更严格,物流从空运转海运,广告只投精准长尾词,连办公室都搬到了租金更低的郊区。

抓住“平替”需求是另一个策略。做手机壳的台湾卖家Jack把产品价格从19.9欧元降到12.9欧元, 销量反而涨了20%:“欧洲客户现在要的是‘能用就行’,我们把材质从硅胶改成TPU,成本降了客户还觉得更耐用。”

2024年预警:旺季逻辑正在变

欧洲市场的“冷”不是偶然。俄乌冲突持续、通胀高企、能源价格波动,这些因素不会短期消失。欧罗巴联盟委员会预测,2024年欧洲经济增长仅1.1%,消费者信心仍将低迷。“明年圣诞旺季,可能比今年更难。”深圳跨境电商协会负责人说。

但对卖家危机中藏着转机。那些能快速响应消费者“节俭需求”、控制成本、抓住细分品类的卖家,反而能在这场“寒冬”中活下来。就像老话说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只不过这个春天需要卖家自己“熬”出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