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On昂跑半年营收20亿,仅千元跑鞋如何征服全球市场

一双千元跑鞋凭什么让全球消费者买单?On昂跑的破局之路

你敢信吗?一双卖上千块的跑鞋,居然能在全球市场掀起风浪。瑞士品牌On昂跑用十年时间, 做到了lululemon十年才达到的10亿美元营收,2024年上半年营收更是冲到10亿瑞士法郎,亚太地区同比增长114.8%,成了增速最快的市场。有人说这是“小众玩家的狂欢”, 有人吐槽“定价太飘”,但跑者用脚投票的后来啊摆在眼前——全球超700万人穿过它的鞋,43%的消费者会复购,75%的人主动推荐给朋友。这双从阿尔卑斯山走出的跑鞋,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从花园水管到跑鞋“黑科技”:CloudTec®的诞生记

On昂跑的故事,得从创始人奥利维尔·伯恩哈德的花园说起。这位前铁人三项世界冠军,退役后总琢磨:为什么跑鞋要么硬得硌脚,要么软得没劲儿?某天他蹲在花园浇水,盯着水管出神——切成一截剖开,两个半圆排在一起,踩上去居然软中带弹。这个灵感成了CloudTec®技术的雏形:鞋底那些标志性的“蜂窝洞”, 每个模块都是“云朵单元”,落地时垂直缓震,蹬地时水平回弹,真像跑在云端。

半年营收20亿!On昂跑如何凭千元跑鞋走向世界?
半年营收20亿!On昂跑如何凭千元跑鞋走向世界?

但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设计的。早期测试者穿上后 最大的反馈是“身体突然打开了”,像按了个开关——公司名“On”就是这么来的,Logo里的“O”加一点,活脱脱个老式电灯开关。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更给科技背书:穿着CloudTec®跑鞋的测试者, 脉搏率降了8%,血乳酸水平低12%,专业跑者直呼“膝盖终于不废了”。

光有缓震不够,On昂跑把“迭代”刻进了基因。2018年推Speedboard™中底板, 让回弹效率再提20%;2021年上Helion™ Superfoam超级泡沫,密度比普通EVA低30%,却更弹;今年又搞出Cyclon可回收系列,50%蓖麻籽材料,碳排放少一半,废物少90%。技术不是花架子, 是真的解决跑者痛点——难怪东京奥运会5000米银牌得主海伦·奥比里比赛时脚上踩的就是它。

千元定价的“反常识”:中产为何愿意为它买单?

“一双鞋卖1000多?怕不是割韭菜吧?”这是不少人对On昂跑的第一反应。但你要知道,2018年它刚进中国时正撞上消费升级的浪尖。一线城市的中产们,对Nike、adidas这些“街牌”有点腻了想找点“低调但专业”的替代品。On昂跑的千元定价, 恰恰卡住了这个心理——不便宜到烂大街,也不贵到离谱,用“轻奢专业”的身份成了社交货币。

更狠的是它“几乎不打折”的策略。你看商场里动不动五折六折的运动鞋多了去了但On昂跑很少参与促销。创始人伯恩哈德说过:“我们卖的是科技,不是库存。”这种“贵得有底气”的姿态,反而让消费者觉得“买的是品质”。2023年财报显示,它毛利率稳在60%,和奢侈品不相上下定价权握得死死的。

当然光靠定价可不行。On昂跑把“专业”做成了标签。早期只做跑鞋,后来 到越野、网球,连运动短袖都搞“分区透气设计”。2022年推出的女性运动内衣,针对不同胸型做支撑测试,跑者反馈“比某大牌专业得多”。产品线越铺越广,但核心始终没丢——解决特定场景的运动需求,让专业的人愿意为专业买单。

费德勒的“点金术”:当网球天王爱上跑鞋

2019年, On昂跑做了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请来网球天王费德勒,不是代言,是投资人+合伙人。当时费德勒刚退役,手里攥着一堆品牌邀约,偏偏选了这个成立才9年的瑞士小众品牌。他说:“我们聊设计聊技术,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兄弟。”这波操作,直接把On昂跑的逼格拉满了。

费德勒带来的不只是流量。他优雅的气质,和On昂跑“去掉无用结构,用科技呈现设计”的理念不谋而合。你看他上脚的Cloudstratus跑鞋, 底部的蜂窝洞低调但有辨识度,正中中产“想低调又不能太低调”的G点。品牌还跟着费德勒蹭了波“网球热”,在法网、温网期间推出联名款,每次上新都秒空。

光有费德勒不够,On昂跑在全球拉了近百位专业运动员当“自来水”。铁人三项传奇哈维尔·戈麦斯、 马拉松黑马埃鲁德·基普乔格……这些名字往那儿一摆,消费者自然觉得“专业的人都在穿”。更绝的是它搞的“运动员共创”:东京奥运会前, 根据奥比里的反馈调整了鞋面透气性,比赛夺冠后这款鞋直接成了爆款。

跑者的“朋友圈”:社群怎么让复购率翻倍?

On昂跑很早就明白:卖跑鞋,不如卖“跑者社群”。2020年它在中国上线小程序「on run club」,简直成了跑者的“朋友圈”。你可以在上面打卡晨跑路线,分享跑鞋测评,甚至约同城跑友夜跑。成都的一位用户说:“以前买完鞋就扔,现在天天看群里聊装备,又下单买了第二双。”

这种私域运营的效果有多猛?用户调研显示,它的净推荐值高达66,远超行业平均的30。43%的消费者会复购,75%的人主动推荐——要知道,运动行业复购率能到20%就算不错了。品牌还搞“门店+社群”联动:北京三里屯店每周组织“建筑路线跑”, 参与者能免费试穿新款跑鞋;上海徐汇店搞过“跑者故事分享会”,让普通跑者上台讲自己的跑步经历,现场下单率直接拉高40%。

全球范围内,On昂跑把社群玩得更花。在60多个国家建了跑者俱乐部, 每年搞“SquadRace团速赛”,线上组队比拼里程;德国柏林还搞过“深夜荧光跑”,跑者穿上发光装备,夜跑路线成了城市的风景线。这些活动让品牌从“卖产品”变成了“卖生活方式”,消费者买的不是鞋,是“跑者身份认同”。

旧鞋换新卡:可持续怎么成了“生意经”?

2022年, On昂跑推了个叫“Onward”的平台:你把穿旧的跑鞋寄回去,能换35美元礼品卡。这鞋不是简单回收,而是被彻底分解——鞋底做成新材料的颗粒,鞋面织成运动T恤,连鞋带都能编成背包。联合创始人大卫·阿勒曼说:“这不是环保作秀,是可持续商业模式。”

这套操作,和主打环保的Allbirds形成鲜明对比。Allbirds喊“用天然材料做鞋”, 但在中国市场总显得“水土不服”,毕竟环保概念在2018年还不算刚需。On昂跑不一样, 它把“可持续”和“科技”“性能”绑在一起:Cyclon可回收鞋系列,订阅模式每月换新,旧鞋回收率超90%;2023年又推出“零废弃”包装,减少塑料使用30%。消费者觉得“买环保鞋=买好鞋”,反而更愿意买单。

可持续还帮它打开了年轻市场。2023年,Z世代消费者占比从18%涨到32%,很多年轻人说:“买On昂跑,既是为跑步,也是为地球。”这种“价值观消费”, 让品牌在营销上有了新故事——不用硬吹技术,晒晒回收的旧鞋堆成山,晒晒用旧鞋做的T恤,比啥广告都有说服力。

中国市场的“密码”:2018年入局,踩中了什么风口?

2018年,On昂跑在上海开了中国第一家店。当时运动鞋市场被Nike、 adidas把得死死的,安踏、李宁正忙着“国潮”,没人看好这个瑞士小众品牌。但它赌对了“消费升级”和“专业细分”。

一线城市的中产,开始为“专业体验”付费。北京朝阳区的白领李磊说:“以前穿Nike跑5公里膝盖疼,换了On昂跑,跑10公里都没事。”专业跑者更认它的技术:“越野鞋的防滑底比某大牌强,还轻200克。”2018-2023年, 中国区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85%,2024年上半年亚太区2.397亿瑞士法郎的营收,中国贡献了近一半。

渠道上, 它没走传统“大店+折扣”路线,而是选在核心商圈开“体验店”:成都太古里店有3D脚型扫描仪,深圳万象城店搞“跑姿分析课程”。线上更狠,抖音上找专业跑博主测鞋,种草笔记篇篇过万赞,私域小程序复购率比官网高20%。这种“线上线下打配合”的玩法,让它在中国市场活成了“小众爆款”。

挑战才刚刚开始:当“网红跑鞋”撞上巨头围剿

火了之后麻烦也来了。Nike、adidas开始“抄作业”:推出类似蜂窝底的中底,请网球明星代言,搞线上社群。2023年Nike推出Vaporfly 4%,性能比On昂跑的旗舰款还弹,价格却便宜200块。On昂跑怎么应对?继续卷技术——今年底要上“自适应缓震”中底,能根据跑步速度自动调整软硬度。

还有Allbirds这个“老对手”。人家现在也推跑鞋了用“羊毛+桉树纤维”打“天然舒适”牌,价格比On昂跑便宜30%。On昂跑的应对策略是“错位竞争”:强调“专为跑步设计”,和Allbirds的“日常通勤”区分开。2024年它砍掉了部分休闲鞋款,资源全砸向专业跑鞋线,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是给真跑者的。”

更头疼的是中国市场。2024年安踏推出“马赫”系列跑鞋,请谷爱凌代言,价格压到800元,性能直追国际大牌。On昂跑的千元定价,会不会被“性价比”打垮?它在2024年7月悄悄推了“入门款”跑鞋,价格降到800元,但保留了CloudTec®核心科技。创始人伯恩哈德说:“我们不会为降价降品质,但会让更多人跑得起。”

从花园水管到全球跑鞋品牌, On昂跑用十年证明:千元跑鞋不是梦,关键是能不能让消费者觉得“值”。技术够硬、社群够暖、故事够真,再小的品牌也能闯出一片天。至于未来?跑鞋市场的竞争才刚升温,但只要脚下的“云朵”还在跑者就会跟着跑下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3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