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电商能否引领500亿新出海红利潮

500亿目标背后:是激进扩张还是理性布局?

TikTok电商把2024年的GMV目标定在了500亿美金, 这个数字像一颗炸弹砸进跨境电商圈——要知道2023年的目标才200亿,直接翻了2.5倍。有人喊“疯了吧”,有人搓着手说“机会来了”。但抛开数字看本质:TikTok Shop到底能不能扛得住这个目标?或者说这500亿的红利,是不是真的像看起来那么好啃?

先别急着站队,得扒拉扒拉TikTok的家底。全球下载量超27亿,月活用户10亿+,这些数字背后是“刷两下视频就想买”的用户心智。BrandArk的数据说 71.2%的TikTok用户是在刷动态时偶然发现产品才买的,比Instagram高出5个点。这种“娱乐即购物”的场景,是其他平台复制不来的。但问题也在这儿:用户来是为了开心,不是为了看广告,硬邦邦的带货内容只会被划走。

TikTok电商剑指500亿!又一出海红利期到来?
TikTok电商剑指500亿!又一出海红利期到来?

东南亚的“试验田”:那些在TikTok Shop赚到钱的小品牌

聊TikTok电商绕不开东南亚,毕竟这里是它最早的“练兵场”。2023年, TikTok Shop东南亚GMV已经摸到了32.85亿美金,其中印尼干到了40亿,泰国35亿,增速像坐了火箭。有个叫Love and Pebble的护肤品品牌, 专门做天然成分的,2023年黑五前下了史上最大单的库存——7万件,后来啊呢?全卖光了连库存清仓的视频都火了。Marni Levine后来在采访里说:“这事儿在东南亚太常见了 小品牌靠一场直播赚几十万美金,不是神话,是日常。”

东南亚的小品牌为啥能成?主要原因是TikTok Shop在这里放低了姿态。入驻流程比美国简单,佣金低,还给了新客40%折扣+5美元免运费。更重要的是 东南亚用户吃“短视频+低价”这套,你拍个“用椰子油卸妆”的日常视频,挂个9.9美金的链接,他们刷着刷着就下单了。不像欧美用户,还得研究品牌故事、成分表,东南亚用户更直接:“好看、便宜、能用,买!”

但东南亚的成功能复制到其他地方吗?未必。印尼和泰国的电商渗透率本来就不高,TikTok相当于“教育市场”的第一人。到了欧美,面对亚马逊、SHEIN这些老玩家,TikTok Shop的“低价打法”还能灵吗?这得打个问号。

美国市场的“新战场”:TikTok能复制东南亚的奇迹吗?

2023年底, TikTok Shop悄悄在美国铺开了物流和仓储,目标很明确:2024年美区GMV要冲到300亿美金,日GMV干到1-2亿。这个野心比东南亚还大,毕竟美国电商市场是红海中的红海,亚马逊一家就占了40%的份额。但TikTok手里有张王牌:Z世代。

数据显示, 美国Z世代有6800万,他们刷TikTok的平均时长每天2.5小时比看YouTube还多。这群人不爱逛亚马逊,就爱在TikTok上“挖宝”。36氪2023年12月报道, TikTok用户中20.6%会主要原因是平台内容产生购买冲动,比YouTube和Instagram都高。也就是说TikTok在美国不是在“抢市场”,而是在“造新需求”。

但美国市场的坑也不少。先说说是物流,美国地广人稀,偏远地区配送成本高,TikTok Shop的仓储体系还没完全跑通。接下来是信任问题,美国用户对“短视频卖货”还有戒心,觉得“便宜没好货”。2023年黑五, TikTok Shop虽然吸引了500万新客,但退货率据传比亚马逊高15%,这对品牌来说是笔不小的亏空。

更关键的是内容。美国TikTok创作者和东南亚不一样,东南亚创作者接单“来者不拒”,美国创作者更讲究“品牌调性”。美妆品牌想要找百万粉的博主带货,对方可能会说:“你产品成分表都没给我看,我怎么推荐?”这种“内容洁癖”让很多小品牌犯了难:自己拍视频没流量,找博主又贵,怎么办?

藏在GMV数字下的“拦路虎”:入驻慢、 内容难、信任危机

不管TikTok电商喊多响,现实的坎儿一个都没少。最让卖家头疼的是入驻流程。2023年, 有卖家在论坛吐槽:“从提交资料到开好店,等了28天中间还主要原因是‘营业执照格式不对’打回3次。”TikTok Shop现在的入驻还是手动审核, 新手卖家平均要花1个月才能开张,这速度赶得上跨境电商的“龟速竞赛”了。比一比的话, Temu的入驻流程只要3天SHEIN更是一周能上全品类,TikTok Shop这点确实拖了后腿。

内容创作是另一座大山。TikTok的算法偏爱“原生感”,太像广告的视频会被限流。但很多卖家习惯了亚马逊的“详情页思维”,拍视频就是“产品功能+价格优惠”,后来啊播放量个位数。有个做宠物零食的卖家,前前后后拍了50条视频,最好的才2万播放,还不如一条猫猫狗狗的搞笑视频。他后来在社群里说:“我现在懂了TikTok上卖货,先得把自己当成‘内容创作者’,接下来才是‘卖家’。”

信任危机更棘手。Buttermilk2023年12月发布报告指出, TikTok Shop平台上假货、货不对板的投诉量同比翻了3倍。用户刷到个“9.9美金的名牌包”,下单收到的却是PU革,这种事一次两次谁还敢买?虽然TikTok在打假上投入了不少, 但社交电商的“即时性”让审核很难跟上,这就像一边开车一边系平安带,永远慢半拍。

小品牌的机会窗口:为什么说“船小好调头”是最大优势?

尽管问题一堆, 但TikTok电商对中小品牌可能是2024年最大的“红利洼地”。Marni Levine在2023年美区商家大会上说:“我们发现, 月销10万美金以下的小品牌,在TikTok Shop的ROI比大品牌高2倍。”为什么?主要原因是小品牌“船小好调头”。

举个例子, 有个做手工蜡烛的小品牌,2023年9月入驻TikTok Shop,没投流,就找了5千粉的家居类创作者,拍“蜡烛熔化后的香薰疗愈”视频,挂链接卖29.9美金的小蜡烛。没想到视频爆了单月卖了8000单,库存都空了。老板后来复盘:“要是大品牌,光调整供应链就得一个月,我们3天就补货了这就是小品牌的速度优势。”

更关键的是TikTok Shop现在对中小品牌的“扶持力度”肉眼可见。2023年Q4, 平台推出了“小品牌成长计划”,给新商家流量倾斜,佣金比大品牌低3个点,还免费提供“短视频脚本模板”。有个卖瑜伽垫的卖家, 用模板拍了个“晨间瑜伽”视频,第一天就卖了200单,他笑着说:“以前亚马逊开个直通车烧500美金才来100个点击,TikTok上0成本就能爆单,这买卖划算。”

当然中小品牌也得“会玩”。别想着一上来就卖爆品,TikTok用户喜欢“故事感”。你卖手工皂,就拍“从椰子油到成皂的全过程”;你卖复古连衣裙,就拍“奶奶衣柜里的旧裙子改过”。把产品背后的故事讲透了用户自然会买单。就像Love and Pebble的创始人说的:“我们卖的不是护肤品, 是‘天然生活的仪式感’,TikTok吃的就是这套。”

500亿不是终点:TikTok电商的“终极野心”是什么?

扯了这么多,回到一开始的问题:TikTok电商能不能引领500亿新出海红利潮?答案是:能,但得看它愿不愿意“慢下来”。

500亿的目标听着吓人, 但拆开看,东南亚稳住增长,美国冲一波,欧洲、拉美再开几个新站点,按道理讲不是没可能。但前提是TikTok得先把“基建”做好——入驻流程自动化、物流体系完善、内容审核机制健全。2024年, 如果TikTok能把卖家入驻时间压缩到7天把美国退货率降到10%以下把假货投诉量砍一半,那500亿真的不是梦。

更长远看,TikTok电商的野心不止是“卖货”,而是“社交商务的终极形态”。用户刷着视频就能下单,看完直播就能分享,购物和娱乐完全融合。BrandArk预测, 2026年全球社交商务销售额会到2.9万美金,TikTok如果能在其中占到20%,那就是5800亿美金的市场。这个想象空间,比单纯做跨境电商大多了。

所以 对卖家现在纠结“TikTok能不能成”意义不大,关键是“怎么在TikTok上活下来”。别学大品牌搞“烧钱换流量”,先找个小众切入点,把内容做精,把用户服务好。毕竟社交电商的红利,从来都是留给“会玩内容”的人,不是留给“有钱砸广告”的人。

2024年的出海赛道,TikTok Shop绝对是个“变数”。它可能不会一帆风顺,但一定会搅动风云。至于500亿的红利潮,能不能跟上,得看你敢不敢跳进去,会不会游泳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2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