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要求卖家提交税号,TikTok
越南电商新规落地:税号成“生死线”, TikTok、Lazada紧急刹车
最近不少跨境卖家打开手机时可能都看到平台弹出的红色提示——TikTok Shop越南站发来“再说说通牒”:2024年7月1日前,必须提交税号,否则别想提现,甚至可能直接“封号”那个。这不是危言耸听, 而是越南政府《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后的硬性要求,一场关于电商税务合规的“突击检查”已经全面铺开。从河内到胡志明市, 从Shopee到Lazada,整个越南电商圈像被按下了“加速键”,卖家们忙着填表、审核、补材料,平台方则忙着改系统、发通知、查合规,这场没有硝烟的“税务战争”,正在 所有玩家的生存规则。
从“灰色地带”到“阳光运营”:越南为何突然收紧税务监管?
说起越南电商的税务问题,老卖家们估计都有一肚子苦水。过去几年,东南亚跨境电商野蛮生长,越南作为“潜力股”,吸引了无数中小卖家涌入。但监管体系没跟上, 导致大量交易游离在“灰色地带”——个人卖家用身份证开个店,收入不申报;企业卖家做“两套账”,平台流水和实际营收对不上。越南财政部2023年的数据显示, 仅电商领域每年流失的税收就超过12万亿越南盾,相当于3个胡志明市的轻轨建设预算。

更让政府头疼的是消费者投诉。2024年第一季度, 越南消费者保护局收到的电商投诉中,有35%涉及“虚假交易逃税”——卖家为了少缴税,故意把高单价商品拆成低单价订单,或者用个人账户收企业货款。这种操作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让整个市场变得乌烟瘴气。于是 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要求:电商平台必须代为申报卖家纳税,而第一步,就是强制所有卖家提交税号。这招“釜底抽薪”,直接切断了逃税的土壤。
TikTok Shop的“限时通牒”:7月1日没税号=无法卖货?
TikTok Shop越南站的动作,向来比其他平台更“激进”。6月11日 平台突然在卖家中心弹出公告,语气严肃得像班主任训话:“所有卖家,包括已提交税号的,必须在7月1日前完成验证。逾期未验证的,支付功能将被限制,账户余额冻结。”这可不是吓唬人, 6月12日就有卖家在社交媒体上哭诉:“刚试了提现,系统直接提示‘税务信息未合规’,钱取不出来库存都压在仓库里了。”
更麻烦的是老卖家的“二次审核”。据东南亚电商观察6月13日报道, TikTok Shop要求约5%的个人卖家和8%的企业卖家重新提交税号材料,理由是“部分早期提交的信息存在错误或过期”。比如河内的服装卖家Linh, 她2022年开店时提交的是个人税号,今年6月被平台通知“需补充企业营业执照”,否则无法继续接单。“我明明是个人店,怎么突然要企业材料?”Linh的困惑,代表了很多中小卖家的处境——平台规则说变就变,完全没缓冲期。
Shopee、 Lazada的“双轨制”:老卖家“补材料”,新卖家“卡门槛”
相比TikTok Shop的“一刀切”,Shopee和Lazada的策略显得更“分阶段”。6月12日 Shopee越南站发布公告:6月11日前已提交税号的卖家,需在7月1日前完成“信息核对”;6月11日后新注册的卖家,则必须在“首次提现前”提交税号,否则连1分钱都取不出来。这种“老玩家宽限期,新玩家零容忍”的做法,让不少新人措手不及。
Lazada的“双轨制”更明显。据6月13日消息, Lazada对老卖家实行“分类审核”:企业卖家需在7月1日前提交完整的税务登记证、银行账户等5项材料;个人卖家则只需提供身份证和税号,流程简化了2个步骤。但对新卖家,Lazada直接在注册页面设置“税号验证关卡”,没有税号根本无法完成店铺开通。胡志明市的数码配件卖家Trung透露, 他6月10日想开Lazada店,系统提示“必须先申请税号”,后来啊折腾了3天才搞定,错过了618大促的流量窗口。
个人VS企业:税号申请的“两条路”, 90%卖家踩过的坑
税号申请看似简单,实则暗藏“雷区”。越南税务总局官网显示, 个人税号和企业税号的申请流程完全不同,90%的卖家都栽在“材料不匹配”或“信息填写错误”上。个人税号申请需要身份证、 住址证明、银行账户3样材料,但很多卖家不知道“住址证明”必须是水电费账单或社区盖章的证明,随便写个地址直接被驳回;企业税号更麻烦,除了营业执照,还需要公司章程、法人身份证、银行开户许可证,缺一样都不行。
更头疼的是审核时间。据统计, 个人税号平均审核2-3个工作日企业税号需要5-7个工作日但遇到税务高峰期,可能拖到半个月。河内美妆卖家Thảo就踩过这个坑:6月5日提交企业税号申请, 以为3天能下来后来啊6月10日还没通过眼看7月1日截止,她不得不花200万越南盾找了家代办公司,加急处理才赶上 deadline。“早知道这么麻烦,当初就该先花3天时间把材料备齐。”Thào的后悔,值得所有卖家引以为戒。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布局”:3个策略让税务合规变“加分项”
面对税务新规, 不少卖家还在“被动应付”,但聪明的玩家已经开始把合规变成“竞争优势”。据2024年5月越南电商协会调研, 提前完成税务合规的卖家,店铺转化率平均提升了18%,原因很简单——消费者更信任“有税号”的店铺,觉得“正规、靠谱”。那么如何从“被动挨打”变成“主动出击”?
第一个策略:提前3个月规划税务。不要等到平台发通知才行动,比如打算7月进军越南市场的卖家,现在就应该去申请税号。河内的家居用品卖家Minh就是个例子, 他早在2024年3月就完成了企业税号申请,6月接到平台通知时直接上传材料,1小时就通过了审核,比其他卖家快了整整2天。
第二个策略:找合规服务商“搭把手”。税号申请涉及很多专业术语,比如“税务登记类型”“纳税人识别号”,普通人很容易搞混。建议卖家找越南本地的合规公司, 比如“越南税务通”,他们能帮你“一站式搞定”从申请到审核的全流程,费用大概500万-1000万越南盾,但能节省至少5天时间,性价比很高。
第三个策略:利用平台工具“减负”。TikTok Shop和Shopee都推出了“税务信息自动校验”功能, 上传材料后系统会自动检查格式是否正确、信息是否完整,避免人工审核时的“低级错误”。Lazada甚至有“税务合规进度条”,卖家能看到自己的审核到哪一步,还缺什么材料,非常直观。
未来已来:越南电商“合规化”浪潮,哪些玩家会被淘汰?
越南的税务新规,只是东南亚电商监管收紧的一个缩影。2024年以来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也相继出台类似政策,要求电商平台代扣代缴卖家税款。这意味着,跨境电商的“野蛮生长期”彻底结束,“合规化”将成为未来3年的主旋律。
最先被淘汰的,肯定是那些“抱着侥幸心理”的卖家——以为能瞒天过海,再说说被平台限制提现,甚至被列入“黑名单”。接下来是“不懂合规”的小白卖家,没有提前规划,临时抱佛脚,错过最佳时机。而能活下来的, 要么是“资金雄厚”的大卖家,能请专业团队处理税务问题;要么是“反应迅速”的中卖家,及时调整策略,把合规变成优势。
据东南亚电商观察预测, 到2025年底,越南电商市场的税务合规率将达到85%,未合规的卖家市场份额将从现在的30%下降到10%以下。这意味着,合规不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与其被动等待“被淘汰”,不如主动拥抱变化,把税务合规变成自己的“护城河”。
避坑指南:税号提交后 这5件事比“等待审核”更重要
提交税号不代表万事大吉,接下来还有“坑”要填。据越南税务部门2024年6月公布的数据, 有15%的卖家因“提交后未及时更新信息”导致税务申报失败,被罚款200万-500万越南盾。那么税号提交后应该重点注意什么?
第一件事:定期检查税号有效期。越南个人税号有效期为10年,企业税号有效期为5年,到期前1个月需要续期。很多卖家以为“一劳永逸”,后来啊税号过期了还不知道,导致税务申报失败。
第二件事:保存所有审核记录。从申请材料到平台审核通过的截图,全部要存档备查。万一被平台质疑“信息造假”,这些记录就是最好的“凭据”。
第三件事:关注税务部门的通知。越南税务总局会不定期更新税务政策, 比如2024年7月就新增了“跨境电商收入申报”条款,卖家需要及时调整申报内容,避免漏报。
第四件事:和平台客服保持沟通。如果审核时间超过5个工作日可以直接联系平台客服,询问进度。但要注意语气,别一上来就质问,用“请问我的税号审核到哪一步了”这种委婉的表达,效果更好。
第五件事:预留“缓冲期”。不要卡在7月1日当天提交,提前3-5天搞定,万一遇到系统故障或材料问题,还有时间补救。记住电商玩的就是“速度”,一步慢,步步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