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欧盟取消免税政策,卖家们是否要面临翻天覆地的改变呢

欧罗巴联盟免税政策取消:跨境电商卖家的“生死时速”还是洗牌契机?

最近跨境电商圈子里炸开了锅, 不少卖家盯着手机屏幕刷新个不停,就怕错过欧罗巴联盟那边传来的任何风吹草动。150欧元以下的进口商品免税政策,这个让无数卖家赚得盆满钵钵的“保护伞”,可能要被收走了。消息一传出来有人拍案而起,有人唉声叹气,还有的人已经开始偷偷盘算手里的库存还能撑多久。这事儿真像标题说的那么邪乎吗?卖家们是不是要面临翻天覆地的改变?咱们今天掰开揉碎了聊聊。

收款账户“突然失效”:政策落地前的第一波冲击

先说个更急的事儿。最近不少亚马逊美国站的卖家发现,后台收款账户突然显示“失效”,提示要赶紧换新。雨果网采访的一位卖家透露, 他收到了收款平台的“部分VA升级通知”,说主要原因是平台账号升级,原来的收款账号要停用了系统自动升级了新账号,让他必须在2月21日前去电商后台绑定,不然后续款项可能进不来甚至被退回。这可把人急得够呛,毕竟谁也不想辛辛苦苦卖出去的货,钱却卡在半道儿上。

欧盟也将取消免税政策!卖家要疯
欧盟也将取消免税政策!卖家要疯

不过也有换了账号的卖家松了口气, 说更新后会触发消费者法案存款账户验证,上传个账户证明就完事儿,没啥大麻烦。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是合作银行退出了跨境业务——雨果网从另一位资深卖家那儿了解到, 支付平台在美国的一家合作银行2025年不干了跨境这块儿,所以之前用这家银行收款账号的卖家,得在3月1日前换成另一家大银行的账号。好在2月10日支付平台、合作银行和亚马逊开了专属白名单更换通道,换的时候不会触发审核,不影响入账。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对习惯了“躺赚”的卖家突然冒出来的操作门槛,已经够让人手忙脚乱了。

免税政策取消背后的“数据战争”:欧罗巴联盟的算盘打得噼啪响

为啥欧罗巴联盟突然要跟150欧元以下的免税政策过不去?这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翻翻欧罗巴联盟委员会2023年5月发布的《欧罗巴联盟关税改革:一个由数据驱动的更简单、 智能、平安的关税同盟愿景》提案,就能看出点门道。里面提到, 欧罗巴联盟海关现在压力山大——贸易量噌噌涨,特别是电商这块儿,边境检查的标准数量也跟着暴涨,再加上地缘政治因素乱糟糟,现有的免税政策已经扛不住了。

更扎心的是数据。欧罗巴联盟委员会说进入欧罗巴联盟的150欧元以下包裹,高达65%的价值被低估,说白了就是卖家想方设法避关税。2023年光这类免税商品就有23亿件入境, 2024年更夸张,低价值商品涌入46亿件,相当于每天1200万个包裹,其中91%来自中国。本地零售商早就炸毛了觉得中国电商靠免税政策卖便宜货、不合格商品,对他们不公平,还污染环境。欧罗巴联盟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计划取消免税,甚至考虑对零售商收手续费,覆盖监管成本。这哪是政策调整, 分明是一场数据仗,欧罗巴联盟算盘打得精着呢——既要堵住税收漏洞,又要保护本土产业,还要顺便敲打一下跨境电商。

成本“三座大山”:关税、物流、合规,卖家利润被“绞杀”?

政策要是真落地,首当其冲的就是成本。以前150欧元以下不用交关税和VAT,现在好了这笔钱跑不了。敦煌网DHLink物流事业部负责人万松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就说了 取消免税会让卖家清关流程变复杂,物流费用跟着涨,交货时间一长,客户体验差,单量肯定受影响。更麻烦的是欧罗巴联盟还计划新设海关关税总署,监管数据中心,以后想钻空子更难了。

铺货卖家哭晕在厕所。这类卖家靠的就是薄利多销,单价低、数量大,免税政策一取消,每件商品的成本至少增加10%-20%。有算过账的卖家说 以前一件15欧元的商品,运费、成本加起来8欧元,还能赚2欧元;现在加上关税和VAT,成本直接飙到12欧元,再算上物流涨价,基本白干。美国不是刚取消了T86政策吗?不少卖家还没缓过劲儿,欧罗巴联盟又来一刀,这“连环拳”打得人措手不及。

中小卖家的“生存”:涨价还是退场?

对中小卖家这事儿简直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选择题。不涨价吧, 成本涨上去,利润直接被“绞杀”;涨价吧,中国产品在欧洲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客户可能转头就买本地货或者更便宜的平台。雨果网接触的一位做3C配件的中小卖家就愁眉苦脸地说:“我一件手机壳卖5欧元, 成本3欧元,运费1欧元,赚1欧元。现在要交关税和VAT,成本至少到4.5欧元,运费可能涨到1.5欧元,涨价到7欧元?谁买啊,本地同类产品才6欧元。”

更惨的是那些依赖“灰清”渠道的卖家。以前为了避税,用低报货值、拆分包裹的方式,现在欧罗巴联盟监管一严,查到就是罚款、关店,风险比成本还吓人。2024年就有不少中小卖家主要原因是VAT问题被亚马逊封号,仓库里的货要么退回要么销毁,血本无归。有人预测, 这次政策取消,至少三成中小卖家会直接退出欧洲市场,剩下的要么被大卖家吞并,要么硬着头皮转型。

大卖家的“合规游戏”:提前布局的“赢家通吃”?

但也不是所有卖家都慌得不行。大卖家们早就嗅到了风声,2023年就开始布局了。速卖通TOP卖家Bluedio就挺淡定, 说各国对跨境电商税收收紧是趋势,正规化经营反而能淘汰掉不守规矩的对手。他们早就注册了欧罗巴联盟VAT,用ERP系统自动申报,还把部分库存放到海外仓,清关速度快,客户体验好。政策一落地,这些大卖家不仅没受影响,反而趁机吃掉了中小卖家退出留下的市场份额。

亚马逊也来“送温暖”了。有卖家透露, 亚马逊打算取消22欧元的跨境贸易免税额度,还负责处理所有跨境VAT要求,卖家不用自己折腾,直接像国内销售一样收货款。这招挺狠,把合规成本转嫁给了平台,大卖家有平台兜底,小卖家只能自己扛。2025年1月, 亚马逊欧罗巴联盟站还下架了120万件不合规产品,其中中国卖家占60%,进一步清除了市场“劣币”。大玩家们玩的是“合规游戏”,手握资源、资金和平台支持,政策风暴眼里他们反而成了“赢家”。

物流渠道“大换血”:PUDO服务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物流成本上涨是绕不开的坎,但聪明人已经开始找新路子了。PUDO服务最近在跨境电商圈火了起来——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在便利店、 储物柜设取件点,消费者能自己安排时间取件,不用等快递员。欧罗巴联盟每天1200万个包裹,末端配送压力山大,PUDO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用过的卖家都说香。有数据显示, 2024年试点PUDO服务的卖家,欧罗巴联盟地区物流时效缩短了2天退货率从8%降到5%,主要原因是取件方便,客户满意度也上去了。更关键的是末端配送成本能降20%左右,抵消了一部分关税上涨的压力。2025年, 不少物流公司都在推PUDO合作,雨果网了解到,某物流平台2月份新增了500个PUDO取件点,覆盖欧罗巴联盟20个主要国家。对卖家这算不算“救命稻草”?得看能不能抢在别人前面铺开渠道。

ERP系统的“降本魔法”:数字化工具如何破解合规难题?

面对复杂的VAT计算和清关流程,单靠人工肯定不行,数字化工具成了“救命稻草”。易仓ERP这类系统,能自动计算关税、VAT,生成申报单,还能对接海关和电商平台,减少人工错误。雨果网采访的一位卖家说 他2025年2月接入易仓ERP后原来需要3个人花2天核算的订单,现在系统10分钟就搞定了人工成本降了60%,错误率从15%降到2%。

不止是易仓, 市面上还有不少针对欧罗巴联盟新政的合规工具,比如自动申报VAT的插件、关税查询系统、海外仓管理软件。这些工具虽然要花点钱,但比被罚款、关店强多了。有数据显示,2024年使用合规ERP系统的卖家,欧罗巴联盟市场投诉率比不用系统的低40%,平台评分也更高。说白了政策越严,工具的价值就越凸显,谁先拥抱数字化,谁就能少踩坑。

产品差异化:“价格战”泥潭中的“破局密码”?

光靠压缩成本和优化物流还不够,想活下去,还得从产品本身下功夫。以前很多卖家沉迷“价格战”,拼谁便宜,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得拼“差异化”。欧罗巴联盟市场虽然对价格敏感,但也愿意为好产品买单。

有远见的卖家早就开始转型了。比如做家居用品的, 以前卖9.9欧元的塑料收纳盒,现在升级成带设计感、环保材质的,卖29欧元,成本虽然高了但利润率反而从10%涨到30%。雨果网数据显示,2024年欧罗巴联盟市场高附加值产品卖家,平均利润率达25%,是低价铺货卖家的3倍多。还有的卖家搞“小众定制”, 比如根据欧罗巴联盟消费者的喜好设计图案、尺寸,虽然订单量不大,但复购率高,客户粘性强。跳出“价格战”泥潭,找到自己的“破局密码”,才是长久之计。

平台监管“加码”:中国跨境电商的“责任觉醒”?

政策变化背后 还有一层逻辑:欧罗巴联盟对跨境电商的监管越来越严,责任也在往平台和卖家身上压。欧罗巴联盟委员会最近明确说 跨境电商平台要对平台上销售的不平安、凶险产品负责,特别是中国公司的低价产品,给海关造成太大压力。

亚马逊、 速卖通这些平台首当其冲,2025年纷纷加强卖家资质审核,要求提供产品平安认证、VAT号、进口许可证等。没有这些的卖家,要么被限制销售,要么直接清退。有卖家抱怨说以前卖个手机壳啥也不用,现在要CE认证、ROHS报告,麻烦死了。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是行业“责任觉醒”的开始——以前靠信息差和钻空子赚钱,以后得靠正规产品和诚信经营。那些还想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卖家,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未来已来:政策“风暴眼”中的卖家生存指南

说到底, 欧罗巴联盟取消150欧元免税政策,对跨境电商卖家既是“危”也是“机”。危在于, 成本上升、门槛提高,不合规的会被淘汰;机在于,行业会洗牌,留下来的玩家能获得更健康的市场环境,真正有实力的卖家还能趁机扩大份额。

短期看, 卖家们得赶紧行动:检查收款账户,2月21日前完成绑定;算清楚关税和VAT成本,别盲目涨价;物流渠道试试PUDO,降本增效;赶紧接入ERP系统,搞定合规问题;最重要的是别再死磕低价了想想怎么让产品更有价值。长期看,欧罗巴联盟市场只会越来越规范,那些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做产品、做合规的卖家,才能笑到再说说。政策的风暴眼已经形成,是成为炮灰还是逆风翻盘,就看卖家们怎么选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