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emu封店潮真的来袭了吗?这波现象背后是什么原因

Temu封店潮:是平台整治还是卖家焦虑?

最近跨境圈里最火的话题,莫过于Temu的“封店潮”了。不少卖家群里炸开了锅, 有人晒出店铺被限提的通知截图,有人哀嚎“保证金刚交完就出事”,更有人开始怀疑“是不是Temu不要我们中小卖家了”。一边是平台突然升级的物流审核,一边是保证金水涨船高的通知,这波操作让不少卖家直呼“看不懂”。可话说回来Temu真的在搞“一刀切”式封店吗?还是说这背后藏着平台转型的深层逻辑?

上百账号被关, 保证金翻倍,卖家炸锅了

“早上起来还能提现,下午就收到全店下架的通知,钱根本动不了。”做家居品类的王哥最近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他的Temu店铺主要原因是使用了“跑水单”,账号被直接限制提现,店铺里几十个链接全部下架。更让他崩溃的是 这已经是第二次违规了——去年10月,他主要原因是同样的问题被罚过一次当时申诉后还能拿回部分资金,这次平台直接说“永久终止合作”。

突发!Temu封店潮来袭!
突发!Temu封店潮来袭!

像王哥这样的卖家并不在少数。据业内不完全统计, 2025年2月以来已有上百名Temu卖家的账号因物流违规被关闭,其中不乏月销百万的头部大卖。更让卖家们坐不住的是平台还在悄悄调整保证金政策。有德国站卖家透露,原本1万元的保证金被要求追加至3.8万元,加上之前上调的1万元,总保证金近7万元。“这哪是保证金,简直是抢钱。”一位现金流紧张的中小卖家在群里吐槽,现在店铺利润根本覆盖不了保证金成本。

跑水单成重灾区,Temu为何突然“动刀”?

这次封店潮的核心争议点,集中在“跑水单”上。说白了 就是部分卖家为了降低物流成本,通过虚假物流单号发货——比如USPS的正规单号要4.5美元/单,用跑水账号能压到2.5美元/单,省下的钱直接拉低售价,在价格战里更有优势。“Temu核价太凶了不跑水怎么做?”有卖家直言,平台对价格的要求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但这种操作的本质,是用欺诈手段转嫁物流成本。业内人士透露,不少货代铤而走险用跑水账号揽货,甚至给平台提供面单的服务商也可能“混水摸鱼”。虚假物流轨迹不仅破坏了市场公平性, 还让平台陷入“履约风险”——消费者收到货慢、丢件,再说说投诉的还是Temu自己。所以这次平台下狠手,从“警告”变成了“永封”,连提现权限都直接限制。有服务商分析, 这波严查的起因很可能是美国监管部门注意到了大量异常物流单号,“平台不整治,自己就要吃官司了”。

保证金从1万到7万,平台在下一盘什么棋?

除了物流严查,保证金的上涨也让卖家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偏偏是德国站?为什么半托管店铺首当其冲?这背后藏着Temu的战略算盘。据了解, 德国站对CE认证的要求严格,平台提高保证金到5000欧元,本质上是在“倒逼卖家合规”——没有认证的产品,保证金交了也白交,干脆直接劝退不合规的卖家。

更深层的动因,或许和Temu的模式转型有关。全托管模式下平台包揽物流和售后成本压力全压在Temu自己身上。可美国关税政策最近跟坐过山车似的——2024年取消了“T86政策”, 2025年又暂时恢复,业内普遍觉得未来大概率还会取消。一旦关税全由平台承担,全托管模式就成“赔本买卖”了。所以Temu开始力推半托管,要求卖家自己备货海外仓,既能降低平台成本,又能把物流风险转嫁给卖家。保证金上涨, 也是给半托管模式“抬门槛”——没实力的中小卖家根本玩不起,自然转向全托管,平台就能集中资源搞定大卖家。

美国关税政策摇摆, Temu的“生存危机”

关税这把悬在头上的剑,才是Temu最头疼的问题。2024年开年,跨境卖家们刚从“关税政策朝令夕改”里缓过神,2025年又迎来新一轮波动。T86政策的取消让全托管模式的物流成本飙升15%-20%, Temu不得不通过提高商品售价来对冲,可这又违背了“低价核心”的定位。有数据测算, 如果关税政策再度收紧,Temu全托管产品的利润空间可能被压缩到5%以下比亚马逊第三方卖家的平均利润还低。

所以平台才急着“断臂求生”——严查物流违规、 抬高保证金、推动半托管,本质上都是在为“降本增效”铺路。半托管模式下卖家自己承担海外仓成本和关税,平台只需要做流量分发和品控,轻资产运营才能扛住关税波动。但这对卖家意味着更大的资金压力。没有海外仓的中小卖家, 要么放弃半托管,要么冒险用“虚拟仓发货”——明明从中国直发,却伪造海外本地物流轨迹,后来啊被Temu盯上,直接划入“违规名单”。

卖家求生指南:合规还是转型?

面对这波“封店潮”,卖家们到底该怎么办?其实答案已经很清晰:跑水单这条路,走不通了。去年10月Temu就打过一轮“跑水单”, 当时还能申诉拿回资金,现在直接永封,说明平台已经下定决心“零容忍”。有服务商建议, 现在赶紧排查物流单号,哪怕成本高一点,也要用官方合作的物流渠道,“科技单不可能完全杜绝,但至少别用最明显的跑水号,给自己留条后路”。

半托管模式也不是洪水猛兽,关键看怎么玩。深圳一家做3C配件的卖家, 2024年底开始布局半托管,先在海外仓小批量备货,用“测品-补货”的节奏控制风险,到现在店铺保证金虽然涨了但利润率比全托管还高了8%。他的经验是:“别想着靠低价冲量, Temu现在更看重产品合规性和发货时效,有CE认证、物流轨迹真实的店铺,哪怕价格高一点,流量照样给。”

行业洗牌加速, 中小卖家的“生死局”

Temu这波操作,其实也是跨境电商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成熟的缩影。早期靠“低价+跑水单”薅流量的卖家, 现在被平台反噬;而那些注重供应链、合规经营的玩家,反而能在洗牌中脱颖而出。有数据显示, 2025年1月以来Temu半托管店铺的转化率比全托管高了12%,说明消费者对“海外本地发货”的接受度正在提升,这也倒逼卖家必须往精细化运营转型。

但对中小卖家转型阵痛确实难熬。保证金上涨、物流成本增加、关税政策波动,每一步都是坎。不过换个角度看,Temu的严查未必是坏事——淘汰掉靠违规操作的劣币,才能让真正做产品的卖家活得更久。就像有卖家在群里说的:“富贵险中求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比谁活得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