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中国电商人为何在印尼一年能卖出3000万

两年3000万:中国电商人把印尼美妆市场做成了“提款机”?

这两年东南亚电商圈有个怪现象:中国团队扎堆涌入印尼, 有人哭诉水土不服亏到裤衩都不剩,有人却闷声发大财,比如做美妆的HEYXI和UMISS,硬是靠两年时间把年销售额做到了3000万人民币。这事儿听起来像神话, 但背后藏着比神话更现实的逻辑——不是运气好,是把“中国速度”和“印尼土味”揉成了新打法。

印尼凭什么成了“出海香饽饽”?

2023年3月, HEYXI、UMISS品牌正式入驻印尼TikTok、Shopee、Lazada,把印尼定成了主战场。当时何滔团队心里门儿清:这片地肥得很。2022年和2023年印尼GDP增速都破了5%, 人口2.7亿,占东南亚近半,关键是年轻群体占比超高——18到35岁的年轻人占了六成,这群人对美妆的狂热,堪比国内女生追网红奶茶。

中国电商人“出海”印尼,一年卖了3000万!
中国电商人“出海”印尼,一年卖了3000万!

更诱人的是成本对比。国内做美妆品牌,5000万砸进去可能连水花都看不见,在印尼1000万就能玩转。何滔说这话时眼睛发亮:“国内卷到价格战, 成本压得比纸还薄,印尼这边还有利润空间,供应链成熟得像菜市场买菜,要啥有啥。”

从0到3000万:踩过的坑比卖出的产品还多

但出海哪有顺风顺水的。何滔直言:“我们踩的坑,能写一部《印尼电商血泪史》。”政策法规首当其冲——2023年TikTok突然调整政策, 店铺关停两个月,订单直接归零,库存堆得像山,资金链快断了。当时多少中国团队拍拍屁股回国,何滔团队却抱着“死也要死在印尼”的狠劲,硬是熬到平台恢复。

文化冲突更头疼。一开始团队按国内逻辑推产品,大包装、高客单价,后来啊印尼消费者买账的寥寥。何滔至今记得第一次开本地用户座谈会, 一个姑娘直接说:“你们这面霜够我吃半个月饭了我们更想先试试小支装的。”还有物流,印尼岛屿多,海运成本高得吓人,一次台风就能让货船延误半个月,供应链差点瘫痪。

小包装爆品:把“性价比”刻进DNA

痛定思痛,HEYXI把产品设计改了个底朝天。印尼消费者偏爱小包装,这跟当地消费习惯和物流成本脱不了干系。团队火速调整策略,推出30元左右的规格,价格带压到普通人“试错无压力”。乳液、洗护发产品、面部护理套装,全改成“迷你版”,后来啊复购率直接翻了一倍。

爆品策略更狠。HEYXI有100多个SKU,但真正跑起来的就5款。何滔把这招叫“集中炮火打歼灭战”:乳液针对干燥气候, 面部套装主打年轻肌,洗护产品解决当地头发易出油问题。数据不会说谎,这5款爆品撑起了70%的销量,成了品牌的“印钞机”。

TikTok带货:达人“种草”比广告管用100倍

在印尼,做电商不玩TikTok等于白搭。HEYXI把兴趣电商玩成了“流量密码”。数据显示,达人带货占总销量的73.86%,视频带货占比66.33%。何滔说:“印尼年轻人刷TikTok比吃饭还勤,美妆达人一推荐,比打100个广告都有用。”

UMISS彩妆更是把这套玩到极致。5个自营号粉丝407万,眼影、唇彩定价7到53元,主打“学生党友好”。合作的美妆护理类达人,粉丝量不大但转化率奇高,一个视频带货上万单是常事。这种“种草+拔草”的闭环,让品牌在半年内就打响了知名度。

“你本来就很美”:品牌理念才是终极武器

“你本来就很美”——这句话被印在HEYXI的每件产品包装上,成了品牌的灵魂。何滔说:“我们卖的不仅是护肤品,是自信。”印尼女性对美的追求很纯粹,不需要复杂的营销话术,一句真诚的“你值得更好”,就能戳中她们的心。

本土化团队更是关键。团队里80%是印尼本地人,从市场调研到内容创作全由本地人主导。何滔笑称:“我们就是‘印尼土著’,比本地人还懂本地人。”这种深度本土化,让品牌彻底摆脱了“中国品牌”的标签,成了地地道道的印尼网红。

从线上到线下:下一个战场在实体店

线上做得再好,也怕“空中楼阁”。2024年,HEYXI开始布局线下在雅加达开了第一家体验店。何滔说:“印尼消费者喜欢‘先摸后买’,线下店能让他们真实感受产品质感。”未来还要拓展到泗水、万隆等城市,把线上流量引到线下再用线下体验反哺线上口碑。

野心不止于此。团队计划把印尼的成功经验复制到越南、泰国,打造“东南亚美妆矩阵”。何滔的目标很明确:“三年内,要让HEYXI和UMISS成为东南亚年轻人心中最亲切的美妆品牌。”

出海不是“捡钱”:这四关必须过

看着别人出海赚钱眼红?何滔泼了盆冷水:“出海不是过家家,资金、技术、团队、人脉,少一样都玩不转。”资金是底气,技术是支撑,团队是施行力,人脉是本地化的钥匙。他见过太多团队主要原因是准备不足,刚落地就铩羽而归。

施行力更是生死线。“同样的策略,有人做成有人做砸,差别就在施行力。”何滔举例, “TikTok关店那两个月,我们每天只睡4小时联系供应商、调整库存、安抚达人,硬是把损失降到最低。”

未来已来:中国品牌如何打赢“本土化战争”?

2024年印尼美妆市场规模预计达19.6亿美元,年增长4.39%。中国代工厂、包装、原料企业加速出海,给HEYXI们提供了更完善的供应链支持。但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越南、泰国的中国团队虎视眈眈,本土品牌也在崛起。

何滔的答案是:“别总想着‘中国输出’,要想着‘本土生长’。”把中国的高效供应链和印尼的消费需求深度绑定, 用本土化团队讲本土化故事,这才是中国品牌在印尼立足的根本。未来几年,会有更多中国品牌在印尼崛起,但能活下来的,一定是那些真正“变成印尼人”的团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