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高中创业,年收入过亿
高中教室外的创业战场:00后凭什么一年赚一个亿?
教室后排偷偷刷手机的00后 可能正盯着亚马逊后台的销量数据;课桌上摆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少年,或许脑子里盘算着下个产品的供应链。这群刚成年的创业者,用课余时间在跨境电商和自媒体领域杀出一条血路,年收入过亿的新闻已经不是新鲜事。有人骂他们“瞎胡闹”,有人赞他们“有胆识”,但不可否认,Z世代的创业逻辑,正在 商业规则。
从YouTube到亚马逊:一个高中生的咖啡帝国
2016年,16岁的Emma Chamberlain在YouTube上传了第一个视频。内容很普通:她对着镜头吐槽高中生活,展示自己煮失败的咖啡,自嘲式地翻白眼。没人想到, 这个连高中毕业证都没拿到的小姑娘,四年后会创立年入2000万美元的咖啡品牌Chamberlain Coffee。

Emma的创业故事像一部爽文。她没学过食品供应链, 不懂跨境电商运营,却靠着1200万YouTube粉丝的真实感,硬是把“迷之热爱”做成了生意。2019年, 她和洛杉矶烘焙厂Bixby Coffee合作推出第一款咖啡产品,包装印着她手写的“Not sponsored, just obsessed”。首批5000包在24小时内售罄,亚马逊后台的订单提醒响个不停。
现在 Chamberlain Coffee的货架摆满了Target、沃尔玛的收银台旁,100多种产品覆盖咖啡、抹茶甚至周边杯子。《福布斯》2023年的报道显示, 这个品牌通过8000家零售渠道分销,23岁生日时Emma的公司估值突破1亿美元。有意思的是她至今没拿到高中文凭,却在福布斯“30 under 30”榜单上和扎克伯格比肩。
争议声中生长:退学创业是勇敢还是赌博?
“高中都不读完,能懂什么商业?”这是大多数人对00后创业的第一反应。李想的经历更极端:高二退学,24岁靠着汽车之家身家过亿。当年他退学时 老师指着他的鼻子骂“你将来肯定后悔”,现在却有不少家长拿着李想的案例问孩子“要不要也退学创业”。
争议的核心在于“风险”。传统观念里高考是通往成功的独木桥,而00后偏要把独木桥走成立交桥。珂琪baby更离谱,19岁就宣称创业五年身价过亿,全网600万粉丝,全款买了十套房。有人扒出她早期在抖音卖“三无面膜”的黑历史,也有人翻出她公司注册资本仅50万的工商信息。真真假假之间,年轻人“先赚一个亿”的口号,让中年创业者直呼“看不懂”。
但换个角度看,这代人的创业本钱早就不同了。Emma做咖啡时 YouTube粉丝就是她的“天使投资人”;珂琪baby卖面膜,抖音直播间就是她的“线下门店”。他们不需要说服银行贷款,不需要找关系拿资源,只要内容够真实就能用流量换现金流。这种轻资产模式,让创业失败的成本低到可以忽略——大不了重新开个账号,换个品类再试一次。
流量密码:Z世代的商业嗅觉有多毒?
为什么偏偏是00后?他们真的比80后、90后更聪明吗?未必。只是他们更懂“情绪价值”的变现逻辑。传统咖啡品牌卖的是“提神醒脑”, Emma卖的是“喝咖啡时的松弛感”;老一辈创业者强调“产品功能”,Z世代却把“人设”做成产品的一部分。
跨境电商平台的数据印证了这点。2022年亚马逊美国站数据显示, 标注“Gen Z favorite”标签的咖啡产品,转化率比同类商品高出37%。消费者买的不只是咖啡,是Emma视频里那种“不用假装完美”的生活态度。一品威客网上有个00后设计师接单案例, 他给奶茶店做的包装设计,故意把logo印歪,配上“今天也不想努力了”的文案,反而让门店销量翻倍。
这种“反套路”思维,让00后在红海市场里找到蓝海。当所有人在内卷“性价比”时他们主打“情绪溢价”;当传统品牌拼命打广告,他们用用户生成内容做口碑。Emma的亚马逊详情页里 放的全是粉丝晒的“宿舍咖啡角”照片;珂琪baby的直播间里她一边吐槽产品不好用,一边说“但这个香味我真的上头”,这种“不完美”的真实感,反而让消费者更信任。
冷启动的真相:没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别被“年入过亿”的光环迷惑了。每个00后创业者的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笨功夫”。Emma为了找咖啡豆, 跑了加州五个庄园,每天凌晨三点起床试喝,吐了十几次才找到“不苦也不酸”的配方;李想做汽车之家时天天泡在车友论坛里回复了10万条帖子,才攒下第一批种子用户。
跨境电商的坑更深。有个叫阿哲的00后高中毕业就做亚马逊,选品时跟风卖手机壳,后来啊库存积压了20万。他没放弃,跑去深圳华强北蹲点,发现年轻人喜欢“可拆卸卡通壳”,三个月就清完库存,年入500万。他说:“你以为别人运气好?其实是他们摔的坑比你多。”
供应链能力才是真正的护城河。Chamberlain Coffee能快速扩张, 是主要原因是Emma和供应商签了“小批量、多频次”的合同,哪怕第一次只订1000包,烘焙厂也愿意配合。这种灵活性,是传统大品牌做不到的。数据显示, 00后跨境电商卖家平均试错成本比90后低42%,主要原因是他们更愿意用“小单快反”模式测试市场,而不是赌上全部身家压爆品。
泡沫与真实:当“创业”变成一种人设
警惕“伪创业”的陷阱。社交媒体上, 太多00后把“创业”当人设摆拍:摆拍办公室、摆拍谈融资、摆拍发货现场,实际就是个卖货主播。有人花30万买“创业人设”课程,学了三天就发视频说“我靠知识付费月入百万”,后来啊连利润表都看不懂。
真实的创业从来不是光鲜的。Emma在2020年疫情期间差点倒闭, 仓库里的咖啡豆堆成山,粉丝量掉了50万;珂琪baby被扒出数据造假后直播间的在线人数从10万暴跌到2000。这些挫折,才是创业的必修课。就像她自己说的:“流量是老天赏饭吃,供应链才是自己端碗的本事。”
行业数据也藏着泡沫。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报告显示, 00后卖家占比从2020年的3%飙升至18%,但其中盈利的不足30%。很多人以为“开个亚马逊店就能赚钱”,却不知道选品、物流、客服、广告投放,每个环节都是坑。有个00后卖家算了笔账:卖一款29美元的蓝牙耳机, 平台抽成8%,广告费15%,物流6%,退货率20%,再说说赚的钱还不如去打工。
未来已来:00后正在定义“成功”
00后创业的意义,早已不止是赚钱。他们用行动告诉世界:成功不只有“考大学、进大厂、买房子”这一条路。Emma没拿高中文凭, 却成了咖啡行业意见领袖;李想没读完高中,却改变了中国汽车媒体的生态;珂琪baby卖面膜起家,现在却带着粉丝做乡村振兴直播。
这种多元化的成功观,正在冲击传统的评价体系。当70后还在纠结“35岁危机”, 00后已经把“试错”当成勋章;当90后还在内卷“996”,00后已经开始追求“工作生活平衡”。他们或许不完美,甚至有点“离经叛道”,但商业世界,本就需要新鲜血液。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00后高中创业,你支持吗?或许不该问“支不支持”,而该问“我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接受他们打破规则, 准备好了适应他们的商业逻辑,准备好了看着这群“不靠谱”的年轻人,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