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欧盟对小额包裹征税,欧洲跨境生意难道真的要陷入困境了吗

欧罗巴联盟小额包裹征税,突然的“政策冷风”吹向谁?

当地时间5月20日 欧罗巴联盟委员会一则消息像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湖面——拟对150欧元以下进口小额包裹取消免税,还要收跨境直邮2欧元、本地仓二次配送0.5欧元的处理费。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明确说了钱要用来补偿海关处理海量包裹的行政成本。政策还在立法阶段, 正式落地可能要2028年后但明年可能先收“过渡费”,这冷风已经吹得跨境卖家心里发慌。

从“免税红利”到“成本压力”,跨境卖家的账本怎么算?

过去十年,150欧元免税是跨境卖家的“隐形护身符”。中国商品靠着这政策,用小包直邮把价格压得极低,在欧洲市场攻城略地。现在这护身符要没了每件包裹多掏2欧元,直接捅向低价模式的命门。有卖家算过账, Temu在欧洲平均客单价23欧元,2欧元费用就是8.7%的成本上涨,利润本来就薄,这一刀下去,有些商品可能直接“倒贴钱卖”。本地仓能省点钱,但仓租、人工、清关成本加起来真不算轻松账。

欧盟拟对小额包裹征税,欧洲跨境生意也开始难起来了吗?
欧盟拟对小额包裹征税,欧洲跨境生意也开始难起来了吗?

Temu、SHEIN的“去美梦”碎了?欧洲不是避风港?

去年美国取消800美元免税政策, Temu和SHEIN立马调转船头,把广告预算、仓储资源全往欧洲砸。当时不少卖家说:“美国太卷了政策说变就变,欧洲消费力强,竞争小,免税政策还在简直是新大陆。”后来啊呢?今年4月, 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SHEIN在法国、英国广告支出环比涨35%,Temu在法国、英国分别增40%、20%,刚把枪口对准欧洲,欧罗巴联盟就甩出税改提案,这“去美梦”怕是要碎成玻璃渣。

TikTok Shop的“本地先手棋”,能赢吗?

同样是做欧洲市场,TikTok Shop卖家可能没那么慌。主要原因是从上线德国、法国、意大利这些站点开始,平台就硬性要求卖家必须有本地仓储物流。不像Temu、SHEIN靠跨境直邮打天下TikTok Shop的履约链条里小包直邮占比本来就低。但也不能高枕无忧,本地仓成本上涨是躲不开的,价格竞争力被削弱,利润空间压缩,照样得头疼。只能说提前布局本地化,让它们在这波冷风里穿得厚实点。

数据不会说谎:46亿包裹背后的中国占比

欧罗巴联盟委员会的数据有点扎心:2024年进入欧罗巴联盟的150欧元以下小额包裹, 数量已经干到46亿件,比2023年翻了一倍。更关键的是91%来自中国。这意味着什么?过去十年,中国卖家靠着免税政策,把欧洲小包市场几乎“垄断”了。现到头了。

卖家转型:从“铺货低价”到“品牌深耕”的阵痛

政策一出来最先慌的是那些靠“9.9包邮”思维做欧洲的卖家。深圳有做家居品类的卖家说 刚把美区广告预算砍了把钱、人、货都往欧洲调,后来啊欧罗巴联盟税改消息一出,整个人懵了。“欧洲不是避风港?那还能去哪?”慌归慌,转型却必须转。有卖家开始砍掉低价SKU, 集中资源做3-5个利润高的品牌产品;有卖家琢磨在法国、德国注册本土公司,搞本地售后;还有卖家放弃直邮,咬牙上本地仓,虽然成本高,但配送快、体验好,能支撑溢价。阵痛肯定有, 但2024年Q2的数据显示,那些提前布局品牌化的卖家,欧洲站转化率提升了15%-20%,说明市场认“品质”,不认“便宜货”了。

政策落地倒计时2028年太远?明年可能先收“过渡费”

欧罗巴联盟委员会说 政策正式落地要2028年后要经过成员国和欧洲议会批准。但别天真,他们可能明年就搞“临时过渡性收费”,先收着,给后续改革铺路。日本已经释放类似信号:取消1万日元以下小额免税,征10%消费税,预计明年或后年实施。全球都在收紧小包免税,这不是巧合,是监管层对“低价倾销”的集体反击。跨境卖家别想着“等一等”,现在就得算账:2欧元/件费用,自己一年要出多少?本地仓成本比直邮高多少?利润能不能扛住?账算不明白,2028年可能真的“凉”。

未来战局:仓储、合规、品牌,谁会成为新护城河?

政策冲击下平台和卖家都在找路。Temu最近动作频繁:暂停全托管业务、 自建履约体系、优化商品结构,明显在往本地化靠;SHEIN则在欧洲加速仓储网络布局,想在成本和效率之间找平衡。但真正的护城河,可能不是仓储,也不是价格,而是品牌。有深圳的服装品牌, 2023年开始在欧洲做本土化营销,找法国网红拍视频,用本地语言写产品描述,虽然客单价从15欧元涨到35欧元,但复购率从8%涨到22%,利润反而不降反升。这说明欧洲消费者不是不花钱,而是愿意为“懂我”的品牌花钱。未来的欧洲战场,拼的不是谁的小包便宜,而是谁能真正“本地化”,谁能做出让欧洲人记住的品牌。

跨境卖家的焦虑,本质是对“旧模式消亡”的不适应。免税红利没了低价逻辑走不通,但欧洲市场的人均消费力、中产规模摆在那,机会一直都在。只是游戏规则变了——以前靠“捡政策便宜”,以后得靠“硬实力”。2024年Q3的数据显示, 那些在欧洲本地有团队、有品牌、有合规体系的卖家,订单量同比增长了30%,而还在依赖直邮、低价铺货的,订单量下滑了15%。数字不会骗人:要么转型,要么出局。欧罗巴联盟这记重锤,砸碎的是幻想,砸出来的是新机会——给那些愿意扎根欧洲、长期主义的卖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