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磁吸睫毛在东南亚能卖出1亿元,成为海外爆款吗

1.28亿泰铢背后:磁吸睫毛凭什么撬动东南亚市场

泰国曼谷的年轻女孩Linda最近在TikTok上刷到一条视频, 一个本地博主演示3秒戴上磁吸睫毛,不用胶水却能稳稳贴住眼皮。她顺手点进购物车,699泰铢的一盒睫毛隔天就送到家。这个场景正在东南亚重复上演——Fastmoss数据显示, 截至2024年5月8日中国品牌WOSADO在TikTok泰国站的总销售额已达5.82亿泰铢,折合人民币1.28亿元。说真的,谁还没被胶水黏住眼皮的经历劝退过?东南亚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了票,但磁吸睫毛真能成为持续爆款的“长青树”?

从“难戴”到“真香”:技术破局还是营销神话

2015年, 在美国留学的赵威盛发现身边女生戴假睫毛的痛:胶水过敏、粘歪、卸妆扯掉真睫毛。他家里做磁吸材料生意,干脆把技术往睫毛上套。第一代磁性睫毛诞生时问题一大堆——磁点分布不均导致睫毛总歪,重量压得眼皮发沉。直到2019年, 团队熬出来的“R-SLM”专利技术才真正破局:磁点位置,让睫毛像拼图一样自动贴合眼型,还能反复用3-6个月。说到底, 假睫毛的竞争,往往就体现在这一分一毫的细微之处里睫毛弧度与眼型的适配度、磁点分布的精准毫米差,甚至是佩戴时0.1克的重量感知,都可能成为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决策点。

在东南亚卖出1亿元,磁吸睫毛成海外爆款!
在东南亚卖出1亿元,磁吸睫毛成海外爆款!

有意思的是东南亚消费者买账的理由,和欧美人不太一样。泰国、 马来西亚的女生偏爱“伪素颜”妆效,WOSADO的“灵系列”睫毛根根纤细,仿若天生;欧美市场则夸张得多,“熠系列”的16mm长度睫毛在TikTok上搭配迪斯科球妆容,播放量破亿。这种本地化适配让WOSADO在泰国卖到单盒溢价154元, 比行业批发价贵40倍仍供不应求,硬是把磁吸睫毛从“工具”做成了“彩妆”。

平度70%的阴影:中国睫毛出海的“甜蜜烦恼”

山东平度被称为“中国睫毛之都”,全球70%的假睫毛都产自这里。过去十年,这里的企业靠低价走量,一盒批发价3.8元,贴上外国品牌就能卖9.9美元。但WOSADO的出现让行业变了味——它把杜邦Tynex抗菌材料、 手工制作工艺、专利技术打包成“高端美睫”,单盒卖到69.9美元。问题来了:当平度工厂开始模仿磁吸技术,WOSADO的护城河还能撑多久?

更现实的是东南亚市场的“爆款魔咒”从未消失。2022年某款网红假睫毛在Shopee爆火,三个月后因质量问题退货率飙升40%。WOSADO明摆着懂这个道理,它把杜邦材料、无胶工艺、抗菌处理作为平安底线,还附赠睫毛清洁器。这种“妆护合一”的思路让复购率提升到35%,远超行业平均的18%。但说到底,美妆产品靠“新鲜感”活着,当消费者对磁吸技术审美疲劳,下一个差异化点在哪?

联名狂奔之后:下一个爆款靠什么续命

WOSADO在营销上堪称“跨界狂魔”。它和泰国甜品IP黄油小熊联名, 把收纳盒做成小熊造型,上线3天售罄;又拉上中国IP Bearisbug推出限定款,美妆蛋、睫毛夹全印上卡通图案。这种玩法确实有效——联名系列贡献了28%的销售额,把品牌从“美睫工具”推到了“潮流单品”的位置。但仔细想想,联名IP的流量红利总有吃光的一天。WOSADO合作的达人数量已达1.46万位,其中906位是直播带货达人,内容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泰国本地博主Sara透露:“现在拍磁吸睫毛视频, 必须加‘3秒戴好’‘不粘眼皮’这些标签,否则流量差一大截。”

更麻烦的是东南亚的运营成本正在涨。2024年Shopee广告费同比涨了35%,TikTok达人报价翻倍。WOSADO开始把赌注压在“本地化生产”上,在泰国设厂缩短供应链,把价格压到比中国进口低15%。但说到底, 美妆品牌的本质是“产品力”,当营销成本吞噬利润,WOSADO能不能像欧莱雅那样,靠技术专利把定价权牢牢攥在手里?

33.7亿美元赛道:磁吸睫毛的“春天”还是“倒春寒”

Coherent Market Insights的数据显示, 全球假睫毛市场2032年将达到33.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7.2%。这个数字背后是东南亚、中东新兴市场的消费升级。沙特阿拉伯的女性平均每年花在眼妆上的支出占美妆总额的35%,磁吸睫毛因符合当地宗教文化迅速走红。但另一个现实是 欧美市场正被“睫毛增长液”挤压,Lashify等品牌靠“嫁接睫毛”技术抢走了30%的用户。WOSADO在2023年进入中东市场,销量仅占海外总量的8%,远低于东南亚的62%。

说回WOSADO,它这一步踩得挺准——先在东南亚验证产品,再带着数据回国。2021年进军抖音、天猫时它把欧美市场的夸张睫毛改成“小鹿睫”“素颜睫”,直接登顶类目第一。这种“反向出海”的策略让它比同行少走了两年弯路。但问题来了:当全球美妆都在卷“可持续”,WOSADO的3-6个月重复使用周期够不够看?日本品牌已经开始用可降解材料做睫毛,单盒售价折合人民币200元,比WOSADO还贵30%。

从“爆款”到“长青”:磁吸睫毛的终极命题

WOSADO的野心不止于睫毛。它把收纳盒做成磁吸首饰盒, 把睫毛夹加入迷你镜子,甚至推出“眼部妆容全场景”套装——眉笔、眼影盘、睫毛夹一应俱全。这种“品类扩张”的逻辑是:让消费者记住“眼部护理专家”的标签,而不是“磁吸睫毛牌子”。2024年Shopee双十一,它的CPAS广告投产比高达21倍,靠的就是“买睫毛送美妆蛋”的组合拳。

但说到底,美妆行业最残酷的是“审美迭代”。十年前流行“芭比娃娃大浓妆”,现在流行“妈生感伪素颜”。WOSADO的研发团队每月要测试200多款睫毛弧度,淘汰率高达80%。创始人赵威盛在内部会议上说:“我们不是在做睫毛,是在做‘眼型适配算法’。”这种偏执让WOSADO保持了12%的月活增长,但面对平度工厂的模仿,它需要更硬核的专利壁垒。

东南亚的1.28亿元只是开始。当磁吸睫毛从“新奇玩意”变成“日常用品”,WOSADO能不能像戴森那样,靠技术定义行业标准?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泰国女孩Linda的购物车里也藏在平度工厂的流水线上。毕竟美妆市场的规则从来都是:要么持续创新,要么被创新淘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