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在TikTok上售卖氛围,有人年入30亿

12秒视频带火1.14万单,TikTok上的“光经济”有多野?

你敢信吗?一条12秒的视频,能让1100万人停下来看。这不是电影预告片,是TikTok上某个博主展示氛围灯的日常。画面里 客厅大灯一关,天花板和墙壁立刻涌起波光粼粼的3D水波,蓝绿色的光影像把整个房间变成了海底洞穴,配上舒缓的背景音乐,评论区直接炸锅:“我需要它来感受自由...”“看起来太放松了我今晚能睡个好觉。”

这条视频的同款水波投影灯, 在TikTok美区上线一个多月就卖出了1.23万件,28天内销量冲到1.14万单,直接杀进家装建材类目销量榜第四名。单价不过6.97美元,算下来流水近80万。这还不是个例——另一款落日氛围灯卖了14万件,刚上线的银河投影灯月销量环比暴涨52554.55%。跨境电商圈子里有人靠这些“会发光的小玩意儿”,年营收做到了30亿。

在TikTok上贩卖“氛围”,有卖家已经年入30亿
在TikTok上贩卖“氛围”,有卖家已经年入30亿

从圣诞节到卧室角落:欧美人为什么愿意为“光”买单?

老外对“光”的执念,比我们想象中深得多。圣诞节时 家家户户院子里挂满彩灯串,南瓜灯堆在门口,万圣节的幽灵灯能把整个街区变成鬼屋现场;感恩节聚餐时餐桌上的暖黄氛围灯能让火鸡看起来更诱人。这些节日场景,早就成了欧美人的“光传统”。

但节日只是开始。日常居家里 他们对“光”的挑剔更细致——客厅要用灯带勾勒电视背景墙的轮廓,卧室里装可调节颜色的LED灯助眠,游戏房的氛围灯得能随游戏变色,就连庭院的泳池都要铺上防水灯带。Statista的数据显示, 2024年北美灯具市场规模346.7亿美元,欧洲275.9亿美元,加起来占全球62.3%,是全球最大的照明消费市场。

更关键的是这届欧美年轻人开始为“情绪”买单。水波投影灯的评论区里 “治愈”“放松”“自由”出现频率最高;落日氛围灯的买家说它能“让公寓出租屋也有度假感”。灯具早就不是照明工具,成了情绪调节器。TT123跨境电商观察到, 带有情绪疗愈标签的灯具,转化率比普通产品高出37%,用户停留时长多2.1分钟。

靠灯带年入30亿:Govee的“情绪照明”打法

说到氛围灯出海,绕不开一个名字——Govee。这家深圳智岩科技旗下的品牌,2023年营收做到了30亿元,母公司刚完成IPO备案。谁能想到,它起步时只是想解决“看电视时眼睛疲劳”的小问题。

Govee的创始人发现,欧美人看电视时喜欢关大灯,但屏幕亮暗对比伤眼。于是他们做了条能贴在电视背光上的“灯带”,能随画面颜色变化。没想到这玩意儿火了用户反馈说“看电影像在影院一样”。抓住这个痛点后 Govee开始把灯具按场景拆分:卧室灯主打助眠,电视灯主打沉浸感,游戏灯主打节奏同步,庭院灯主打氛围延伸。

2020年, Govee年销售额突破2亿美元;2023年,这个数字变成30亿元,业务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TT123跨境电商分析, 它的核心秘诀是把“情绪”塞进了产品细节里——比如卧室灯支持日出日落渐变模拟,游戏灯能联动RGB主板变色,连遥控器都做成极简设计,老人小孩都会用。这种“用户懒得说但你需要懂”的洞察,让它在智能照明赛道成了隐形冠军。

爆款公式:TikTok氛围灯带货的底层逻辑

为什么TikTok上的氛围灯总能爆单?秘密藏在视频的“场景感”里。博主@shopdealsbyzach的水波灯视频, 没讲参数没说价格,只拍了“关灯后房间变海底”的过程,配上“治愈ASMR”音效。这种“先给情绪,再给产品”的套路,比硬广有效10倍。

达人营销的关键是“真实感”。另一个卖落日灯的账号, 拍了一组“租房女孩改过日记”:用投影灯把白墙变成落日配上“终于不用住毛坯房了”的文案,直接带火同款产品。TT123跨境电商调研发现, TikTok上氛围灯视频的完播率比普通商品视频高23%,用户评论“我也要买”的转化率是普通视频的3.8倍。

但流量≠销量。ROAMAN店铺的水波灯卖得好,还主要原因是产品细节够“抗打”。360度照明覆盖全屋,16种颜色切换,甚至能连蓝牙放水族馆声音。这些“情绪+功能”的叠加,让用户觉得“这灯买得值”。数据显示,TikTok爆单的氛围灯产品,30天复购率能达到15%,远超行业平均的5%。

从功能到情感:灯具设计的“情绪革命”

现在的氛围灯早不是“能亮就行”了。TT123跨境电商发现,2025年欧美灯具市场,卖得最好的是那些“会讲故事”的产品。比如一款星空投影灯, 能模拟银河系旋转,还内置冥想引导音频;一款蘑菇灯,灯光会随触摸变暖,用户说“像被抱了一下”。

这种“情绪化设计”正在颠覆行业。传统灯具还在比流明、比功率,新玩家已经开始比“能不能让人开心”。Govee的电视灯之所以能卖爆, 就主要原因是它把“看电影时的沉浸感”量化了——灯光延迟不超过0.1秒,能和画面颜色实时同步。用户买的不只是灯,是“在家就能体验影院”的情绪价值。

但情绪设计不是瞎玩。有卖家跟风做“彩虹灯”,后来啊销量惨淡。问题出在哪?彩虹灯颜色太刺眼,用户说“看久了头晕”。好的情绪设计, 得懂“度”——水波灯的蓝色调是低饱和的,落日灯的暖黄光不刺眼,连银河灯的光影都是柔和的。这些细节,才是“情绪疗愈”的关键。

卖氛围不是炒热点:跨境玩家的避坑指南

氛围灯赛道现在有多卷?亚马逊美站上,“ambient light”关键词下前50名产品,中国卖家占了78%。同质化严重到什么程度?连视频拍摄模板都抄——关灯→光影变化→用户惊喜表情,三步走完。后来啊就是很多产品靠TikTok火一把,然后就沉寂了。

想在这个赛道活下来得避开三个坑。第一个是“重流量轻产品”。有卖家花10万请达人拍视频, 后来啊产品质量差,收到货的用户说“光影模糊,像劣质投影仪”,退货率高达40%。TT123跨境电商建议, 氛围灯的色域要覆盖90%以上,寿命至少20000小时这些基础参数不达标,再好的视频也救不了。

第二个是“忽视合规”。欧美对灯具的认证卡得严,比如FCC认证、UL认证,还有能效标签。去年有个卖家主要原因是没贴能效标签,一批货被美国海关扣了损失30万。第三个是“不懂节日红利”。万圣节前1个月,南瓜灯类目搜索量暴涨500%,这时候上相关产品,转化率能翻倍。

未来已来:当照明变成“情绪表达器”

氛围灯的尽头是什么?可能是“情绪表达器”。TT123跨境电商发现,2025年欧美市场出现了一种新趋势:用户开始用灯光“晒心情”。有人在TikTok上发“今天用粉色灯带, 主要原因是心情好”,有人晒“用蓝色灯,主要原因是工作压力大”,灯具成了社交媒体的情绪符号。

这给跨境卖家提供了新思路——做“可编程的情绪灯”。比如一款能连接APP的灯, 用户可以直接上传自己的心情颜色,或者设置“工作模式”“派对模式”“睡眠模式”。甚至可以结合AI,通过手机摄像头识别用户情绪,自动调节灯光颜色。这种“情绪+智能+社交”的组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爆点。

从水波灯到情绪灯,TikTok上的“光经济”还在野蛮生长。但别只盯着30亿营收的神话,那些能把“情绪价值”藏在产品细节里的卖家,才是真正能跑赢的人。毕竟现在的人买灯,买的从来不只是光,是那份“被理解”的感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1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