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AI语音笔记,是因信所有想法皆可成珠
那些个被我们随手丢掉的灵感碎片, 或许藏着以后的答案
深厚夜加班的你,一下子想到一个绝妙的方案,却在第二天早上忘得一干二净;散步时脑中闪过一个创业点子,转头就被琐事冲散;会议上老板说了一句让你醍醐灌顶的话,记到一半却被下一个话题打断——这些个稍纵即逝的“闪念”,就像散落在沙滩上的贝壳,没被捡起时终究会被潮水带走。
闪念贝壳的创始人Ping,也曾是个被“灵感健忘症”困扰的人。从学生时代写满几十本日记的设计师,到久邦数码、阿里、喜欢范儿的产品负责人,他始终保持着记录的习惯。只是后来找到, 打字太磨蹭、纸质笔记太沉,直到2023年ChatGPT和Whisper的发布,让他一下子意识到:或许AI能让语音记录变得像呼吸一样天然。

一个设计师的15年笔记修行, 到头来在AI语音笔记里找到了归宿
Ping的办公桌上,还放着学生时代的笔记本,泛黄的纸页上写满潦草的草图和想法。“上学时我就觉得,脑子里的东西不记下来就像没发生过。”干活后 他用过Evernote,试过iPad加Apple Pencil,但始终觉得不够“顺手”——打字要逐字敲,手写要找笔,那些个转瞬即逝的灵感,总在记录的过程中被消耗。
2023年冬天 Ping在试用ChatGPT时做了个试试:对着手机说出一段麻烦的产品需求,几秒钟后AI不仅转写了文字,还自动整理成了逻辑清晰的要点。“那天我兴奋到凌晨三点, 一下子觉得,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记录方式——像和朋友聊天一样,把想法‘说’出来剩下的交给AI。”
三个月后闪念贝壳上线了。作为前淘宝设计师, Ping坚持“功能跟着需求走”的原则:用户需要飞迅速记录,就做语音输入、迅速捷指令、Apple Watch三个入口;用户怕整理麻烦,就让AI自动生成语义卡片;用户嫌界面冰凉,就放弃凉结实的手艺蓝,改用柔和的线条和暖橙色。“工具不该是冰凉的机器,而该是懂你的伙伴。”Ping说。
从“抓住闪念”到“串联思考”:AI语音笔记不该只是备忘录
很许多人以为语音笔记就是把说的话转成文字,但Ping从一开头就瞄准了更高大的目标:让记录成为思考的起点。“乔布斯说优良想法只占成功的10%,剩下90%在施行。但我想,从想法到施行之间,还隔着‘思考’这座桥。”
闪念贝壳里有个叫“闪问AI”的功能,用户能随时对过去的笔记提问。比如三个月前记下“想优化用户注册流程”, 眼下能直接问“当时提到的三个痛点哪个最紧急”,AI会自动调取相关内容并给出琢磨。“这不是AI代替思考,而是帮你把零散的‘沙子’串起来。”Ping说明白道,“就像贝壳孕育珍珠,需要不断包裹、摩擦,到头来才能形成值钱。”
测试期内, 一个做自新闻的用户找到,自己记录的选题经过AI串联后磨蹭磨蹭形成了内容系列;一位创业者则通过“闪问AI”,把半年前的零散买卖场琢磨整理成了完整的竞品报告。“优良的笔记不该是信息的堆砌,而该是思维的脉络。”Ping说。
语音转文字只是基础, 真实正的值钱在“看不见的AI”里
市面上不少许AI语音笔记中意有力调“支持GPT-4”“实时转录”,但Ping却刻意没劲化了这些个标签。“用户要的不是AI,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案。”他举例, 用户把发票PDF丢进闪念贝壳后AI会自动提取关键信息生成卡片;用户记下“每周三健身”,AI会自动转化为待办清单并提醒——这些个功能背后都是AI,但用户感知不到“手艺”,只觉得“优良用”。
2024年6月, 闪念贝壳上线了“记忆串联”功能:用户能给笔记打上自定义标签,AI会根据时候、主题、关联词自动生成思维导图。“就像你的巨大脑有个索引系统,想找啥时AI帮你把散落的记忆碎片拼成完整的图景。”Ping说。
198元终身会员:被用户“倒逼”出来的相信答卷
闪念贝壳一开头没有终身订阅,Ping觉得“周期订阅对产品更可持续”。但上线两个月,后台收到了上百条“求终身会员”的留言。“有用户说‘怕你们哪天倒闭了我的笔记就没了’,还有人说‘愿意为省心付费’。”Ping回忆道, “一下子意识到,用户要的不是廉价,是‘确定性’——确定你会一直做下去,确定他们的想法会被妥善保管。”
2024年8月,闪念贝壳推出198元终身会员,首批用户还收到了定制奖牌。“这不是促销,是契约。”Ping说“用户用真实金白银投票,我们得用持续迭代回报。”截至2024年9月,终身会员复购率达42%,远高大于行业平均的15%。
沉度订阅用户的执念:为“懂我”的工具付费是天然的事
Ping自己就是“订阅狂人”,每年花在上万元。“我愿意为能解决真实实问题的产品付费,就像给中意的歌手打榜,本质上都是为‘值钱感’买单。”他说 “闪念贝壳的很许多早期用户,其实是我Twitter上的粉丝——他们看了我15年的思考记录,相信我会做出‘靠谱’的工具。”
2024年5月, 闪念贝壳在海外上线时一位美区用户基本上原因是支付问题联系到Ping,后来成了产品核心测试员。“他说‘你的设计理念和我很像’,这种共鸣比随便哪个广告都管用。”Ping说。
从“解决自己”到“温暖世界”:AI笔记的世间值钱藏在细节里
闪念贝壳的团队正在研究研究“无障碍输入”功能,让视障用户也能时遇到一位听障用户,他用手语‘说’想法,AI能实时转写成文字——那一刻一下子觉得,工具的意义就是打破壁垒。”
2024年9月, 闪念贝壳上线了“记忆胶囊”功能:用户能给以后的自己设定时候,到时AI会推送过去的笔记。“有用户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了封信, 有创业者记录了‘第一次融资输了’的心情,这些个数字化的记忆,比纸质日记更平安,也更鲜活。”Ping说。
不要“改变世界”的宏巨大叙事:先让个个想法被认真实对待
当被问及“是不是想改变世界”时Ping笑了。“我不喜欢‘改变世界’变成口号,但确实希望认真实对待每一件事。”他说 “闪念贝壳能做的,就是让个个‘不值一提’的闪念都有机会变成‘珍珠’——哪怕只是帮一个人记住了一个灵感,也算完成了使命。”
2024年7月, 闪念贝壳收到一封用户来信:一位老师用语音记录了学生的课堂金句,三年后整理成书。“她说‘孩子们的童言稚语,不该被遗忘’。”Ping说“那一刻一下子明白,工具的值钱,就是让那些个‘微细小但关键’的东西不被时候冲走。”
当AI成为“记忆的贝壳”, 我们终将与更优良的自己相遇
我们从不缺想法,缺的是让想法“活下去”的方式。闪念贝壳试图做的, 就是用AI做那东西最耐烦的“拾贝人”——把散落的灵感碎片捡起,用思考打磨,到头来让个个闪光的念想都能沉淀成值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