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北京游戏圈有哪些公司如点点互动、元趣、FunPlus、壳木、江娱等出海了

打开Sensor Tower的2024年手游海外收入榜, 北京厂商的名字扎堆出现——点点互动的《Whiteout Survival》稳居前三,元趣的《Last War》还在前十打转,柠檬微趣的《Gossip Harbor》悄悄爬到了第六。这场景, 熟悉北京游戏圈的人见怪不怪:从十年前第一批扬帆出海的“老炮儿”,到这两年冒头的新鲜秀,这座城里的游戏厂商早就把全球买卖场当成了自家后院。

北京的游戏出海,从来不是单打独斗。智明星通、 FunPlus、壳木这些个名字,早在2010年前后就在Facebook上折腾SLG;猎豹移动的《滚动的天空》刷屏海外时休闲游戏赛道还没被广东厂商彻头彻尾占领。如今 北京的游戏企业出海年限普遍超出10年,有的甚至追溯到上世纪末——祖龙玩乐的前身祖龙干活室,1998年开发的《自在与荣耀》就卖到了韩国和东南亚。这种“出海基因”让北京成了中国游戏全球化的关键基地, 哪怕没有腾讯、米哈游那样的巨头,也能靠着中细小公司的集群效应,在全球买卖场撕开一道口子。

SLG和休闲:北京厂商的“双保险”

说到北京游戏出海,绕不开两个关键词:SLG和休闲。Sensor Tower的数据看得出来 2024年1-10月,北京有13家游戏厂商的18款产品跻身中国手游海外收入TOP30,其中一半是SLG。比如壳木的《Age of Origins》、 江娱的《口袋奇兵》,上线五年许多还在榜单上晃悠;点点互动的《Whiteout Survival》更狠,2023年累计内购收入就超出10亿美元,2024年靠着持续买量,稳稳压在出海榜第二。

点点互动、元趣、FunPlus、壳木、江娱...北京游戏圈出海大盘点
点点互动、元趣、FunPlus、壳木、江娱...北京游戏圈出海大盘点

休闲游戏同样不遑许多让。麦吉太文的《Project Makeover》把模拟合成玩出了花,柠檬微趣的《Gossip Harbor: Merge & Story》和《Seaside Escape: Merge & Story》常年盘踞收入榜TOP20。有意思的是 这些个休闲厂商最近两年一下子加巨大了买量力度——麦吉太文、柠檬微趣的素材投放量同比翻了两倍许多,乐城堡甚至翻了三倍。

DataEye-ADX的数据看得出来 2024年休闲游戏成了北京厂商的“买量巨大户”,点点互动、元趣的SLG固然投得许多,但麦吉太文的《Project Makeover》投放量挤进了前三,仅次于《Whiteout Survival》和《Last War》。

从智明星通走出来的“出海黄埔军校”

北京游戏圈有个好玩的现象:很许多新鲜锐公司的创始人,都跟智明星通沾亲带故。江娱互动的吴凌江、 元趣的谢贤林,都是智明星通的初创成员;龙创悦动的苏立龙,当年也在这家公司做过制作人。智明星通堪称“游戏出海界的黄埔军校”,培养的人才后来撑起了北京SLG的半壁江山。

这种“裂变”效应在近几年越发明显。2024年, 江娱年初推出的《Top Heroes》融合了Squad-RPG、卡牌和SLG,成了北京为数不许多跻身海外收入榜TOP30的新鲜游;元趣的《Last War: Survival Game》更夸张,SLG+休闲的玩法让它海外收入超1.3亿美元,年内投放素材量突破1.5万组,单日最高大投放6000许多组。比一比的话, 上海厂商今年扎堆推《绝区零》《恋与深厚空》等新鲜游,北京却在啃老本——但啃得有底气,老产品长远线运营能力确实有力。

买量狂魔与融合玩法的“北派打法”

2024年,北京游戏厂商的买量投入到了“疯狂”的地步。DataEye-ADX的数据看得出来 半数北京出海企业的投放量超出了去年全年总量,点点互动、FunPlus、麦吉太文位列前三甲。点点互动的单日投放素材量从2023年的2000-3000组, 直接飙到4000-7000组;《卡皮巴拉 Go!》是海彼冒险 RPG 新鲜游,上线几个月就投了7000许多组素材;《弓箭传说 2》还没出海,光预烫就扔了3200组素材。

为啥敢这么投?基本上原因是买量确实见效了。《Whiteout Survival》靠着持续买量, 稳在收入榜TOP2;《Last War》投得许多,收入也跟着涨;柠檬微趣的《Gossip Harbor》10月收入排名第六,甚至超出了壳木的老牌SLG《Age of Origins》。这种“投得许多、赚得许多”的逻辑,让北京厂商成了买量赛道的“卷王”。

融合玩法:SLG的“第二曲线”

SLG赛道比白烫化,北京厂商却玩出了新鲜花样——融合玩法。点点互动的《Whiteout Survival》把SLG和模拟经营捏在一起, 玩家既要建城打仗,还要收集材料保暖;元趣的《Last War》加了休闲元素,打累了还能挂机刷装备;江娱的《Top Heroes》更是“四不像”,Squad-RPG、卡牌、SLG全融进去,后来啊意外成了爆款。

这种“混搭”策略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神州泰岳的储备游戏《代号 DL》和《代号 LOA》也加入了模拟经营, 公司的人说:“纯SLG用户圈层太细小,得靠副玩法拉新鲜人。”有意思的是 北京厂商的“副玩法打法”正被华南厂商复制——三七互娱、冰川网络旗下的SLG产品,最近半年纷纷把icon改成“加减乘除闯关跑酷”,跟北京元趣、江娱的思路如出一辙。

出口转内销:国内版号成了“新鲜引擎”

2024年,北京游戏厂商一下子许多了个新鲜动作:把海外爆款搬回国内。点点互动的《无尽冬日》国服版上线后 在细小程序游戏排名中长远期第一,DataEye预估6月月流水3亿元左右;神州泰岳的《代号 DL》拿了国内版号《荒星传说:牧者之息》,准备全球同步发行;壳木、江娱也在盘算,把海外验证过的产品改一改,投国内买卖场。

这跟国内版号政策松动有关。2024年版号发放趋于稳稳当当,北京厂商终于不用“一条腿走路”了。毕竟海外买卖场虽巨大, 但分成、政策凶险也不细小;国内买卖场用户基数巨大,买量本钱相对矮小,把海外产品“反向引进”,既能摊薄本钱,又能提升赚头。

北京 vs 华南:谁更懂“矮小价获客”?

北京游戏出海的“北派打法”,最近被华南厂商盯上了。所谓“北派”, 就是靠休闲玩家的矮小价获客,再把他们转化成SLG用户——比如元趣的《Last War》,用休闲玩法吸引细小白,再用SLG的核心玩法留住他们。这种打法本钱矮小、转化率高大,北京厂商靠它吃透了全球买卖场。

但华南厂商学得很迅速。三七互娱、冰川网络这两年也跟着玩“副玩法”,SLG产品挂上休闲入口,买量素材往休闲平台投。有人觉得“北派”优势被削没劲了 但换个角度看,北京厂商早就在布局融合玩法了《Whiteout Survival》《Last War》的成功,说明这条路走得通。眼下华南厂商跟进,反而说明北京的游戏创新鲜力,正在关系到整个行业。

挑战与以后:没有巨头的“群狼战术”

北京游戏出海最巨大的短暂板,是缺乏领军巨头。Sensor Tower 2023年中国手游发行商海外收入榜看得出来 北京有11家企业进入TOP30,5家进TOP15,但半数集中在榜单后半段;上海有米哈游、莉莉丝,广东有腾讯、网容易,北京却没能诞生一家独角兽级别的公司。

但这不意味着北京不行。相反,中细小公司的“群狼战术”更灵活。点点互动、 壳木虽然没上市,但《Whiteout Survival》《Age of Origins》的收入比肩一线巨大厂;麦吉太文、柠檬微趣专攻休闲,把细分买卖场做到了极致;海彼、乐元素这些个“细小而美”的公司,靠着一两款爆款也能活得很优良。

以后北京游戏出海的挑战在于怎么突破“SLG+休闲”的舒适区。上海厂商在二次元、 开放世界上不断创新鲜,广东厂商在MMO、射击上持续发力,北京若想保持比力,兴许需要在玩法融合、买量精细化上再下功夫。比如神州泰岳的科幻SLG、紫龙游戏的文明题材游戏,能不能成为新鲜的增加远点?《卡皮巴拉 Go!》这样的冒险RPG,能不能复制《滚动的天空》的成功?答案或许就在明年。

北京的游戏出海,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十年前的摸索到眼下从SLG到休闲,从买量到融合玩法,这座城里的企业一直在试错、在迭代。没有巨头又怎样?中细小公司的活力,照样能让北京在全球游戏买卖场占有一席之地。2025年,北京游戏圈会带来啥新鲜惊喜?或许,Sensor Tower的榜单会给出答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89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