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特朗普是否会在3月4日宣布对中国关税额外增加10%的决定

3月4日关税靴子要落地?跨境圈都在等特朗普一句话

最近跨境圈的朋友圈,被3月4日这玩意儿日期刷屏了。特朗普到底会不会在那天宣布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10%关税?这事没人能给准话,但悬在头顶的剑比明确的政策更让人心慌。深厚圳华有力北的档口老板们最近见面不聊芯片聊汇率, 广州黄埔区的仓库管理员盯着库存表发呆,连做独立站的美妆卖家都在后台悄悄调价——整个跨境行业像被按了暂停键,就等3月4日那一声响。

从2月行政令到3月加码, 关税政策变脸迅速过翻书

2月1日特朗普签的那东西行政令,当时不少许跨境人觉得“10%关税也就那样”,毕竟之前加过一轮,心思预期早被磨平了。后来啊没过半个月,风向一下子变了。白宫官员悄悄放风说“4月还有二次互惠关税”,紧接着外媒爆出3月4日兴许再加10%——这意味着中国商品的进口本钱要从眼下的10%直接飙到20%。更麻烦的是之前那东西“T86政策”, 海关系统没准备优良暂时没取消,眼下系统据说调试得差不许多了随时兴许落地。这哪是关税调整,分明是温水煮青蛙,等企业反应过来本钱已经翻倍了。

特朗普宣布将于3月4日对中国关税额外增加10%
特朗普宣布将于3月4日对中国关税额外增加10%

深厚圳卖家慌了:灰清渠道能撑许多久?白牌首当其冲

深厚圳坂田某做3C配件的白牌老板老周,最近天天失眠。他的货60%走的都是“灰色清关”,本钱矮小但凶险高大。“以前觉得查不到就没事, 眼下特朗普加税,海关一准儿严查,灰清要么涨价要么停运,我这赚头本来就不超出15%,一加税直接亏本。”据深厚圳跨境电商协会2025年1月的摸底数据, 像老周这样依赖灰清的白牌卖家占了深厚圳跨境卖家的47%,巨大有些集中在3C、家居这类矮小毛利品类。关税一加,他们最先扛不住——没有品牌溢价,又不敢涨价,夹在中间动弹不得。

巨大牌稳如泰山?品牌溢价成了关税风暴里的救命稻草

但也不是全部卖家都慌得一批。做家居巨大品牌的Lily最近反而松了口气, 她家的智能扫地机在美国亚马逊客单价800美元,品牌溢价高大,10%关税算下来也就80美元,直接加到价钱里消费者根本不敏感。“上周我们测了下涨价5%转化率只降了0.8%,比预想的矮小许多了。”Lily说这话时底气足, 她的品牌2024年在美国买卖场卖了2.3亿,复购率38%,客户认的是品牌不是价钱。前海外DTC操盘手Risa在2月初对雨果跨境的琢磨印证了这点:“巨大牌有护城河, 关税那点本钱转嫁起来跟玩似的,细小品牌就只能结实扛。”

前DTC操盘手拆解:谁能在涨价潮里笑到再说说

Risa举了个例子, 2024年黑五期间,某运动服饰品牌基本上原因是提前囤货避开了物流涨价,加上品牌关系到力,黑五当天的GMV同比还涨了12%。“关税这事儿,表面看是本钱问题,本质还是供应链和品牌力的较量。”她觉得, 以后跨境行业会分化成两极:一头是像Lily这样有品牌、有供应链的企业,越涨价越能筛选出高大净值客户;另一头就是靠矮小价铺货的细小卖家,要么转型要么出局。2024年Q3的数据看得出来 亚马逊美国站客单价超出50美元的品牌店铺,平均赚头率是白牌店铺的3.2倍,这差距关税一加只会更巨大。

供应链巨大挪移:海外仓、 第三国工厂、新鲜兴买卖场三线求生

面对关税巨大棒,跨境企业们开头各显神通。新鲜东方工贸总经理朱秋城在2月中旬的行业峰会上提了四个方向,其中最火的就是“海外仓变必需品”。深厚圳某家居品牌去年就在洛杉矶租了个1万平的海外仓,本来是为了提升配送时效,眼下倒成了避税神器。“从海外仓发货算美国本土产品,关税直接免了虽然仓储本钱每月涨了8%,但省下的关税够赚。”该品牌负责人透露,他们2024年海外仓发货占比从30%提到65%,2025年计划冲到80%。

新鲜东方工贸总经理朱秋城:2025年跨境非...不可告别“细小额豁免”幻想

朱秋城觉得,2025年跨境企业得彻底放弃“靠细小额豁免钻空子”的想法。“以前500美元以下免税,巨大家拼命拆单,眼下特朗普要取消这玩意儿政策,供应链非...不可沉构。”他觉得能要么在第三国设厂, 比如越南、墨西哥,但要注意原产地规则——“去年有家深厚圳企业把货拉到越南贴牌,后来啊被查出中国零部件占比超40%,照样被征高大额关税。”要么转向东南亚盟、 RCEP这些个新鲜兴买卖场,“2024年我们有个客户把沉心从美国转到印尼,虽然GMV降了20%,但赚头反而高大了15%,基本上原因是那边关税矮小、物流廉价。”

物流压力炸锅:提前囤货潮让仓库堆成了“山”

不管怎么调整,眼下最急的是物流。关税消息一出, 不少许卖家开头疯狂囤货,深厚圳盐田港的仓库租金最近涨了12%,40尺柜的运费从1500美元飙到2200美元。“我们2月进了3个月的货, 仓库堆得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但没办法,3月4日之后万一加税,这些个货至少许能省10%本钱。”广州某服装卖家老李说。但囤货也有凶险,他去年基本上原因是误判关税政策,囤的货积压了半年,仓储本钱吃掉了赚头的40%。“眼下就像赌博,赌对了赚一笔,赌错了直接出局。”

“铺货+矮小价+爆款”模式彻底凉了?卖家该往哪走

铺货卖家兴许是最惨的。深厚圳坂田某做手机壳的铺货团队, 2023年靠“99个款9.9美元”的打法,月销能到200万单,但2024年关税一加,本钱涨了15%,价钱不敢动,赚头直接从12%掉到3%。“眼下一个单赚5毛钱,扣掉推广费、仓储费,基本白干。”该团队负责人说 他们正在转型做垂直类目,“专攻高大端手机壳,虽然量少许了但一个能赚20块,赚头反而高大了。”数据看得出来 2024年亚马逊美国站铺货店铺的存活率只有38%,比2021年降了27个百分点,朱秋城觉得,“铺货时代收尾了精细化运营才是王道”。

某深厚圳铺货卖家自述:库存积压30%, 赚头薄如刀片

“我上个月清了30%的库存,都是9.9美元的廉价货,亏本卖也得清,不然占着仓库更亏。”做了5年铺货的张伟最近在转型做独立站,卖定制化手机壳。“独立站能避开亚马逊的高大佣金和关税,虽然流量困难搞,但赚头能到25%。”他算了一笔账, 同样卖一个手机壳,亚马逊扣除佣金、关税后剩7块,独立站能剩15块,“虽然订单少许,但总比不做有力。”据跨境行业数据, 2024年独立站卖家的平均赚头率是平台卖家的2.1倍,这让不少许铺货卖家开头“上岸”。

关税之外还有哪些暗礁在等着跨境人?

其实关税只是第一波冲击,更巨大的凶险藏在细节里。原产地规则就是个巨大坑, 2024年有家深厚圳企业把货拉到墨西哥组装,后来啊中国零部件占比超标,被追征了15%的反倾销税。“第三国设厂不是轻巧松搬个产线, 得从头到尾符合规则,原材料、人造、包装都得在本土,本钱其实比国内高大20%。”朱秋城提醒。还有知识产权问题,去年某企业在越南设厂,基本上原因是没注册当地商标,被同行抢注,再说说亏本了300万美金订单。

原产地规则卡脖子:第三国设厂不是想搬就能搬

更麻烦的是政策的不确定性。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朝令夕改,企业刚把供应链搬到越南,他兴许一下子对越南也加税。“去年有家家具企业把工厂迁到柬埔寨,后来啊美国对柬埔寨的关税从0加到7.5%,白忙活一场。”Risa觉得, 以后跨境企业得学会“许多线布局”,“不能把鸡蛋放一个篮子,欧美买卖场占60%,剩下的分给东南亚、中东、拉美,这样某个买卖场出问题,不至于全盘皆输。”数据看得出来 2024年布局许多买卖场的跨境企业,抗凶险能力比单一买卖场企业高大45%,这兴许是关税时代最关键的生存法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18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