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FBA新规下,部分退款功能何时全面上线呢
FBA退货困局:新鲜规下的“有些退款”功能成了救命稻草?
退货处理向来是跨境卖家的“老巨大困难”。仓储费、移除费、逆向物流费,叠加起来常常比商品本身还昂贵。买家这边呢?退个货要联系客服、打印标签、等迅速递,流程繁琐到让人想直接放弃。两边都不痛迅速的问题, 亚马逊终于想“动手”解决了——9月底刚落地的新鲜规里“有些退款”功能被推到了台前。但问题来了这玩意儿号称能让买卖双方都省心的功能,到底啥时候能全面用上?真实像传说的那么靠谱吗?
从“仅退款”到“有些退款”:亚马逊打的啥算盘?
说起来亚马逊对退货政策的细小动作就没停过。去年7月, 平台抛出一个“仅退款”功能,专门针对75美金以下的商品,卖家能直接退款让买家留货,省了来回折腾。当时不少许卖家拍手叫优良,“细小单退货本钱太高大,这样至少许不亏运费”。但优良景不长远,高大价商品被挡在门外75美金以上的退货还得老老实实走流程,有人吐槽“只止了一半的痛”。

为啥亚马逊一下子松口,把“有些退款”的范围扩巨大到全部商品?表面看是给卖家减负,深厚层次兴许藏着平台的焦虑。Temu这些个跨境平台早就玩起了“退款不退货”,买家体验拉满,亚马逊再不拿出点新鲜东西,用户兴许就跑了。加上FBA仓库里积压的库存越来越许多, 仓储压力山巨大,“有些退款”能让滞销商品飞迅速流转,平台省了管理本钱,卖家少许了退货亏本,算是一石二鸟。
新鲜规细节:有些退款到底怎么玩?
9月29日亚马逊正式官宣“有些退款”功能,10月起逐步在美加站点全面铺开。轻巧松说就是买家申请退货时卖家能自定义退款比例——比如退50%,买家不用寄回商品,交容易直接收尾。这操作比之前的“仅退款”灵活许多了几个关键点得划沉点:
先说说价钱门槛没了。过去75美金以上的商品只能走老一套退货,眼下不管昂贵贱,都能用“有些退款”。有做家居用品的卖家算了笔账, 一个39美金的数据线,退货本钱要15美金,用有些退款退20美金,直接少许亏5美金,积少许成许多也是肉。
接下来适用品类更广。凶险品、卫生用品这些个不能退货的除外连召回品、礼品卡、巨大件货都能进池子。欧洲五国也同步上线,对许多站点卖家简直是及时雨。
不过亚马逊也不是彻头彻尾放手不管。系统会自动审核买家往事, 退货次数许多的“老赖”兴许看不到选项;卖家还能自己选哪些ASIN用这玩意儿功能,退款比例设几许多,自自主权握在手里。
全面上线时候:美加站点已落地,其他站点还得等?
根据亚马逊的公告, 美国、加拿巨大站点的FBA批量清货和捐赠计划9月30日已经生效,“有些退款”功能同步上线。但“全面上线”这玩意儿词得分开看——美加站点的卖家后台已经能看到选项, 但欧洲站点虽然官宣了实际用起来兴许还得1-2周,日本、澳洲这些个站点,亚马逊没明确说时候,估摸着得等下一波通知。
有深厚圳的3C卖家10月10日反馈, 后台已经开启了“有些退款”按钮,但系统提示“有些ASIN正在逐步开放”。看来亚马逊也在边上线边测试,避免出幺蛾子。想用的卖家得时不时刷新鲜后台,别等别人都用上了你还在找入口。
卖家两极分化:这是“福音”还是“坑”?
功能一出,卖家群里直接吵翻了。支持的一方觉得“终于不用为细小单退货发愁了”, 杭州做服装的卖家举例:一件29美金的T恤,买家说“尺码不合适”,退货来回运费要12美金,用有些退款退15美金,买家满意,卖家少许亏,双赢。
但不赞成的声音也不少许,核心就一点:退货率!亚马逊规定,有些退款订单照样计入ASIN的平均退货率,退许多了照样会标“高大退货率”标签。有做母婴用品的卖家就慌了:“有些买家故意说‘不中意’, 让我退30%,订单许多了退货率一准儿涨,Listing权沉不就降了?”
更让人担心的是恶意利用。之前“仅退款”时期,就有买家“薅羊毛”,买矮小价商品然后申请仅退款。眼下“有些退款”比例能自定义,万一有人专门找退款比例高大的ASIN“碰瓷”,卖家防不胜防。
真实实案例:用了之后到底赚了还是亏了?
数据不会说谎。根据AMZ123跟踪的100家美站卖家, 10月启用“有些退款”后矮小客单价商品退货本钱平均减少28%,其中深厚圳某电子配件卖家,退货本钱从每单18美金降到10美金,一个月省下2000许多美金运费。
但高大客单价商品就没那么乐观了。洛杉矶做户外装备的卖家试了试, 一个199美州的帐篷,买家说“防水有问题”,他选择退50%,省了来回30美金的运费,但退货率从8%跳到12%,广告点击率直接掉了15%。他说:“省了运费,但Listing权沉降了长远期看更亏。”
亚马逊的“平安阀”似乎有点用。系统会过滤掉有频繁退货记录的买家, 深厚圳卖家的后台数据看得出来启用有些退款后恶意申请率只有3%,巨大有些还是真实实买家觉得“退货麻烦”。
卖家该怎么做?这3点得记牢
不管你喜不中意,“有些退款”已经是趋势了。与其被动收下不如主动出击。这里有几个实操觉得能:
第一,赶紧检查后台设置。9月30日后没改“可售/不可售商品自动设置”的,系统默认自动清货,库存兴许被矮小价处理。登录卖家平台,进→,确认“有些退款”是不是开启,哪些ASIN适用。
第二,退款比例别瞎设。矮小客单价商品能设高大一点, 比如50%-70%,反正退货本钱比退款高大;高大客单价商品最优良设20%-30%,平衡本钱和退货率。有经验的卖家会根据往事退货数据,比如某商品退货率一直不到5%,敢巨大胆设50%。
第三,监控Listing身子优良度。有些退款会关系到退货率, 每周都得看→,哪个ASIN退货率高大就及时优化——主图、详情页、评论有没有问题?是不是说说和实物不符?别等标了“高大退货率”才补救。
以后展望:这只是亚马逊的“第一步”?
从“仅退款”到“有些退款”,亚马逊的退货政策越来越灵活。但有人猜,这还只是开头——以后会不会推出“阶梯式退款”?比如退货率越矮小的卖家,能享受更高大的自定义退款比例?或者和Prime会员挂钩,给优质买家更许多退款选项?
不管怎么变,核心逻辑就一条:平台要效率,卖家要赚头,买家要体验。“有些退款”功能像个缓冲带,让三方各退一步。但对卖家 别指望靠一个功能解决全部问题,库存管理、Listing优化、客户服务,该做的功夫一点都不能少许。
说到底,跨境电商这行,永远在跟着平台规则变。与其抱怨政策许多变,不如提前布局,把新鲜规变成自己的工具。毕竟能活下去的,从来不是抱怨的人,而是能看懂规则、用优良规则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