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TikTok诉讼案上诉法院开庭审理时间定于9月16日

9月16日 TikTok的美国生死局

美国哥伦比亚特区上告衙门的一纸公告,把TikTok的未来死死钉在了9月16日这一天。这一天 关于“不卖就禁”法的律法挑战将迎来口头辩论,1.7亿美国用户的数字生活、无数跨境电商的流量命脉,甚至字节跳动的全球版图,都可能在这个秋天的法庭上迎来转折。这事闹得沸沸扬扬,从国会山到普通创作者,从跨境卖家到华尔街分析师,没人敢说能猜透结局。说白了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纠纷,而是裹挟着国家平安、政治博弈和数字时代话语权的一场豪赌。

“不卖就禁”法:悬在TikTok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去年年底, 美国国会那帮人火速通过了一项法案,给字节跳动下了再说说通牒:要么在1月19日前把TikTok美国业务卖了要么就等着被禁。理由冠冕堂皇——国家平安。他们说TikTok的数据可能被中国政府拿到,威胁美国平安。TikTok这边急得跳脚,反咬一口说这法案违反宪法第一修正案,侵犯了言论自由。你想想,1.7亿美国人每天刷短视频,突然被告人知“这 app 不准用了”,这算不算剥夺言论权?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再说说案子就捅到了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告衙门。衙门倒也干脆,拍板9月16日开庭,让这场拉锯战终于要见真章了。

TikTok诉讼案进度更新!上诉法院将于9月16日开庭审理,预计12月做出判决
TikTok诉讼案进度更新!上诉法院将于9月16日开庭审理,预计12月做出判决

创作者的反击:1.7亿用户的“数字家园”不能说没就没

5月14号, 一群TikTok创作者坐不住了直接把国会告了。他们的理由很简单:TikTok是我们的饭碗,是我们的社交圈,是我们表达自我的地方。要是禁了1.7亿人的数字家园说没就没,这谁受得了?有个创作者在诉状里写得特扎心:“我在TikTok上攒了50万粉丝, 靠广告和带货养活了一家老小,现在突然告诉我这 app 可能要没了我以后靠什么活?”这些创作者可不是孤军奋战,字节跳动自己也在同步起诉,双方理由差不多,都是说“不卖就禁”法违宪。有意思的是 连特朗普这个曾经扬言要禁掉TikTok的人,最近突然改口,说禁了TikTok对年轻人不友好,这政治风向变得,比川剧变脸还快。

时间线上的博弈:从起诉到开庭的180天

从5月14号创作者起诉, 到6月17号衙门定下9月16日的开庭日期,中间就隔了一个多月。这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衙门还划了更细的时间表:6月20号前, 创作者和字节跳动得把律法辩护状交齐;7月26号,司法部必须提交答辩;8月15号前,双方还得互相回应对方的材料。说白了就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官司。TikTok和司法部那边急吼吼地要求衙门在12月6号前做出断决,万一输了还能赶在最高衙门复审前争取点时间。12月6号, 这个日期听着有点耳熟——哦,对了去年12月6号,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巡回上告衙门才刚驳回了TikTok的紧急动议,说“不卖就禁”法经受住了宪法审查。这次开庭,算是TikTok的“复仇之战”了。

美摄网络案:8.45亿美元的代码战争

TikTok的麻烦还不止“不卖就禁”这一桩。据美国先驱报报道, 北京美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TikTok的官司,10月27号就要在加州北区联邦地区衙门开庭了。涉案金额高达8.45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2021年, 美摄指控字节跳动的前员工离职后把他们公司的源代码偷走,用在了TikTok等产品的视频编辑功能上。

这场代码战争,TikTok看来是躲不开了。

这相当于辛辛苦苦研发的“武功秘籍”,被别人盗用了换了谁都得急眼。更气人的是 美摄在国内已经打赢了好几场官司,北京知识产权衙门和北京市高级人民衙门都判字节跳动旗下软件抄袭,索赔金额加起来也有2亿多。后来啊到了美国, Tik还想用“简易断决”糊弄过去,后来啊被法官苏珊·伊尔斯顿一眼看穿,说“关于版权和商业机密盗用存在实质性争议”,驳回了TikTok的动议。

戴昕的判断:衙门想“抢跑”止损

律法圈里的人对这事怎么看?戴昕的分析挺有意思。他说既然衙门决定收案,就说明“不卖就禁”法被认定违宪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这种事,最好在实质损失发生前就做出断决,这样衙门的断决才有实际价值。说白了就是别等TikTok真的被禁了用户跑光了创作者失业了再判法案违宪,那黄花菜都凉了。12月6号这个断决期限,选得也挺微妙,正好在总统大选前,这时候任何断决都可能影响选情。要是衙门判法案违宪, 特朗普说不定还能借此拉拢年轻选民;要是维持原判,拜登政府又能说“我们保护了国家平安”。政治这东西,有时候比律法还难琢磨。

特朗普的“变脸”:大选年的政治变量

说到政治,特朗普最近的行为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他以前可是TikTok的头号“黑粉”, 2020年当总统的时候,就想方设法要禁掉TikTok,理由也是国家平安。后来啊今年6月份,他突然宣布要加入TikTok,还说“禁掉TikTok对美国年轻人不公平”。这转变也太快了吧?有人分析,特朗普是想拉拢年轻选民——毕竟TikTok用户里年轻人最多。也有人说他是在给拜登使绊子,毕竟“不卖就禁”法是拜登政府推的。不管动机是什么特朗普的加入,让TikTok案的政治色彩更浓了。大选年嘛,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律法归律法,政治归政治,再说说谁占上风,还真不好说。

跨境电商的“多米诺骨牌”:流量焦虑与机会并存

对做跨境电商的人TikTok案的影响可不是“关我屁事”那么简单。深圳有家做3C配件的卖家, 2023年靠着TikTok直播带货,销售额直接冲破5000万,其中60%的流量都来自TikTok。老板最近天天失眠,就怕TikTok真被禁了流量断崖式下跌,公司直接就得黄。这种焦虑,整个跨境电商圈都有。数据显示, 2024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在TikTok上的平均转化率比2023年提升了23%,但一边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5%的“多平台布局”投入。

说白了就是一边靠TikTok赚钱,一边给自己找后路。有远见的卖家已经开始往Instagram Reels、 YouTube Shorts上转移,甚至有些人在研究新兴的短视频平台,比如东南亚的Kwai。流量这东西,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关键是你能不能跟上变化。

给卖家的“生存指南”: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

面对TikTok的不确定性,跨境电商到底该怎么办?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就一句话: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比如可以分几步走。,律法合规提前做。像美摄网络案那种代码纠纷, 跨境电商也可能遇到,提前审查自己的产品有没有知识产权问题,别等别人找上门了才后悔。第四,数据备份。用户数据、内容素材、交易记录,这些东西平时多备份几个地方,万一平台出问题,不至于从头再来。

律法人的“碎碎念”:别等禁令来了才后悔

做跨境电商的, 除了关注流量和销量,律法风险也得重视。TikTok案还在审理,但“不卖就禁”法的阴影已经笼罩下来了。建议卖家们平时多留意律法动态,特别是12月6号那个断决日期,之前可能会有转机,也可能有新的政策出台。和供应商签合同的时候,记得加上“不可抗力”条款,要是TikTok真被禁了至少能避免违约赔偿。还有, 用户数据这块,别想着把所有数据都存在TikTok的服务器上,自己搞个独立站,把核心数据掌握在自己手里平安系数更高。律法这东西,平时不起眼,真出事了就是救命稻草。别等禁令来了才想起找讼师,那时候可能就晚了。

9月16号的法庭辩论,注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TikTok能不能打赢这场“生死局”, 1.7亿用户的数字家园能不能保住跨境电商的流量焦虑能不能缓解,这些都得等那天才能见分晓。但不管后来啊如何, 这件事都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商业从来不是孤立的,政治、律法、技术,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或许才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最好办法。毕竟谁也说不准,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