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的500亿KPI完成得怎么样了
百万直播像一场烟火, TikTok的500亿目标还差多远
6月9日TikTok美区直播间炸了。达人@iamstormisteele单场GMV冲到104.81万美元, 数字跳出来时商家群里全是“卧槽”刷屏。可这狂欢还没持续24小时现实就泼了盆冷水——第二天该达人直播间销量38件,第三天205件。百万直播像烟花, 绚烂一下就没了留给商家的只剩疑惑:这到底是TikTok的“KPI兴奋剂”,还是直播带货真的成了?
百万大场:平台造的梦,还是自然生长的果?
老外贸人张旭盯着后台数据直摇头。“不到一周从66.5万冲到104万,哪有那么自然?”他从业10年, 见过太多流量游戏,“达人、MCN有关系,但更多是TikTok着急完成500亿目标,给商家打的强心针。”

数据不会说谎。根据Tabcut数据,2024年1-5月,TikTok美区全闭环GMV不到20亿美元。按500亿年度目标算,这才完成11%。年中冲刺, 压力全压在美区这块“必争之地”——毕竟这里有1.7亿月活用户,43%的消费者经常直播购物,32%年收入超1万美元,消费力拉满。
平台当然懂“造梦”的重要性。就像2020年抖音用罗永浩试水直播,这次TikTok选了交个朋友海外团队操盘@iamstormisteele。对比数据更明显:6月9日直播观看人数是11日的6倍,但商品销量差了4万多件。张旭看得透:“精准推流,平台想让谁火,谁就能火。可问题是火完之后呢?”
商家们:拿着补贴, 心里打鼓
百万直播的热闹,没让普通商家兴奋起来反而更谨慎了。“现在美区GMV能上5位数的直播间都少, ”张颖做创意玩具出口,每天给几百个达人发私信求合作,“达人收了产品不拍视频,拍了视频0动销,被骗品家常便饭。”
TikTok也着急。5月中旬深圳闭门会上,原本计划Q3-Q4新开的德、意、法等国市场搁置了“2024全力做好美区”。招商门槛直接断崖式下降:以前要美国年GMV超200万美金的单店证明, 现在只要有亚马逊、eBay、Walmart任一平台经验就能入驻。6月10日 百万直播第二天TikTok凌晨1点开会,补贴政策也来了——直播超2小时每小时补10美元;每小时GMV破100,补50美元。
可商家们不买账。“补贴是跟GMV挂钩的, ”张旭开了TikTok、亚马逊、Temu多家店,“内容达标时长够了GMV不一定达标,补贴拿不到多少。还不如跟成熟达人合作,至少保本。”他算过账:在美国本土搞直播,头部MCN要千万级投入,普通商家根本熬不起。而国内主播月薪5000+提成,搭个直播间1-2万元就能启动,成了“最保本”的选择。
达人生态:太少,太不稳定,太贵
直播做不起来最大的卡点是达人。“现在美区真正有后来啊的达人太少了 ”刘易鑫2020年就入局TikTok,熬过2023年直播“一般般”的苦日子,“能做直播还能出成绩的,凤毛麟角。”
FastMoss数据显示, 6月10日百万直播后美区带货达人榜日GMV过万的不过10-15位。张颖的体会更直接:“达人后台私信爆仓,供不应求,现在都不回消息,或者漫天要价。而且数据忽高忽低,有时单日破千,有时几十单,根本没法合作。”
更头疼的是用户习惯。Jasmin做TikTok主播两年, 常遇到“一头雾水”的观众:“国内用户懂盲盒秒杀,美区用户点进直播间,连怎么点小黄车、填地址都要一步步教。直播成了‘教学现场’,哪有购物氛围?”
头部MCN下场也没缓解焦虑。交个朋友海外团队、 遥望科技带着国内经验冲进来刘易鑫却觉得“野蛮生长时代过去了”,“现在拼的是本土化和精细化。遥望在东南亚试水, 薇娅夫妇布局YouTube,疯狂小杨哥杀到泰国,TikTok上的竞争早不是‘有流量就行’了。”
本土化:TikTok的必修课, 商家的生死局
本土化难,难在“水土不服”。刘易鑫的团队每天直播2-3场, 月营收50万美元,靠的是“国内主播+美区运营”模式,“主播月薪5000起,但运营必须懂本地文化,不然直播话术、选品全错。”
TikTok也在砸钱补课。刘易鑫说洛杉矶等主要城市要开直播工作室,邀请MCN多招人手。可张旭觉得“杯水车薪”:美国人力成本高,本土主播“不动销、难培训”,国内团队又不懂本地用户,两头难。
更现实的矛盾是商家想赚钱,TikTok要GMV,目标不一致。张颖见过太多“为播而播”的商家:“为了拿补贴,硬撑4小时商品链接都不改,观众早跑了。直播不是时长游戏,得让用户觉得‘看直播能买到好东西’。”
500亿KPI:压在头山的山,还是脚下的路?
财联社消息, TikTok下半年美区GMV目标120亿-130亿,跨境业务占五分之一。按这个算,上半年完成20亿,下半年还得冲100亿,压力山大。
张旭反而冷静:“百万直播是偶然美区直播才刚起步。国内抖音用了4年才把直播做起来TikTok美区才多久?着急没用,得让商家赚到钱,用户买到好东西,GMV自然会涨。”
刘易鑫的团队在尝试“短平快”打法:国内主播+爆款单品+本地化运营, “选品要轻,价格要低,先让用户习惯‘TikTok能购物’。等生态起来了再推高客单价。”
500亿的KPI像座山,压在TikTok头上。可山脚下是无数商家的试错成本,是达人的摸索,是用户的习惯养成。百万直播的烟火散了TikTok要做的,是把这点火星变成燎原之火。只是这火,能不能烧起来能烧多久,没人说得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