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商出海

阿里巴巴组建投资联盟,为何要向越南电商CrownX投入4亿美元

4亿美元押注越南:阿里巴巴的电商丛林突围战

消息传出来那会儿, 行业里不少人皱了皱眉——阿里巴巴带着一帮伙伴,往越南零售平台CrownX身上砸了4亿美元。这笔交易让CrownX估值直接冲到69亿,看似豪赌,细琢磨却藏着中国电商巨头在东南亚的新棋局。越南这地方, 像块刚被撬开的巧克力外壳,外面裹着增长蜜糖,里面藏着竞争硬核,阿里巴巴的4亿,到底是提前占位的先手棋,还是被越南市场高增长数字忽悠了的冒险?

越南电商:被疫情催熟的“流量洼地”

越南电商这两年, 像个突然开窍的愣头青,猛地蹿了起来。越南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署的数据摆在那儿:2021年市场规模118亿美元,增长率18%。东南亚其他地方被疫情折腾得七零八落时越南愣是唯一一个两位数增长的国家。更扎眼的是谷歌、 淡马锡、贝恩三家联合的报告——2020年越南网购用户直接翻倍,75%的人说疫情结束了照样网购,这习惯怕是刻进DNA里了。

阿里巴巴组成投资联盟,向越南电商CrownX投资4亿美元
阿里巴巴组成投资联盟,向越南电商CrownX投资4亿美元

想想看, 胡志明街头的年轻人,手机里装着三五个购物APP,下班路上顺手下单生鲜,第二天到楼下WinMart取货。这种场景,在中国早成日常,在越南却刚成气候。越南中产阶级数量也在往上拱, 预计2030年能到1700万户,这群人钱包鼓了买东西自然从“够用”转向“讲究”,电商的土壤就这么肥了。Global Data的数据更狠, 2020到2024年越南电商复合年增长率18.8%,2024年市场规模能冲到261亿美元。这数字像块磁铁,吸得全球资本眼发红,阿里巴巴自然也坐不住了。

阿里巴巴的“线下拼图”:不止是钱的事

4亿美元投进去,阿里巴巴图啥?直接答案:线下。东南亚电商玩了很多年,线上流量越来越贵,纯靠烧钱抢用户已经不灵了。手里有Lazada这张东南亚电商王牌,但越南本土的零售网络,一直是块短板。这时候, Masan旗下的WinMart跳出来了——越南本土最大的零售连锁,门店数以千计,散布在河内、胡志明市的街头巷尾,连县城都有影子。这些店,就是阿里巴巴要的“数字基建”。

Kenny Ho, 阿里巴巴东南亚投资负责人,话里藏着意思:Lazada的线上能力,加上WinMart的线下网络,要推动越南零售“现代化”。翻译成人话就是:线上下单,线下取货;生鲜杂货,当天达。中国电商玩烂的“店仓一体”,在越南还是新鲜玩意儿。WinMart的店,能当Lazada的前置仓,越南人不用再等三天快递,下班路上顺路取,体验直接拉满。这种模式, 能把线上转化率提上去——参考中国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订单履约成本能降30%,复购率能涨25%,数据不会说谎。

投资联盟:一场“风险共担”的抱团游戏

这次投资,不是阿里巴巴单打独斗。拉上霸菱亚洲投资基金,牵头组建财团,占CrownX 5.5%股份。为啥要组联盟?越南市场看着香,风险也不小。政策变数、本土竞争、文化差异,任何一个环节出岔子,4亿美元可能打水漂。抱团取暖, 分摊风险,还能整合资源——霸菱在东南亚深耕多年,本地资源多,阿里巴巴有电商运营经验,强强联手,胜算大些。

有意思的是Masan自己也没闲着。正在和其他投资者谈,再融资3到4亿美元。这说明什么?CrownX这盘子,不止阿里巴巴看得上,其他资本也觉得有肉。这局面像不像当年滴滴快的烧钱大战?只不过这次战场换到了越南,烧的不是补贴,是线下网络和用户心智。

对抗性视角:越南的“本土骄傲”会买账吗?

话说回来阿里巴巴的如意算盘,真能打响?越南本土消费者,对“中国资本”的态度,可比想象中复杂。Tiki、Shopee这些本土及东南亚平台,早就在越南扎了根,用户习惯已经养成。WinMart虽然是本土零售,但突然和Lazada绑定,越南人会买账吗?疫情期间线上购物是刚需,但疫情后大家会不会又回到熟悉的线下店?75%说会继续网购,但实际转化率,可能要打个折扣。

还有政策风险。越南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越来越严,数据隐私、本地化运营要求,都可能给阿里巴巴添堵。2022年越南就出台过电商新规,要求平台本地化仓储,增加外资进入门槛。这些政策,像悬在头上的剑,不知道哪天就落下来。

生鲜杂货:阿里在越南的“增长飞轮”

为什么偏偏是生鲜杂货?越南电商里3C数码、快消品竞争已经白热化,但生鲜杂货还是块蓝海。越南气候湿热,生鲜损耗率高,传统供应链效率低,这正是电商的机会点。阿里巴巴在国内积累的生鲜供应链经验,比如冷链物流、前置仓模式,正好能用上。

参考盒马鲜生在国内的案例, 通过“线上APP+线下门店”模式,生鲜订单履约时间从48小时缩到2小时客单价提升40%。把这套模式搬到越南, WinMart的门店改过一下配上Lazada的流量,生鲜电商的飞轮就能转起来——流量带来订单,订单提升供应链效率,效率再反哺体验,形成闭环。2023年越南生鲜电商渗透率才5%,对比中国20%的渗透率,增长空间巨大。

竞争暗战:Shopee的“本土化陷阱”

东南亚电商市场,Shopee才是老大哥。在越南,Shopee的市场份额长期领先,本地化运营做得极深,语言、支付、营销都贴合越南用户。阿里巴巴的Lazada,虽然背靠大树,但在越南一直没压过Shopee一头。这次投资CrownX,本质是线下破局——用WinMart的实体店,对抗Shopee的纯线上优势。

Shopee也不是吃素的。早在2022年,Shopee就和越南本土零售集团Central Group合作,布局线下体验店。双方打法类似:线上流量+线下场景。但Shopee的线下店偏重体验,而WinMart的门店是“即买即取”,效率更高。这场竞争,比拼的不是谁烧钱多,而是谁能更快打通“线上-线下-供应链”的链路。

时间窗口:越南零售数字化的“破局点”

越南零售数字化,现在正处在临界点。2023年越南智能手机普及率达65%,4G网络覆盖80%以上,基础设施基本到位。年轻一代对电商接受度高,但传统零售效率低下急需数字化改过。阿里巴巴现在入场,踩的时间点正好——早了市场没成熟;晚了本土平台和竞争对手已经卡位。

2024年越南政府推出“数字转型国家战略”,目标到2025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20%。政策红利加上市场红利,留给阿里巴巴的时间窗口可能就两三年。错过了越南零售数字化的大蛋糕,就得和其他人分了。

4亿美元背后的“长线逻辑”

说到底, 4亿美元投资CrownX,只是阿里巴巴东南亚战略的一环。从收购Lazada, 到投资Tokopedia,再到越南CrownX,阿里巴巴在东南亚的打法很清晰:先占住电商入口,再渗透线下零售,再说说构建“电商+物流+金融”的生态。越南作为东南亚增长最快的电商市场,自然成了战略支点。

这笔投资的回报周期可能很长,甚至短期内看不到盈利。但阿里巴巴看的是未来5-10年。当越南中产阶级规模达到1700万户,当电商渗透率突破30%,CrownX的价值会成倍增长。就像当年阿里巴巴投资菜鸟网络,前几年不赚钱,现在成了整个电商生态的基石。

风险与变数:越南市场的“不可控因素”

越南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政治上,中越关系微妙,政策变动可能影响外资信心。经济上,越南通胀率2023年达4.5%,消费者购买力可能受影响。竞争上,除了Shopee,TikTok Shop在越南异军突起,短视频电商正分流年轻用户。这些因素,都可能让阿里巴巴的4亿美元投资打水漂。

更麻烦的是文化差异。越南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信任度,不如本土或欧美品牌。Lazada在越南的品牌认知度,远低于Shopee。如何让越南人接受“中国资本主导的电商平台”,是阿里巴巴需要解决的难题。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本地化运营的功夫。

未来展望:越南会成为下一个“中国电商市场”吗?

越南能不能复制中国电商的奇迹?很难,但有机会。中国电商的发展,离不开移动互联网普及、物流基建完善、资本疯狂投入,这些越南正在经历。但越南市场规模小,人口只有1亿,电商天花板比中国低。更重要的是 越南本土零售品牌更强,WinMart、VinMart这些线下巨头,根基比中国的永辉、大润发更深。

阿里巴巴在越南的成功,不取决于投了多少钱,而取决于能不能真正融入本地市场。用中国的经验改过越南零售,行不通;尊重越南的消费习惯,结合中国的技术优势,才有可能赢。这场4亿美元的豪赌, 到头来是成就阿里巴巴东南亚战略的新里程碑,还是成为又一个“水土不服”的案例,时间会给出答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254908.html